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中取得好名次的選手。記者 趙書(shu) 彬 攝
人民解放軍(jun) 進藏的英雄事跡在高原大地回響,“草原英雄”布德和新時期英模人物論白、祁愛群、輪祖、羅布玉傑的感人故事,廣為(wei) 流傳(chuan) 、可歌可泣……
每個(ge) 時代都有英雄的榜樣力量,每寸土地都有先鋒的奮鬥榮光。藏北草原,一片遼闊而高遠的土地,這裏崇敬英雄、禮讚先鋒,展現著“駿馬奔馳、草原無邊”的激情與(yu) 豪邁。
優(you) 良傳(chuan) 統薪火相傳(chuan) ,奮鬥綻放時代之光。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那曲市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堅持走好新時代群眾(zhong) 路線,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創新機製,培樹典型,充分發揮群眾(zhong) 身邊先鋒模範的精神引領、示範作用,形成了千千萬(wan) 萬(wan) 勞動人民在各自領域比學趕超、奮勇爭(zheng) 先的良好社會(hui) 風貌。
偉(wei) 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群眾(zhong) 發動起來,群眾(zhong) 就有無難不克的主人翁力量;把群眾(zhong) 組織起來,群眾(zhong) 就迸發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偉(wei) 力。
古曲紮巴:“國旗老人”愛黨(dang) 愛國情深
首都,北京,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
舉(ju) 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hui) 盛大開幕,激蕩著中國人民的無比自豪感和自信心。
尼瑪縣,文布南村,遠在4000公裏之外。這一刻,老黨(dang) 員古曲紮巴,伴隨雄壯的國歌,在自家院子裏升起了第一麵五星紅旗。
從(cong) 此以後的15年間,升國旗成為(wei) 古曲紮巴生活中堅定的信仰和不變的儀(yi) 式。家鄉(xiang) 距離北京雖遠,但古曲紮巴老人的心始終與(yu) 黨(dang) 和國家的事業(ye) 緊緊連在一起。
寒冬時節,當惹雍錯碧湖如玉,文布南村生機依然。這天是星期一,清早,古曲紮巴的院子裏,國歌響亮,回蕩湖畔,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主題教育中,文布南村村“兩(liang) 委”組織黨(dang) 員群眾(zhong) 在這裏開展主題黨(dang) 日活動,參觀家庭陳列,認真傾(qing) 聽古曲紮巴紅色收藏的故事,在感悟曆史中接受精神洗禮、錘煉黨(dang) 性修養(yang) 。
“這是50年前,解放軍(jun) 戰士送給我的毛主席像章。”
“這是我到南木林縣采購糧食,用賺工分攢的5元錢買(mai) 的《偉(wei) 大領袖毛主席永遠活在我們(men) 心中》圖片冊(ce) 。”
“這是我升起的第一麵五星紅旗。”
“這是記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的報紙。”
……
古曲紮巴家裏擺滿了領袖像、各式徽章,還有老照片、舊報紙和書(shu) 籍,五十餘(yu) 載的收藏,彰顯著這位花甲老人對黨(dang) 、對國家的滿腔熱愛。
草原深處,古曲紮巴成為(wei) 了牧民群眾(zhong) 尊敬的“國旗老阿爸”和處處作表率的老黨(dang) 員。古曲紮巴最喜歡看的書(shu) 籍是《勞動人民的好兒(er) 子——雷鋒》,最常做的是捐款送物、幫貧濟困、方便群眾(zhong) 。2017年,古曲紮巴入選了“中國好人榜”。來到一直向往的首都北京,古曲紮巴返回家鄉(xiang) 時,沒有帶其它東(dong) 西,而是專(zhuan) 門買(mai) 了一麵最大尺寸的國旗。
主題黨(dang) 日活動結束,古曲紮巴又忙著準備學校裏的一堂思政課。他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人來我這裏參觀、聽我講解。我們(men) 要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齊,將愛國主義(yi) 精神傳(chuan) 遞給身邊的每一個(ge) 人,引導大家把‘小我’融入到黨(dang) 的事業(ye) 、國家發展、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
尼瑪措姆是文部鄉(xiang) 完小的一名學生,內(nei) 心非常崇拜古曲紮巴爺爺。得知爺爺要來學校講課,她內(nei) 心無比激動,與(yu) 父母商量著要把家裏收藏的領袖徽章送給爺爺。
課堂上,同學們(men) 認真聽著古曲紮巴講述著黨(dang) 的曆史、新西藏的翻天覆地變化。古曲紮巴告訴同學們(men) :“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社會(hui) 主義(yi) 新西藏,你們(men) 是祖國未來的花朵,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好時代、好生活,好好學習(xi) ,將來做一個(ge) 對社會(hui) 、對國家有用的人,以此報答對祖國的恩情。”
課後,尼瑪措姆主動來到古曲紮巴身邊,送給了爺爺這枚領袖徽章。回到家後,尼瑪措姆將課堂上學到的愛黨(dang) 愛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爸爸媽媽摸了摸尼瑪措姆的腦袋,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相互依偎……
美德浸潤心田,榜樣傳(chuan) 遞力量。“藏北一路好風景,最美的還是藏北的人。”走出當惹雍錯湖畔的家庭紅色陳列室,前來參觀的遊客張玲難掩心中激動,“古曲紮巴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就是我們(men) 學習(xi) 的榜樣,這就是我們(men) 應該追求的精神價(jia) 值。”
是啊!走在羌塘大地,最美的是藏北人,最靚麗(li) 的是隨處可見的國旗紅。
十八軍(jun) 獨立支隊進藏第一鄉(xiang) ——聶榮永曲鄉(xiang) 紅色展覽室展品琳琅滿目,巴青縣“草原英雄”布德故居、記憶裏的珍珠等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傳(chuan) 遞濃鬱紅色情懷……一個(ge) 個(ge) 自發建立的紅色展館,一件件飽含故事的珍藏,真切地表達著藏北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無比熱愛,彰顯著那曲人民一心一意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的決(jue) 心信心。
嘎桑秋卓:自強不息綻放人生精彩
遠方有燈、腳下有路、眼前有光,自強不息向未來,人生何處不精彩。
居住在班戈縣北拉鎮惠民新村的嘎桑秋卓今年28歲,是一名重度殘疾人,先天性右手缺兩(liang) 根手指、左手缺一根手指,先天性雙腿殘疾,隻能用膝蓋跪地前行。
她的個(ge) 子雖然很小,但她的笑容很美、眼睛很亮,以心靈手巧編織著夢想,周身充滿正能量。正應了那句話“心若晴朗,處處都有燦爛的陽光”。
嘎桑秋卓是一個(ge) 不向生活低頭的人。10歲左右從(cong) 母親(qin) 那裏學會(hui) 了簡單的編織手藝,後來通過短視頻平台自己學習(xi) 、自己摸索,殘缺的手指變得靈活了,掌握的樣式越來越多了。從(cong) 簡單的手套、掛件到大型飾品、複雜的圖案,嘎桑秋卓不僅(jin) 能夠輕鬆駕馭,還會(hui) 自創一些特色織品。黑頸鶴、鴿子等身邊的小動物,都成了嘎桑秋卓的編織題材。
“在市裏比賽取得好成績後,聯係我的人特別多,足不出戶就有很多訂單。”嘎桑秋卓翻出手機微信,有日喀則、阿裏等地的人加好友、發圖片,要求定做的;有茶館老板主動聯係,谘詢新作品,下單購買(mai) 的;還有安多縣、色尼區以及附近鄉(xiang) 鎮群眾(zhong) 專(zhuan) 門求教的。今年算下來,平均每月有20多個(ge) 訂單,一年有3萬(wan) 多元的收入。通過編織,嘎桑秋卓不僅(jin) 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有了成就、獲得了尊重。
為(wei) 開展好主題教育,這幾天,班戈縣北拉鎮鎮長強窮曲珍、惠民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崔海闊入戶家訪,傾(qing) 聽群眾(zhong) 意見,了解群眾(zhong) 心聲。
“今年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市級決(jue) 賽拿到了好名次,為(wei) 我們(men) 鎮群眾(zhong) 樹立了榜樣。明年你不僅(jin) 要參加,還要帶動身邊人,讓優(you) 秀技能傳(chuan) 下去,展現咱們(men) 北拉婦女勤勞向上、自強不息的良好風貌。”嘎桑秋卓自強不息的精神感染著大家,每次來,強窮曲珍都要多坐一會(hui) ,拉拉家常,並一直給嘎桑秋卓以鼓勵。
之前,嘎桑秋卓雖然通過網絡有些銷售,然而隻是小打小鬧,一直缺少更好展現自己的更大舞台。“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開展後,那曲的群眾(zhong) 隻要有一顆奮進的心、一雙勤勞的雙手,就能在家門口參加比賽、展現自己,然後一級級脫穎而出,站上那曲市的最高賽台,為(wei) 自己、為(wei) 家鄉(xiang) 贏得榮譽。
對參加比賽,嘎桑秋卓剛開始有些猶豫、不想出頭。在鄉(xiang) 村幹部的鼓勵下,她走出家門,在村、鎮、縣開始嶄露頭角。來到市級決(jue) 賽現場,她雙手飛舞、指躍線揮,心中有圖、作品乃成,編織的作品技術優(you) 良、美觀大方,取得了第二名的優(you) 異成績。
“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和你們(men) 的培養(yang) 鼓勵。”跟“知心人”強窮曲珍聊天時,嘎桑秋卓鼓起勇氣說出了心裏的願望,“鎮長,我想入黨(dang) ,更好帶領群眾(zhong) 創造美好生活。”
“好啊!好啊!”強窮曲珍高興(xing) 地滿口答應。
沉甸甸的獎牌沉澱著勤勞智慧,鄉(xiang) 土人才“破土而出”,嘎桑秋卓不僅(jin) 成了遠近聞名的人物,也正發揮著一名先進人物應有的作用。村裏的次仁措姆來到家裏拜她為(wei) 師,學了一段時間便可以獨立編織。“阿佳秋卓啦,不僅(jin) 手藝好,為(wei) 人也好,我也想像阿佳那樣參加比賽、取得好成績。”次仁措姆這一段時間,一有難題就登門求教。
不僅(jin) 在惠民新村,也不僅(jin) 在北拉鎮,附近十裏八村的群眾(zhong) 或登門或通過微信向嘎桑秋卓請教。“現在找我學習(xi) 的有四五十人吧。”嘎桑秋卓笑著說,最大的感受是“自己成了先進,十分自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拉鎮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納入主題教育理論學習(xi) 、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製各個(ge) 環節,積極進行活動成果轉化,建立了代售點,成立了阿媽玉地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揮嘎桑秋卓榜樣引領作用,帶動群眾(zhong) 一起把編織技藝變成編織產(chan) 業(ye) 。
隻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
群眾(zhong) 當主角,獲得感實實在在,榮譽感真真切切,有效調動了群眾(zhong) 自立自強、自我激勵、自我創造、自我提升。像嘎桑秋卓這樣,成為(wei) 村民身邊“平民英雄”的人物,還有很多很多。
多吉旺紮:愛國愛教同心同行
“袁隆平,解決(jue) 了中國的糧食供給問題,給人類帶來了福音”“錢三強,為(wei) 國防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正因為(wei) 國家安全,人民才安居樂(le) 業(ye) ”……
安多縣乃木寺僧人多吉旺紮,今年26歲,獲得西藏佛學院俄然巴學位,現在是寺廟的一名經師。在寺廟的日常講經說法中,經常會(hui) 列舉(ju) 為(wei) 國為(wei) 民的英雄人物,引導僧人們(men) 愛國愛教、持戒守法、大公無私、利益眾(zhong) 生。
乃木寺坐落在怒江源頭的錯那湖畔,在黨(dang) 和政府的關(guan) 心支持下,寺廟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較為(wei) 完善,僧舍整齊排列,僧人生活修行條件不斷改善。走進多吉旺紮的房間,客廳裏擺滿了各種書(shu) 籍,《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曆史、唐詩宋詞、自然科學以及哲學社科的暢銷書(shu) 等書(shu) 籍,擺在門口的位置,十分醒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胸懷天下、心係人民,報告中處處流露著對人民的大善大愛。”多吉旺紮最近一直在學習(xi) 、研讀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主動與(yu) 記者交流學習(xi) 體(ti) 會(hui) 。
當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教育正在深入開展。多吉旺紮作為(wei) 宗教界代表人士,經常現身說法,把知識和道理融入寺廟學經教學中,教育引導僧尼和群眾(zhong) 牢固樹立“國大於(yu) 教、國法大於(yu) 教規、教民首先是公民”的觀念,旗幟鮮明反對分裂,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出家不忘愛國、修行不忘濟世。“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中,多吉旺紮積極報名,參與(yu) 了理論宣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誦讀等比賽,先後獲得市級第一名、第二名。但名次對多吉旺紮來說並不重要,“我們(men) 時刻遵行‘四條標準’,發揮帶頭作用,爭(zheng) 做先進僧尼。這種行為(wei) 示範的作用,比成績帶來的影響更大。”
身邊人講好身邊事、身邊事激勵身邊人。僧人次仁次珠站在錯那湖畔,勤加練習(xi) 國家通用語言;果日加村、江村曲覺、洛桑曲培三名僧人,用傳(chuan) 統手法花了一天時間繪成“中國地圖”沙畫,表達濃厚愛黨(dang) 愛國之情;寺廟裏的僧人們(men) 一起種植蔬菜,撿拾垃圾,構建良好的生活氛圍和環境;乃木寺每周一舉(ju) 行升國旗儀(yi) 式,表達對祖國的崇高敬意……
“沒有夢想,是迷惘前路的旅行者;擁有夢想,是照亮黑暗的領路人。沒有夢想,是夏天缺水的草叢(cong) ;擁有夢想,是寒冬裏的暖陽……中國夢,是我們(men) 每一個(ge) 人的夢。”這是多吉旺紮創作的一首詩歌。
“中國夢”“強國夢”在草原深處紮根、升騰,正指引著藏北各族各界兒(er) 女奮進的方向,激蕩著藏北各族各界兒(er) 女幹事創業(ye) 的激情。
桑培:技術能手領跑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
“村‘兩(liang) 委’班子,五年內(nei) 不從(cong) 中領取任何收入”;
“村裏黨(dang) 員幹部,帶頭投資入股”;
“24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
……
2018年,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比如縣夏曲鎮邊塘村召開村民大會(hui) ,決(jue) 定成立農(nong) 牧民合作社。大會(hui) 上,村“兩(liang) 委”班子鄭重地作出承諾。這一年,桑培剛好30歲,擔任村委會(hui) 副主任。他一下從(cong) 積蓄中拿出24萬(wan) 元,帶頭入股支持成立合作社,幫助貧困戶脫貧。
在比如縣,年輕的桑培是有名的致富能人、技術能手和經營人才。
8年前,他開始自學挖掘機技術,如何保養(yang) 維護、如何排除故障、複雜操作如何進行,挖溝、操平、刷坡、裝車……這些問題他都琢磨操練,不懂就向人請教。一年多下來,肯吃苦、善動腦的桑培,熟練掌握了挖掘機的實操、維護等技術。之後,他購買(mai) 了第一輛挖掘機,便在夏曲鎮內(nei) 承攬業(ye) 務。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富。”富裕起來的桑培,牽頭成立了合作社,連續搞起了犛牛養(yang) 殖基地、特色牧家餐廳、挖掘裝載施工等產(chan) 業(ye) 項目。如今合作社已初具規模,年利潤已超過百萬(wan) 元。
“村裏的永加、旦增羅布目前正在跟我學習(xi) 操作挖掘機和裝載機。他們(men) 學習(xi) 了技術,增加了收入,村裏合作社的業(ye) 務也打開了。”2021年,桑培當選為(wei) 村委會(hui) 主任後,責任更大、幹勁更足,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更是不計較個(ge) 人得失,把身心都投在了為(wei) 民服務上。
疫情期間,為(wei) 保障好夏曲鎮群眾(zhong) 的生活,鎮裏交給桑培統一采購物資、統一分發物資的重要任務。接到任務後,桑培二話不說,自己籌集資金100萬(wan) 元,先行墊付、進行采購,有力保障了群眾(zhong) 生活無憂。“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挺身而出,越是群眾(zhong) 需要的時候越要衝(chong) 鋒在前。我入黨(dang) 的初心就是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了群眾(zhong) 的事情,桑培總是親(qin) 力親(qin) 為(wei) 。
“組織能力強”“商業(ye) 頭腦好”“幹事人品正”……說起邊塘村的桑培,老百姓和鎮幹部都是讚不絕口。歸根到底,就是桑培發揮了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把群眾(zhong) 組織起來了,讓群眾(zhong) 始終跟黨(dang) 走、有事幹、有錢賺、有盼頭。
今年,縣級挖掘機技術比賽,桑培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市級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對此,年輕又富有幹勁的桑培不是很滿意,“明年一定努力拿個(ge) 市級第一名!”
“人人學先進、作表率、爭(zheng) 光榮、講奉獻的良好風氣正在形成。”夏曲鎮鎮長石丹成介紹,夏曲鎮湧現出了一批鄉(xiang) 土人才、技術能手,激發了鄉(xiang) 村人才內(nei) 生動力,有效緩解了製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人才問題,起到了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良好作用。
在主題教育調研中,夏曲鎮黨(dang) 委、政府對當地情況和突出問題有了深入的掌握:作為(wei) 一個(ge) 牧業(ye) 大鎮,有22個(ge) 行政村,集體(ti) 經濟“小、散、弱”。有的村缺少致富能人,有致富能人的村又資源有限,亟需實現資源、力量有效整合。為(wei) 破解這一難題,夏曲鎮裏正在積極謀劃將“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活動各類比賽湧現的優(you) 秀人才,轉化為(wei) 綜合治理、增收致富的骨幹力量。
看得見的英模最有說服力,摸得著的先進最有引領力,學得來的標杆最有感召力。
那曲市以典型引路、以榜樣化人,切實增強主題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用喜聞樂(le) 見的方式宣傳(chuan) 群眾(zhong) 、組織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有效激發了廣大幹部群眾(zhong) 保穩定、促發展、建新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站在曆史新起點上的藏北,正在流傳(chuan) 和創造新的英雄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