圖為(wei) 康馬縣果蔬采摘節上,當地群眾(zhong) 在大棚內(nei) 采摘聖女果。記者 汪純 攝
近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康馬縣迎來今年入冬後第一場雪。雪後初霽晴方好,康馬縣果蔬采摘節暨土地流轉資金兌(dui) 現儀(yi) 式順利舉(ju) 行。
活動現場位於(yu) 薩瑪達鄉(xiang) 的“康馬縣優(you) 質蔬菜生產(chan) 基地”。一進基地,冰天雪地中飄蕩著一陣陣淡淡的果蔬香味。進入大棚內(nei) 部,立刻感受到一股暖意,放眼望去,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象。
各棚內(nei) ,草莓、辣椒、小番茄、無花果、車厘子、西葫蘆、葡萄等果蔬,或紮根生長、或拔節抽穗、或花團錦簇、或碩果滿枝。在海拔4400多米的高原上,如此強烈的反差讓遊客們(men) 不禁嘖嘖稱奇。“真是不敢相信,這麽(me) 高的海拔,這麽(me) 冷的天氣,竟然能種出這麽(me) 多瓜果蔬菜。”第一次來到這裏的德青措姆感慨地說。
草莓種植大棚內(nei) ,鮮紅的草莓掛滿田壟,吸引著眾(zhong) 多遊客競相采摘。由於(yu) 薩瑪達鄉(xiang) 日照條件好,晝夜溫差大,有利於(yu) 植物糖分的積累,草莓口感更佳。“草莓又大又甜,水分足,香味濃鬱,特別好吃!”遊客嘎珍告訴記者,去年嚐過一次這裏的草莓後,她一直念念不忘,今年特地前來踏雪尋“莓”。
基地內(nei) ,一邊是香味四溢的果蔬“盛宴”,另一邊是別開生麵的文化“大餐”,“農(nong) 文旅”在這裏互融互促、相得益彰。
在以雪山為(wei) 背景的舞台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正在進行。康馬縣藝術團、薩瑪達村文藝演出隊輪流上演《新時代新征程》《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豐(feng) 收諧欽》《珠峰情》等歌舞節目,展現了廣大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昂揚精神麵貌,道出了豐(feng) 收的喜悅之情,表達了對賓朋們(men) 的歡迎和祝福。
活動中,基地經營管理方負責人孟德利向薩瑪達村委會(hui) 及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兌(dui) 現土地流轉金42萬(wan) 餘(yu) 元。
“我們(men) 祖祖輩輩沒種過這些,甚至很多蔬菜水果以前見都沒見過,剛開始大家都不相信能種出來,沒想到科技能有這麽(me) 大的力量。現在我們(men) 的餐桌更豐(feng) 富了、致富渠道也更多了,我們(men) 對美好未來充滿了信心!”拿到6萬(wan) 多元的土地流轉金後,村民尼瑪倉(cang) 決(jue) 激動地說。
該基地是集技術創新、新品種研發、示範帶動高原果蔬產(chan) 業(ye) 發展於(yu) 一體(ti) 的新型園區。基地推行“園區+龍頭企業(ye) +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就業(ye) 、產(chan) 業(ye) 分紅、技術指導等帶動當地群眾(zhong) 增收。
康馬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貢布多傑表示,康馬縣將以提質增效、促進增收為(wei) 目標,加快推進農(nong) 牧業(ye) 轉型升級、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