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下午,“砰砰砰”的拍擊聲不時從(cong) 拉薩市文化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隙馬畫廊傳(chuan) 出。西藏日喀則石刻藝術博物館負責人格旺正在一場名為(wei) “會(hui) 說話的石頭——西藏石刻藝術”分享會(hui) 現場演示傳(chuan) 拓技藝。
3月24日,格旺正在介紹石刻拓片。李林 攝
從(cong) 事石刻藝術保護研究十年間,格旺說他很高興(xing) 看到石刻文物的保護和石刻藝術研究力度不斷加大。更高興(xing) 更多人參與(yu) 其中,共同為(wei) 西藏石刻文化遺產(chan) 保護傳(chuan) 承出力。
“半路出家,研究石刻,完全是出於(yu) 一種熱愛。”為(wei) 了摸清西藏石刻文化的家底、保護石刻文物並填補相關(guan) 領域的研究空白,格旺2014年開始開展石刻調研工作。他走遍了全區74縣區,走訪石刻文物遺存點,開展石刻文物遺存點調查,對具有重要價(jia) 值的石刻、石碑進行鑒定及數據采集工作。
2019年6月,西藏第一家以石刻藝術為(wei) 主的專(zhuan) 業(ye) 博物館——日喀則石刻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館。格旺和館藏的千餘(yu) 件石刻展品一起,為(wei) 世人“撬開”了塵封在石頭裏的記憶。
“對石刻文物的就地保護,是我做得最自豪的事。”格旺認為(wei) ,西藏石刻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利用、傳(chuan) 承、研究是目前的重點工作。西藏石刻藝術不像西藏其他藝術有很高的認知度,很多石刻文物多散落在村落、高山間。“每到一個(ge) 寺廟、一個(ge) 村莊,我們(men) 都會(hui) 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石刻的文物價(jia) 值。讓本地民眾(zhong) 通過石刻上的文字或圖案,了解石刻‘講述’的製作工藝、製作背景、地域特征等內(nei) 容。”格旺覺得,隻有讓他們(men) 認識到了石刻的文物價(jia) 值,才能更好地保護。
格旺表示,石刻藝術博物館像是一扇窗,讓大眾(zhong) 通過這些精美絕倫(lun) 的石刻,去了解石刻背後所蘊含的西藏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我們(men) 也在通過巡展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藝術,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隨著越來越多人了解西藏石刻藝術,參與(yu) 保護的人也多了起來。據格旺介紹,在日喀則康馬縣、南木林縣等地,都有石刻文化傳(chuan) 承研究聯合工作站。“也有很多年輕人很感興(xing) 趣,這種現象特別好。”
持續約兩(liang) 個(ge) 小時的分享會(hui) 很快結束,現場觀眾(zhong) 有的去體(ti) 驗宣紙拓片,有的則排隊請教格旺。耐心細致地一一解答後,格旺不忘再次邀請:“我們(men) 有很多一手資料,歡迎大家和我們(men) 一起研究,共同將西藏石刻藝術的美好呈現給大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