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西藏洛隆:高原獅舞

發布時間: 2024-01-22 10:41:00 來源: 新華社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右)指導學生們(men) 跳獅子舞(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西藏昌都市洛隆縣平均海拔約3700米,曾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漢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縣碩督鎮,當地百姓將熱巴舞、鍋莊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傳(chuan) 入當地的舞獅中,形成一種兼具漢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碩督鎮獅子舞。

  今年69歲的鄧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碩督鎮獅子舞的傳(chuan) 承人。他從(cong) 13歲時開始跟隨父親(qin) 學習(xi) 獅子舞,至今已50餘(yu) 年。

  過去受條件所限,鄧巴阿尼沒有閑錢購買(mai) 舞獅的道具,他就自己動手,用布料和膠水做出獅頭,再給毯子縫上草繩編的毛發做成獅皮。“後來生活條件慢慢變好,政府也給了很多支持,我們(men) 不僅(jin) 有錢購買(mai) 舞獅道具,還有機會(hui) 去各地表演。”鄧巴阿尼說。2022年,由獅子舞改編的節目《吉韻碩督》登上了西藏電視台的藏曆新年聯歡晚會(hui) 。2023年,鄧巴阿尼和村民們(men) 又將獅子舞搬上了www.easyfundingllc.com旅遊文化國際博覽會(hui) 昌都館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腳不便的鄧巴阿尼,將工作重心轉移到培養(yang) 下一代舞者上。從(cong) 2015年開始,他通過政府的“非遺進校園”項目,在碩督鎮小學開設的興(xing) 趣班裏執教,指導學生們(men) 學習(xi) 獅子舞。

  融合了漢藏兩(liang) 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碩督鎮獅子舞,見證著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我們(men) 傳(chuan) 承獅子舞,就是在傳(chuan) 承民族團結的精神。”鄧巴阿尼說。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碩督村,鄧巴阿尼(左)和孫子一起跳獅子舞(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在擊鼓伴奏(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碩督村,孩子們(men) 手捧獅子舞道具玩耍(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左)和弟子們(men) 在表演獅子舞(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右)指導學生們(men) 跳獅子舞(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右)指導學生們(men) 跳獅子舞(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位於(yu) 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碩督村的家中,鄧巴阿尼(右)在擦拭獅子舞道具(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縣碩督鎮小學,鄧巴阿尼的弟子們(men) 在表演獅子舞(1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