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珞巴族女鄉長:墨脫公路帶來巨變和希望感

發布時間: 2024-01-11 09:36: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通車十年多以來,墨脫除了大家能看到的、巨大的變化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墨脫人精神麵貌的變化,有煥然一新的感覺。”近日,在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期間,少數民族界政協委員、墨脫縣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女鄉(xiang) 長布姆曲珍對中新社記者說。

  墨脫縣位於(yu) 西藏東(dong) 南部,有“蓮花秘境”之稱。2013年10月,曆經數十年屢毀屢建,從(cong) 波密縣紮木鎮通往墨脫縣的117公裏紮墨公路實現通車,墨脫從(cong) 此告別了“高原孤島”曆史。


圖為(wei) 2023年12月18日,大雪中的西藏墨脫紮墨公路。(無人機畫麵)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說墨脫總是離不開路,我覺得沒有比墨脫人對公路擁有更深的情感了。”布姆曲珍回憶,紮墨公路通車前,自己徒步翻越過7次雪山,波密方向的嘎隆拉山,米林方向的多雄拉山都留下過印記,“最難忘的有兩(liang) 次,一次是送生病的姐姐出去治療,大人、親(qin) 戚們(men) 輪流背著姐姐,走的是波密方向嘎隆拉山。另一次是2005年,我們(men) 一群學生和幾個(ge) 大人淩晨從(cong) 派鎮出發,結果在多雄拉雪山上迷路了,大雪鋪天蓋地,我們(men) 走了一天一夜才從(cong) 山上下來。”

  布姆曲珍說,讀大四那年自己第一次坐車翻越嘎隆拉山,經土路顛簸,到達家門口,“那是我第一次坐車從(cong) 波密直達我們(men) 村,記得下車時看到幾個(ge) 築路工人還在村口忙著,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在村口哭了很久。雖然是土路,但我們(men) 鄉(xiang) 、我們(men) 村,終於(yu) 、終於(yu) 有路了。”


圖為(wei) 2022年12月4日,西藏墨脫縣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村居錯落有致。(無人機畫麵)  (布姆曲珍供圖)

  “2013年,紮墨公路實現通車,通車了當然好,水泥、各種建材就能運進來了。我們(men) 村以前在一個(ge) 很陡峭的山坡上,夏天一下雨,泥石流、塌方就威脅大家。”布姆曲珍說,2018年,得益於(yu) 公路通車帶來的建設發展,村裏整體(ti) 搬遷至一塊安全的地方,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抗震結構。

  通車後,不少墨脫人開始種茶、跑運輸、務工、開商店旅店等,布姆曲珍的身份也不斷變化:大學畢業(ye) 生、教師、基層公務員、鄉(xiang) 長,如今身兼數職,既是縣、鄉(xiang) 兩(liang) 級人大代表,也是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

  布姆曲珍十分忙碌,采訪時信息、電話不斷,“小到村民的家庭糾紛,大到我們(men) 鄉(xiang) 的產(chan) 業(ye) 規劃、落地,這些都是鄉(xiang) 長的基本工作。”


圖為(wei) 2020年10月17日,墨脫縣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在山林間試種的靈芝。(布姆曲珍供圖)

  “前幾年墨脫茶產(chan) 業(ye) 比較火熱,我們(men) 就帶著大家種茶,不少村民靠著茶田增收不少,2023年茶葉行情有所波動,我們(men) 就想辦法,請專(zhuan) 家給茶田‘升級’,提升茶葉質量。”她說,為(wei) 了拓展村民們(men) 的收入渠道,近幾年又開始研究氣候、土壤等,嚐試靈芝種植,發展林下經濟。

  據布姆曲珍介紹,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共284戶、1141人,預計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萬(wan) 元人民幣,已超過西藏農(nong) 牧民平均線。

  1月9日,西藏少數民族界政協委員、墨脫縣達木珞巴民族鄉(xiang) 鄉(xiang) 長布姆曲珍(右一)在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現場。中新社記者 江飛波 攝

  此次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會(hui) ,布姆曲珍提交了一份《關(guan) 於(yu) 解決(jue) 墨脫縣應急救援能力不足的提案》,關(guan) 注現實問題。她說,去年自己也提交了提案,聚焦墨脫珞巴族、門巴族文化保護傳(chuan) 承。

  布姆曲珍感慨,公路通車是墨脫十年來巨變的基礎,更為(wei) 重要的是,公路帶來了一種希望感。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