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在林芝市巴宜區,隱藏著一片人間仙境——雅尼國家濕地公園。雅尼國家濕地公園位於(yu) 雅魯藏布江與(yu) 尼洋河的交匯處,這裏風光旖旎,仿佛一幅流動的自然畫卷。
過去,受多種因素影響,這裏植被持續減少、沙化越來越嚴(yan) 重,給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近年來,林芝市巴宜區堅持“保護優(you) 先、嚴(yan) 格管理、係統治理、科學修複、合理利用”的原則,不斷加大雅尼濕地保護和修複力度。
濕地保護與(yu) 修複的一個(ge) 重要措施就是植樹造林。植樹造林工作首先要進行科學規劃,充分考慮本地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合理確定造林樹種、造林密度和造林方式。同時,注重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實現生態、經濟、社會(hui) 三大效益共贏。
因此,2023年以來,巴宜區投入1.25億(yi) 元,先後實施了雅尼河穀麵山生態修複、光核桃種植等工程,全麵提升濕地保護與(yu) 修複水平。
巴宜區實施的雅尼河穀麵山生態修複工程共分為(wei) 兩(liang) 期,計劃造林麵積3173.02畝(mu) ,建設地點為(wei) 林芝鎮、布久鄉(xiang) 、八一鎮,主要開展土壤改良、施肥、植樹、安裝網圍欄、苗木支撐、地膜以及配套附屬灌溉設施等。目前,項目一期已完工並通過驗收,項目二期相關(guan) 工作正在推進中。
選用適應本地生長條件的優(you) 質樹種,是提高造林質量的關(guan) 鍵。在選種過程中,巴宜區充分考慮樹種的生長速度、抗逆性、生態效益等因素,選擇適宜的樹種進行造林。其中,光核桃是巴宜區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後選擇的重點樹種之一。光核桃種植項目主要在布久鄉(xiang) 、八一鎮實施,重點開展場地平整、客土改良、苗木種植、安裝網圍欄以及配套附屬灌溉設施等,項目總麵積為(wei) 455畝(mu) ,現已完工並通過驗收。
在雅尼河穀麵山生態修複工程中,巴宜區還選用高山鬆、林芝雲(yun) 杉、雪鬆等17種樹苗,共計32.2萬(wan) 株。在光核桃種植項目中,選用光核桃、大黃花牡丹、大葉女貞、金絲(si) 梅等12種苗木,共計2.4萬(wan) 株,其中光核桃苗木占比71%。
由於(yu) 項目地塊大多為(wei) 坡地,種植難度較大,澆水存在較大困難,為(wei) 解決(jue) 苗木“喝水”問題,巴宜區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配套完善引水上山,引進先進灌溉係統,保障苗木種植後期用水,同時采用“人工巡查+無人機探查”方式,對造林過程進行實時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並采取相應措施,提高造林效率和質量。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巴宜區還積極為(wei) 農(nong) 牧民提供勞務輸出、物資運輸等就業(ye) 機會(hui) ,提高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收入。
雅尼河穀麵山生態修複工程一期和光核桃種植項目已累計用工2.8萬(wan) 餘(yu) 人次,機械460餘(yu) 台次,群眾(zhong) 直接增收近600萬(wan) 元。雅尼河穀麵山生態修複工程二期項目建設期間預計用工1.7萬(wan) 人次,機械100台次,預計可為(wei) 群眾(zhong) 增收約470萬(wan) 元。此外,項目後期管護中的施肥、澆水、補種、搬運等均由當地農(nong) 牧民負責,將為(wei) 群眾(zhong) 增收近200萬(wan) 元。
下一步,巴宜區將堅持“因地製宜、適地適樹”原則,按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的設計理念,豐(feng) 富層次、合理布局,設計各類樹種,著力打造“生態安全、青山常綠,花團錦簇”的高標準山體(ti) 生態修複工程,守護好綠色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