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8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與(yu) 凍土工程重點實驗室、米堆冰川-光謝錯冰湖災害西藏自治區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米堆站),聯合蘭(lan) 州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宜春學院、西藏農(nong) 牧學院等多家單位,對米堆冰川-光謝錯冰湖災害綜合監測網絡(包括氣象、冰川、冰湖、徑流等要素)進行了定期檢修、維護與(yu) 升級。
“此次我們(men) 在米堆冰川增設了2套全球衛星導航係統(GNSS)、1套冰麵氣象觀測站、1套冰溫監測係統、1套湖麵測距係統,並在溢流口增設水位計,同時借助RTK, 利用無人船對冰湖庫容及湖盆地形進行全方位測量。”米堆站王世金研究員介紹,截至目前,已初步建成米堆冰川-光謝錯冰湖災害多要素綜合監測網絡(涉及地麵監測和衛星傳(chuan) 輸技術)。
米堆冰川實時監測係統正在工作。
據了解,此次活動期間,綜合考察隊還向米堆冰川-光謝錯湖所在地玉普鄉(xiang) 米堆村幹部及村民進行冰凍圈災害防災減災科普與(yu) 宣教,同時在米堆冰川景區舉(ju) 行了米堆站和西藏自治區冰湖創新基地的掛牌儀(yi) 式。
據悉,米堆冰川-光謝錯冰湖災害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米堆站)成立於(yu) 2019年4月,2023年7月首批進入西藏自治區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序列。米堆站位於(yu)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玉普鄉(xiang) 。該站利用多技術手段,融合多方法、模型,實現對米堆冰川-光謝錯冰湖的常態化定位監測,以揭示冰川-冰湖動態演變過程及其作用機製,模擬不同觸發機製下光謝錯冰湖潰決(jue) 洪水過程。米堆站建設旨在加深藏東(dong) 南地區冰川與(yu) 冰湖相互作用機理的認知,為(wei) 西藏自治區冰川-冰湖旅遊開發與(yu) 區域防災減災決(jue) 策提供科技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