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山東生態援藏讓高高原上結出“致富果”

發布時間: 2024-08-28 08:59:00 來源: 央視網

  “我們(men) 栽植的40餘(yu) 畝(mu) 榛子結果啦!”日前,對口援建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的山東(dong) 省濰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給記者發來喜訊,這也標誌著生態援藏工作實現了從(cong) “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今年,恰逢山東(dong) 援藏30周年。30年來,山東(dong) 累計派出10批657名幹部人才進藏開展工作,持續深化“六個(ge) 援藏”,先後擔負起對口支援西藏日喀則市及其下轄桑珠孜、白朗、昂仁、聶拉木、南木林5縣區的重任。

  其中,為(wei) 改變南木林縣惡劣的生態環境,濰坊市一批批援藏幹部人才不畏艱難、不懼困苦,以一茬接著一茬幹、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毅力決(jue) 心建成了世界屋脊上的“塞罕壩”,讓昔日的南木林不毛之地變成了綠水青山,又讓綠水青山開始變成“金山銀山”。

  2002年,第一批濰坊援藏幹部抵達南木林縣,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從(cong) 那時起,一批批濰坊援藏幹部人才前赴後繼,誓把高原變綠洲。

  “一開始在南木林種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雅魯藏布江和南木林的母親(qin) 河湘河交界的這個(ge) 地方,風沙非常大,種樹和栽樹雖然多,但是成活率非常低。”濰坊第八批援藏工作組領隊,南木林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常務副縣長李連平告訴記者,援藏幹部先從(cong) 縣城造林綠化開始,打造了濰坊林卡,從(cong) 濱河濕地公園開始種樹。

  此後,經多方征詢專(zhuan) 家意見,援藏工作組總結出大苗、大坑、大水、深埋踏實“三大一深”栽植方法,從(cong) 2008年起,南木林在全縣實施三年造林綠化工程行動,通過加強後期管護,樹木成活率達到80%以上。

  截止到2024年,該示範區累計投資2億(yi) 多元,完成造林4萬(wan) 畝(mu) ,栽植苗木200萬(wan) 株,建設綠色走廊林網、水渠100公裏,成為(wei) 西藏自治區“兩(liang) 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啟動地和示範點。

  援藏工作,既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

  援藏工作組在恰熱村建設890畝(mu) 苗圃基地,培育優(you) 質苗木;引導艾瑪鄉(xiang) 柳果村成立營造林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培養(yang) 和輸出植樹、管樹技術人才。2022年,濰坊第八批援藏工作組深化“實職化”使用,力推生態援藏由“輸血”向“造血”轉變。

  經過全縣走訪,濰坊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在南木林鎮、艾瑪鄉(xiang) 等地找到了適合栽植經濟林的地塊,投資近百萬(wan) 元栽植榛子林40餘(yu) 畝(mu) ,3000餘(yu) 株平歐榛被栽植在這片高高原上。

  第一年,成活率達到90%以上,第二年,榛子林開花結果了。據測算,40畝(mu) 榛子林進入盛果期後每年將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10萬(wan) 元。

  千裏魯藏情,格桑花更豔。從(cong) 戈壁荒灘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22年來,一批批山東(dong) 濰坊援藏幹部帶動了農(nong) 牧民就業(ye) 增收,促進了南木林縣一二三產(chan) 融合發展。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