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還可以這樣做?以前隻見過畫在畫布上的唐卡,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塊一塊堆疊刺繡的製作技藝,真的開眼界了!”記者連連驚歎。近日,記者探訪了拉薩策門林民族手工藝傳(chuan) 承中心,看到羅布和他的徒弟們(men) 正飛針走線,專(zhuan) 心致誌地忙碌著……
羅布,是國家級非遺項目拉薩堆繡唐卡傳(chuan) 承人、國家級非遺保護單位“拉薩策門林民族手工藝傳(chuan) 承中心”負責人、自治區級工藝美術大師、西藏一級堆繡唐卡技師、拉薩市首屆“拉薩工匠”……羅布與(yu) 堆繡唐卡的緣分始於(yu) 他13歲那年,今年53歲的他從(cong) 事堆繡唐卡製作已有40年之久。這些年裏,羅布的雙手早已布滿厚厚的繭子,他製作堆繡唐卡的技藝越來越嫻熟,多幅作品在全國非遺展覽中屢獲殊榮,贏得了業(ye) 界的廣泛讚譽,其中一幅名為(wei) 《吉祥天母》的作品他極為(wei) 珍視。“這幅唐卡用的是老布料,找齊原材料然後製作完成花了很長時間。”《吉祥天母》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統技藝大展中榮獲金獎。
羅布展示堆繡唐卡細節。記者 朱楠 攝
堆繡唐卡這種“繡”出來的唐卡也逐漸走出“深閨”,讓大眾(zhong) 熟知。堆繡唐卡也叫剪貼布紮花唐卡,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是藏民族特有的民間手工和繪畫技法相結合的造型藝術,融合了刺繡、馬尾繡、堆貼、鑲嵌等技藝,材料以綢緞、珠寶、金銀線等為(wei) 主,精選各色圖紋錦緞組合構成,頗具立體(ti) 感。與(yu) 更多人熟知的繪畫唐卡不同,堆繡唐卡的製作方法是用各色棉布、綢、緞剪成所設計的各種圖案形狀,精心堆貼成一幅完整的畫,然後用彩線繡製而成,畫麵構圖嚴(yan) 謹、均衡、豐(feng) 滿、多變。最特別的是,在製作過程中,線條都要用馬尾纏上彩色的絲(si) 線縫繡,有的還需在局部嵌上珠寶,這使得堆繡唐卡更加光彩奪目,在西藏唐卡製作中可謂獨樹一幟。
羅布正在介紹融合了卡通元素的堆繡裝飾畫。記者 朱楠 攝
針線穿梭的歲月看似一成不變,但許多改變正逐漸發生。2021年,拉薩堆繡唐卡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名錄。在傳(chuan) 承中心的作品展覽室裏,記者看到,一幅幅人物和花卉鳥獸(shou) 鮮活地呈現在眼前。在角落裏有幾張大家非常熟悉的經典卡通形象——“米奇”堆繡裝飾畫,讓“米奇”身穿西藏七市地的特色民族服裝,手拿吉祥八寶,這種跨界融合是堆繡唐卡內(nei) 容不局限於(yu) 往常題材的探索和嚐試。羅布說,之所以選用被大家所熟知的卡通形象來進行創新,也是希望拉薩堆繡能夠被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喜愛。羅布認為(wei) ,製作技藝可以根據時代的發展作出創新和變化,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這門技藝傳(chuan) 承下去。
學徒正在製作堆繡唐卡。記者 朱楠 攝
2006年,羅布成立了拉薩策門林民族手工藝傳(chuan) 承中心,主要以堆繡唐卡為(wei) 主,也包括具有民族特色的帳篷、藏戲表演用具、藏裝、文創產(chan) 品等。“我們(men) 的唐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guan) 注,這都要感謝國家重視非遺保護和傳(chuan) 承,我們(men) 手藝人才有信心將技藝傳(chuan) 承下去。”羅布說。在他的努力下,傳(chuan) 承中心不僅(jin)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還先後被評為(wei) 拉薩市青年創新創業(ye) 見習(xi) 基地、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傳(chuan) 習(xi) 基地、先進集體(ti) 等。同時,羅布還積極回饋社會(hui) ,先後收了40多個(ge) 徒弟,其中不乏孤兒(er) 和殘障人士,提供吃住以及免費教學。他希望帶動當地居民就業(ye) 的同時,讓堆繡唐卡這一傳(chuan) 統技藝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綻放光彩。“我想一直跟著老師學習(xi) ,讓自己的技術練得更好,大家一起把這項技藝發揚光大。”羅布的徒弟索朗說道。
圖為(wei) 巴桑德吉製作的《羌塘牧區圖》堆繡裝飾畫。記者 朱楠 攝
羅布的女兒(er) 巴桑德吉在上大學時就曾受過蘇繡大師姚衛娟的指點,隨後愛上蘇繡這一技藝。畢業(ye) 後,羅布尊重女兒(er) 興(xing) 趣愛好,也想在創新融合中發展堆繡,所以每年送女兒(er) 去蘇州深造蘇繡技藝。巴桑德吉告訴記者,“我從(cong) 小就在父親(qin) 身邊接觸和學習(xi) 堆繡唐卡,現在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我想著要是將蘇繡相關(guan) 的技法應用到拉薩堆繡上,融合二者所長,應該能更好地做好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目前巴桑德吉可以單獨做一些蘇繡作品,她希望以後能做出更多有創意的生活化文創產(chan) 品。
“作為(wei) 一名傳(chuan) 承人,首要任務就是將非遺傳(chuan) 承好、發揚好,其次是培養(yang) 好、多培養(yang) 下一代的傳(chuan) 承人。”談到今後的計劃,羅布表示,會(hui) 通過舉(ju) 辦非遺展覽、演出、體(ti) 驗等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非遺,感受非遺的魅力,此外還將繼續開展每年的拉薩手工堆繡唐卡技藝培訓,並且多與(yu) 類似蘇繡這種傳(chuan) 統技藝或者其他非遺傳(chuan) 承人深入交流,製作出更好的堆繡唐卡和文創產(chan) 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