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祿春(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西藏自治區黨(dang) 校〔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長〔副院長〕〔援藏〕)
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dang) 中央的一貫政策。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強領導下,在全國支持、支援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過程中,援藏精神逐步形成。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指出:“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一個(ge) 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一個(ge) 顯著優(you) 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ge) 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yu) 天。你們(men) 在高原上,精神是高於(yu) 高原的。這個(ge) 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幹下去。”援藏精神的提出,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援藏工作實踐及其蘊涵的精神理念的高度凝練和科學概括,詮釋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以高度的家國情懷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使命擔當,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越性。
1.援藏精神是在全國支援西藏的偉(wei) 大實踐中孕育形成的
援藏精神是一批又一批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舍小家、顧大家,在奔赴西藏、建設西藏、發展西藏的偉(wei) 大實踐中孕育的精神成果和時代精華。
援藏精神孕育於(yu) 全黨(dang) 全國支援西藏的偉(wei) 大實踐中。西藏和平解放後,黨(dang) 中央根據西藏民族宗教特點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狀況,采取一係列舉(ju) 措著力改變西藏的落後狀況和貧困問題,推動西藏各項事業(ye) 快速發展。截至1978年,中央從(cong) 全國選派3萬(wan) 多名幹部進藏工作,幫助西藏初步創建了現代工業(ye) 體(ti) 係,實現了農(nong) 牧業(ye) 與(yu) 現代科技的融合,奠定了西藏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經濟基礎。改革開放以後,黨(dang) 中央在長期援藏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對口支援、分片包幹、責任製等對口援藏模式,並於(yu) 1994年7月召開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正式確立了對口援藏的工作製度,確定了分片負責、對口支援、定期輪換的製度化、規範化援藏模式。自此30年來,對口支援幹部每3年輪換一批,現已輪換10批。從(cong) 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到改革開放,在每一個(ge) 重要曆史時期,黨(dang) 和國家派出一批批援藏幹部踏上雪域高原,與(yu) 西藏各族人民一道推動西藏各項事業(ye) 取得巨大進步,創造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跡。
援藏精神傳(chuan) 承延續了“兩(liang) 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等蘊涵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譜係中,在雪域高原形成的“兩(liang) 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等都是其重要內(nei) 容,它們(men) 都為(wei) 援藏精神的萌發和形成提供了豐(feng) 富精神滋養(yang) 。在全黨(dang) 全國支持西藏、支援西藏過程中,廣大援藏幹部身負黨(dang) 和人民的重托,自覺傳(chuan) 承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傳(chuan) 承弘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拚搏、甘當路石,軍(jun) 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liang) 路”精神等,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革命理想高於(yu) 天,一心為(wei) 黨(dang) 、熱愛邊疆、犧牲奉獻的人生底色,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在世界屋脊譜寫(xie) 出一曲曲奮進之歌,同時也使援藏精神在黨(dang) 治藏穩藏興(xing) 藏波瀾壯闊的偉(wei) 大實踐中逐步萌發形成。
援藏精神形成升華於(yu) 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黨(dang) 和國家工作戰略全局出發,先後主持召開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形成了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搞好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優(you) 化援藏幹部人才結構,把優(you) 秀人才選派到條件艱苦和情況複雜地區去磨煉意誌、增長才幹。2015年,根據西藏所需醫療、教育等方麵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的實際情況,黨(dang) 中央創新性實施了組團式援藏方式,開啟了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援藏工作。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親(qin) 切關(guan) 懷和堅強領導下,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引下,廣大援藏幹部和西藏各族兒(er) 女一道,奮力譜寫(xie) 了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2021年,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西藏考察,在深刻總結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援藏偉(wei) 大實踐的基礎上,根據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提出了援藏精神並賦予這一精神崇高曆史地位和重要時代價(jia) 值。援藏精神在新時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推動民族融合發展的偉(wei) 大實踐中得以凝練升華。
2.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品格在雪域高原的集中體(ti) 現
“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的堅定信念。在理想信念感召下,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響應黨(dang) 的號召,毅然決(jue) 然不遠千裏、跨越千山萬(wan) 水來到雪域高原,克服各方麵的困難和障礙,紮根西藏各個(ge) 行業(ye) 和工作領域,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滿腔熱情為(wei) 西藏的發展進步竭盡所能、殫精竭慮,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孜孜探索和精神信念。
“全國一盤棋辦大事”的人格化體(ti) 現。援藏工作的成功實踐,體(ti) 現了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和充沛活力。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麵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顯著優(you) 勢。廣大援藏幹部正是這一顯著優(you) 勢的具象化、人格化體(ti) 現。隻有在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下的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黨(dang) 中央一聲號令,各中央和國家機關(guan) 、各省區市、各國有企業(ye) 、教育醫療機構等,才能調集各方麵人才義(yi) 無反顧來到世界第三極作奉獻,集聚全黨(dang) 全國之力支持西藏發展,從(cong) “輸血”到“造血”,從(cong) “硬條件”到“軟實力”,不斷提升援藏工作質效。
“犧牲奉獻世之巔”的時代讚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wei) 黨(dang) 為(wei) 人民矢誌奮鬥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hui) ‘痛並快樂(le) 著’,再怎麽(me) 艱苦也是美的、再怎麽(me) 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hui) 患得患失。這才是符合黨(dang) 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獻”。長期以來,廣大援藏幹部堅決(jue) 服從(cong) 組織安排和調遣,克服一切困難,不少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真正做到了毫不畏懼、直麵挑戰,不怕犧牲、甘心奉獻,用自己的真情付出和實際行動惠及西藏、踐行諾言。
“艱苦奮鬥誌不變”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不僅(jin) 是我們(men) 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men) 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長期以來,廣大援藏幹部以苦為(wei) 榮、以苦為(wei) 樂(le) ,與(yu) 西藏艱苦的生活條件做鬥爭(zheng) ,與(yu) 西藏的貧窮落後做鬥爭(zheng) ,在艱難困苦中磨煉意誌,收獲成長。盡管當前西藏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有了顯著改善,但在基礎設施、物資保障、教育醫療條件等方麵還有很大差距。廣大援藏幹部秉持吃苦耐勞精神,經曆無數艱難考驗和艱辛磨煉,與(yu)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同甘共苦,共同成長進步。
“堅韌不拔勇爭(zheng) 先”的執著品格。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拚搏奉獻,就是把許黨(dang) 報國、履職盡責作為(wei) 人生目標,不畏艱險、敢於(yu) 犧牲,苦幹實幹、不屈不撓,充分展示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和堅忍不拔的鬥爭(zheng) 精神。”長期以來,廣大援藏幹部堅決(jue) 貫徹執行黨(dang) 的治藏穩藏興(xing) 藏戰略方針和決(jue) 策部署,以滴水穿石的意誌和品質,堅持埋頭苦幹、奮勇爭(zheng) 先,一棒接一棒跑出了援藏工作的好成績。
“民族團結譜新篇”的使命擔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並著肩,共同努力奮鬥”。長期以來,廣大援藏幹部從(cong) 祖國四麵八方來到西藏,與(yu)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入鄉(xiang) 隨俗,主動融入當地文化,身上始終沾滿泥土氣和酥油味。與(yu) 此同時,他們(men) 也帶來了先進思想理念,與(yu)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長期進行交往交流交融,有效促進了文化交流,加強民族大團結,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3.弘揚援藏精神,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援藏工作,援藏投入資金之多、參與(yu) 人員規模之大、覆蓋領域之廣前所未有,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援藏工作體(ti) 係和格局,中央部委和全國相關(guan) 省份、企業(ye) 對口援藏發揮優(you) 勢,組團式援藏創新開展,極大促進了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西藏經濟年均增速位居全國前列,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城鎮化率穩步提升,西藏各族人民與(yu) 全國人民一道同步脫貧奔小康,邁上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嶄新征程。新時代的西藏,社會(hui) 大局持續穩定向好、經濟建設全麵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族和睦宗教和順、文化事業(ye) 繁榮進步、生態安全屏障日益堅實、邊疆鞏固邊境安全、黨(dang) 的建設全麵加強,與(yu) 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
偉(wei) 大時代呼喚偉(wei) 大精神,崇高事業(ye) 需要精神引領。援藏精神激勵著一代代援藏幹部開拓進取、建功立業(ye) ,與(yu) 當地幹部群眾(zhong) 一道在雪域高原匯聚起昂揚奮進的磅礴力量,推動西藏經濟社會(hui) 持續快速發展。援藏精神是曆史的呼喚,也是時代的呼喚。新時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需要大力弘揚援藏精神。推進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關(guan) 鍵要靠黨(dang) ,靠包括援藏幹部人才在內(nei) 的西藏各級幹部隊伍人才。當前,經過長期以來的實踐探索,援藏變過去的“輸血”為(wei) 現在的“造血”,西藏幹部隊伍總體(ti) 呈現出“維護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態度特別堅決(jue) 、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zhong) 感情特別真摯”的顯著特點。新時代援藏幹部要深植紮根西藏、奉獻西藏、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的精神信仰,旗幟鮮明講政治,把準政治方向,嚴(yan) 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揮特長優(you) 勢,用西藏農(nong) 牧民聽得懂、能領會(hui) 、可落實的語言,帶頭宣傳(chuan) 闡釋黨(dang) 的創新理論,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凝心鑄魂,引導西藏各族群眾(zhong) 增強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黨(dang) 在西藏各項工作的主線,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共同體(ti) 理念,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枝繁葉茂,促進西藏各族人民與(yu) 祖國內(nei) 地更加親(qin) 近。把“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融入血脈,秉持精神高於(yu) 高原的政治信念,通過組團式援藏、係統接力援藏等方式,為(wei) 西藏各條戰線、各個(ge) 領域、各個(ge) 行業(ye) 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與(yu) 西藏當地幹部群眾(zhong) 同心同行、融為(wei) 一體(ti) 、打成一片,奮力譜寫(xie)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的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