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姚檀棟18日在拉薩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啟動以來,科考過程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產(chan) 出一批世界級原創成果,推動我國青藏高原地球係統研究成為(wei) 國際青藏高原研究的排頭兵。
第二次青藏科考開展七年來,全體(ti) 科考隊員聚焦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瞄準青藏高原地球係統科學國際前沿,充分發揮科考隊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製化優(you) 勢,持續開展覆蓋青藏高原五大綜合區內(nei) 19個(ge) 關(guan) 鍵區的全域科考。
在科考過程中,科考隊員首次在海拔8830米架設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動氣象站並持續運行;首次利用國內(nei) 自主研發的先進儀(yi) 器獲得了珠峰地區地麵到上空39千米的臭氧濃度及溫度、濕度、風速與(yu) 風向的垂直變化;首次利用浮空艇創造了9050米世界最高海拔環境要素綜合觀測紀錄……創造了多項科考世界紀錄。
在科考成果上,姚檀棟介紹,截至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已經取得了亞(ya) 洲水塔變化與(yu) 影響、“碳匯”功能和潛力、生態係統與(yu) 生物多樣性變化、人類高原適應與(yu) 綠色發展、高原隆升效應等世界級原創成果。
姚檀棟說,第二次青藏科考實現了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學引領、隊伍引領、平台引領和話語引領,推動我國青藏高原地球係統研究成為(wei) 國際青藏高原研究的排頭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