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暢遊恒溫泳池樂(le) 享安康端午、走上玻璃棧道遠眺雅江風景、坐上觀光車打卡車厘子主題園、約上三五好友在花園式露營地“過林卡”……端午假期首日,在西藏山南市紮囊縣桑耶鎮西普農(nong) 博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度假遊玩。
圖為(wei) 遊客在園區乘坐高空秋千。汪純 攝
“就在八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地。”西普農(nong) 博園負責人幹建明告訴記者,八年來,西普農(nong) 博園始終堅持防沙治沙、植樹綠化、生態修複、科技引領、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綠色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實現了治理一片荒灘、富裕一方百姓的可喜成效。
昔日山溝荒地,今日旅遊盛景。走進西普農(nong) 博園,穿過一段五彩斑斕的“時光隧道”燈光秀場,當園內(nei) 美景浮現眼前時,仿佛進入世外桃源。果蔬花卉爭(zheng) 奇鬥豔,西藏車厘子、陽光玫瑰葡萄正吸吮陽光雨露不斷成熟;高原風光沁人心脾,青樸山、雅魯藏布江盡收眼底;運動康養(yang) 放鬆身心,遊泳池、玻璃棧道、高空秋千讓人活力迸發;研學探索妙趣橫生,梅花鹿、駱駝、孔雀、鴕鳥等生靈構成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麵。
“水裏真好玩!”12歲的旦增根嘎第一次踏進泳池,和小夥(huo) 伴們(men) 嬉水玩鬧,泳池中水花四濺,孩子們(men) 喜笑顏開。
“特別出片,隨手一拍都是大片!”來自拉薩的秦女士和朋友拿著手機一路自拍、互拍,定格鄉(xiang) 村美景和愜意時光。
“變化很大!”紮囊縣普布次仁已經是第二次過來,這次他特地帶上家裏老人孩子,感受新時代家鄉(xiang) 的發展進步。
“這裏工作挺好的!”旦增群宗是桑耶鎮人,在西普農(nong) 博園“慢嚐人間煙火”飯鋪實現就近就便工作。她邊招待客人邊說,現在她每月工資達5000元(人民幣),工作環境好,離家很近,非常滿意。
美景如畫,文化如詩。端午節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紮囊縣舉(ju) 辦非遺進校園歌舞戲劇比賽、非遺體(ti) 驗、各民族非遺特色產(chan) 品展銷、非遺文創展示等係列活動。紮囊木雕、紮囊陶器、氆氌印染技藝等紮囊縣40餘(yu) 項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活力。
紮囊縣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陳亞(ya) 林說,紮囊縣區位優(you) 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feng) 富,將聚焦“農(nong) 文旅體(ti) ”深度融合,打造旅遊線路、提升遊客體(ti) 驗、釋放消費潛力,讓紮囊旅遊“串珠成鏈”“破圈出圈”,成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就業(ye) 增收的新動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