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活力西藏|看“天選牧場”如何打造“牛”產業

發布時間: 2024-08-09 08:56:00 來源: 人民網-西藏頻道


圖為(wei) 當雄縣阿熱濕地。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出拉薩一路向西,天空愈發湛藍,雲(yun) 層仿佛觸手可及。作為(wei) 拉薩市唯一的純牧業(ye) 縣,當雄縣迎來了一年中水草最為(wei) 豐(feng) 美的季節。

  初到當雄縣郭慶村,剛好趕上了建檔立卡監測的村民們(men) 在排隊等著領取犛牛。大家圍在牧場旁,你一言我一語地在討論未來生活的規劃,談笑間難掩喜悅之情。

  “今天總共有181戶村民來領牛,每戶村民可以分到2頭,後續村裏還會(hui) 有技術指導上門教授養(yang) 殖經驗。”郭慶村村長告訴記者。

|
圖為(wei) 當雄縣郭慶村排隊領取犛牛的村民。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犛牛要養(yang) 7~8年才能夠出欄,如何縮短出欄時間?怎麽(me) 才能讓大家富起來?在發展的同時又怎樣平衡脆弱的草原生態?一係列的問題得以在當雄尋得解決(jue) 辦法。

  當雄在藏語裏是“天選的牧場”,不僅(jin) 擁有廣闊的優(you) 質牧場,還有從(cong) 念青唐古拉山脈自然流淌出的天然礦泉水,畜牧業(ye) 是當地最具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也是老百姓重要的經濟來源。

  過去,當地村民沿襲千百年來的放牧方式,隨四季輪轉,逐水草而居,隻為(wei) 讓牲畜獲取更多的營養(yang) ,但這種“靠天吃飯”的放牧方式很難抵禦因季節變化帶來的風險,飼草缺乏很容易讓牲畜養(yang) 殖陷入“夏飽、秋肥、冬瘦、春死”的尷尬境遇。


圖為(wei) 當雄淨土牧業(ye) 的暖棚圈舍。人民網記者 次仁羅布攝

  “這些年,我們(men) 圍繞犛牛養(yang) 殖布局了一係列的產(chan) 業(ye) ,探索了一條‘家庭牧場+現代化養(yang) 殖’的新路子。”當雄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澤仁頓珠詳細介紹,村民不但可以自願加入家庭牧場,還可以在犛牛達到一定標準後采取犛牛入股或是直接轉賣的方式將牛賣給當雄淨土牧場。

  據了解,自2017年開始,當雄縣為(wei) 有意願的牧民修建標準化牛圈、飼料庫、防疫室等設施,推動家庭牧場建設。家庭牧場以牧民自願組建為(wei) 原則,以聯戶或單戶為(wei) 單位,采取半舍飼和強度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大幅縮短了犛牛的生長周期,也給了草原休養(yang) 生息的時間。

  同時,通過數字牧場建設、數字化傳(chuan) 播等方式,當雄構建起犛牛肉品牌數字化支撐體(ti) 係,打造“有身份證的犛牛肉”品牌,借助直播帶貨等方式推銷犛牛肉醬、犛牛肉幹等附加值高的犛牛肉產(chan) 品。

  “犛牛的渾身都是‘寶’。下一步,我們(men) 將引進有機犛牛肉深加工、銷售等企業(ye) ,形成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條。”澤仁頓珠自信地說,“我們(men) 希望當雄犛牛這張名片能被越來越多人熟悉認可。”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