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右一)在援藏項目現場核對施工圖紙。圖由王宇提供
2018年初,湖北省援藏重點項目“揭榜掛帥”啟動,長江大學的王宇作為(wei) 主要設計人員參與(yu) 湖北省對口支援的山南市曲鬆縣、加查縣和瓊結縣的旅遊規劃設計工作。經過前期的各方協調和準備,王宇和科技特派員援藏團隊首次踏上雅礱大地,並在雅礱大地寫(xie) 下了一個(ge) 個(ge) 產(chan) 業(ye) 興(xing) 、鄉(xiang) 村美、農(nong) 民富的生動故事。
援物援錢,不如援個(ge) 科技特派員
王宇到達山南市的那天,還來不及適應嚴(yan) 重的高原反應,就前往現場開展踏勘和實地訪談工作。項目組在100天的時間裏踏遍了曲鬆縣、加查縣和瓊結縣,順利完成規劃的編製和評審工作。
自2018年王宇進入山南文旅規劃項目以來,他著力於(yu) “產(chan) 業(ye) +智力”雙融合,帶領團隊成員規劃了《乃東(dong) 區全域旅遊規劃》及景區風貌提升、業(ye) 態重構、文態挖掘及運營管理的創新升級;策劃、建設、運營大雍布拉康景區新一代農(nong) 文旅融合產(chan) 品,成功探索出一條“產(chan) 業(ye) +文旅”的規劃發展之路。曆經五年,《乃東(dong) 區全域旅遊規劃》《大昌珠景區規劃》以及雍布拉康、昌珠寺兩(liang) 個(ge) 景區的控製性詳細規劃先後獲評“西藏文旅新地標”等多項榮譽,在西藏多個(ge) 景區規劃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文旅產(chan) 業(ye) 是西藏自治區大力發展的支柱產(chan) 業(ye) ,王宇利用專(zhuan) 業(ye) 知識助力山南市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文旅規劃設計工作是長江大學與(yu) 山南市校地合作的實際行動,也為(wei) 長江大學進行全麵科技援藏開了個(ge) 好頭。2019年底,長江大學正式開啟全麵對口援藏工作。
2023年8月8日,“以科技為(wei) 炬,傳(chuan) 援藏之火”長江大學科技援藏工作匯報會(hui) 在山南市召開。作為(wei) 援藏先進科技特派員代表的王宇告訴記者,他與(yu) 山南市的第二個(ge) 五年已開啟,將和團隊一起在援藏的路上更穩更堅定地走下去。
甘於(yu) 做紮根山南的建設者
2020年春節假期剛剛結束,王宇和同事鮑德雲(yun) 裝滿物資,開車曆時一周抵達山南市。到達後顧不上休息調整,就投入到辦公室和住所的裝修工作中,從(cong) 室內(nei) 的地麵牆麵到每一件家具都親(qin) 力親(qin) 為(wei) ,兩(liang) 個(ge) 月後嶄新明亮的辦公室呈現在眼前,從(cong) 此,長江大學在山南市有了基地和窗口,長江大學和山南市將共生共長。“我們(men) 作為(wei) 長江大學的代表和先行者,也成為(wei) 了建設山南市的一分子,用腳丈量這裏的山和水,將論文寫(xie) 在高原上。”王宇說。
紮根山南市,既要抬頭望天,更要低頭走路。紮根於(yu) 山南市的三年多,王宇和他的夥(huo) 伴積極主動和各個(ge) 部門溝通對接,去了解山南市之所需,也讓對方知道長大之所能,每個(ge) 縣、鎮、鄉(xiang) 村都有他們(men) 留下的腳印。2020年冬天,王宇和鮑德雲(yun) 在邊境縣匯報完項目趕回山南市,由於(yu) 冰雪太厚,車滑到了路邊,晚上8點氣溫低至零下20多度,寒風刺骨,兩(liang) 個(ge) 人鏟冰鏟雪兩(liang) 小時,最後在老鄉(xiang) 們(men) 的幫助下重新啟程,回到辦事處已是淩晨3點。2021年春節長假還未結束,為(wei) 了錯那市的一個(ge) 項目申報,他們(men) 趕回山南市,白天討論調研,晚上通宵寫(xie) 方案,奮戰一個(ge) 星期,交出了甲方滿意的報告。2021年11月初,他們(men) 前往曲鬆縣白玉溝調研,最後的3公裏完全沒有路,他們(men) 一行人赤手搬石頭開路……
“這些不過是我們(men) 紮根山南市的一些小插曲,從(cong) 未動搖我們(men) 拚搏奮鬥的決(jue) 心。在踏入不惑之年,能夠為(wei) 山南市這片土地盡綿薄之力,能夠為(wei) 學校增添在雪域高原的美譽度,這份‘降大任’的擔當,成為(wei) 我與(yu) 山南市、與(yu) 學校同呼吸共命運的力量之源。”王宇自豪地說道。
樂(le) 於(yu) 做援藏精神的發揚者
他們(men) 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風格在山南市得到了認同和回報,長江大學的援藏科技之花就這樣在山南市綻放。高原核桃產(chan) 業(ye) 項目、醫療衛生援藏項目、一老一小項目,邊境縣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一個(ge) 個(ge) 項目在山南落地生根,一批批長江大學科技人才到山南市貢獻力量,一份份榮譽授予了學校,這些都是對他們(men) 工作認可的隱形勳章。
“除了做好我自身的專(zhuan) 業(ye) 領域工作,盡心盡力做好各方的對接工作也成了我們(men) 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王宇說,前期根據對方需求與(yu) 學校相關(guan) 人力資源進行對接,項目組進場後,作為(wei) 和地方最熟悉、最早了解項目的人,全力做好全過程的配合銜接,並盡好地主之誼,讓每一個(ge) 來山南市的長江大學人都感受到家的溫暖,在山南安心開展工作。
長江大學高度重視科技援藏,成立了以校長助理許曉宏為(wei) 隊長的援藏工作隊,出台各種文件鼓勵教師們(men) 參與(yu) 援藏事業(ye) ,2021年至今,學校領導先後率領團隊赴西藏考察調研,與(yu) 自治區、山南市各個(ge) 職能部門、在藏高校廣泛交流,共同探討科技創新、人才培養(yang) 、醫療健康、智庫建設等方麵合作事宜。“每次進藏,長江大學的科技援藏工作都往前邁一大步,長江大學技術轉移中心西藏分中心、長江大學西藏高原核桃產(chan) 業(ye) 研究所、長江大學設計研究院西藏分院等陸續揭牌;每次進藏,領導們(men) 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充分肯定,都給予了我們(men) 在山南市工作更大的信心和決(jue) 心。”王宇告訴記者。
他們(men) 在山南市的每一個(ge) 日日夜夜,每一分耕耘付出,不知不覺已生長到身體(ti) 裏,成為(wei) 堅不可摧的信念,凝結成了不問東(dong) 西、無懼未來的援藏精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