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3年西藏生態環境狀況。監測表明,2023年,全區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ti) 保持穩定,環境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99.5%,主要江河湖泊水質達到或優(you) 於(yu) Ⅲ類標準,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處於(yu) 安全水平,聲環境質量總體(ti) 穩定,輻射環境質量總體(ti) 情況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創建取得顯著成效,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在生態文明高地創建方麵,49項重點任務135條措施全麵完成,16項重大政策文件出台實施。推進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yu) 建設規劃修編,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zhuan) 項資金7.83億(yi) 元實施34個(ge) 生態修複和汙染治理項目,完成營造林120萬(wan) 畝(mu) ,修複治理退化草原614萬(wan) 畝(mu) 。組織實施“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完成4批、203個(ge) 問題線索核查,重點問題整改完成率達到95%以上。深入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第二輪第一批次自治區本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共轉辦案件527件,已辦結499件,階段性辦結25件。出台《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21—2030年)》《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開展重點領域減汙降碳行動和重點行業(ye) 溫室氣體(ti) 碳排放核查。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39.77億(yi) 元,安排生態崗位44.03萬(wan) 個(ge) 、補助資金15.4億(yi) 元。頒布《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全麵貫徹實施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決(jue) 定》,拉薩等4市雅魯藏布江生態保護條例出台實施。立案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chang) 案件11件,累計核發排汙許可證502張、登記備案225份,高質量完成“雙百”任務。實現縣(區)派駐監察覆蓋率達90%以上。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67.4萬(wan) 畝(mu) 。拉魯、拉妥、班公錯3處濕地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青藏高原旗艦物種孟加拉虎野外影像多次被記錄,稱為(wei) 鳥中“大熊貓”的黑鸛最近被發現。
在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方麵,建成應用機動車尾氣監管三級聯網平台,新增新能源車5225輛。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已超過50%,位居全國前列。劃定主要江河源區範圍9.07萬(wan) 平方公裏。河湖“四亂(luan) 問題”保持動態清零。全區共建設生活汙水處理廠106座,汙水處理能力達55.8萬(wan) 噸/日,全區城市、縣城以上城鎮汙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7.8%、89.01%,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23.2%。建立尾礦庫、土壤汙染重點監管單位和涉重金屬企業(ye) 全口徑清單“三本名錄”,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管理。完成600餘(yu) 個(ge) 地塊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推進拉薩、山南、日喀則等“無廢城市”建設。醫療廢物處置實現“全門類”處置,日處置能力提升至67噸。常態化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全區共建設318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垃圾日處理能力4580噸,城市、縣城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9.87%、98.8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14%,農(nong) 膜回收率達88%。7市地全部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成為(wei) 全國唯一市級全部創建達標的省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