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歡迎過“兩路”通車,修過宇拓路,多布傑講述今昔——拉薩的變化在“路”上

發布時間: 2024-09-02 09:15:00 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西藏日報四川日報川藏線聯合報道組

  “當時我7歲,跟著大人走上街頭,第一次看到了大卡車,看到了‘金珠瑪米’。”盡管時間久遠,多布傑老人已經記不清當天他在街頭幹了些什麽(me) ,但當時人頭攢動、歡欣鼓舞的景象深深印刻在他的記憶裏,也在他的心裏埋下了一粒種子。

  1954年12月25日,川藏、青藏公路像雄鷹飛越了高山、駿馬跨越了溝壑,同時通車拉薩。當天,布達拉宮前,數萬(wan) 名各族同胞載歌載舞,爭(zheng) 相把一條條潔白的哈達獻給築路勇士。

  現年77歲的多布傑說起當時的情景,十分動情。

  8月初,報道組一行來到拉薩市城關(guan) 區,專(zhuan) 程采訪一位見證拉薩城市變遷、參與(yu) 交通建設的老幹部。

  走進小區,一棟棟兩(liang) 層小樓整齊排列,周圍綠樹成蔭、花香四溢。多布傑老人站在家門口迎接我們(men) 的到來。

  老人精神矍鑠,瘦瘦高高,一頭銀發,穿著幹淨的白襯衫。退休時,他是拉薩市交通運輸局黨(dang) 組書(shu) 記。

  老人引著我們(men) 步入客廳,牆上掛著兩(liang) 幅拉薩城區照片,大家駐足觀看,一新一舊,形成了鮮明對比。

  多布傑老人告訴我們(men) :“這幅新一些的照片是2000年後拍的,拍攝的是中心城區,和現在區別不大。但與(yu) 這張老照片對比,拉薩的城市麵貌、交通狀況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70年前,所謂的拉薩城,就是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周圍的八廓街。我現在居住的地方當時還是荒郊野地。”跟著多布傑老人的回憶,我們(men) 仿佛看見昔日拉薩的模樣。

  “兩(liang) 路”建成通車,結束了西藏沒有現代公路的曆史,架起西藏同祖國各地聯係的“金橋”,糧食、種子、化肥、工業(ye) 設備、日用百貨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雪域高原。

  1964年,西藏自治區成立前夕,多布傑17歲。當年,拉薩開始修建市區第一條柏油馬路,也就是現在的宇拓路,多布傑是其中的一位築路工人。

  當時的拉薩,主要街道是八廓街和圍繞八廓街修建的幾條小巷,整個(ge) 城市沒有一條像樣的馬路。

  隻有幾百米的宇拓路,想要修建好,難度卻很大。雖然川藏、青藏公路已經通車,物資保障比以前豐(feng) 富了很多,但修路依舊缺少機械設備。

  “沒有壓路機,我們(men) 就用鐵皮做成滾筒,裏麵澆上水泥,人拉著走。”多布傑說,“雖然條件艱苦,但一天有1塊2毛的工資,每個(ge) 月還額外補貼14斤糌粑。居委會(hui) 一動員,居民參加建設的積極性非常高。”

  短短的宇拓路,是拉薩城市道路建設的起點,也是拉薩市民感受現代城市氣息的發端。建成後的宇拓路,西頭是拉薩第一家商場“大禮堂商場”,為(wei) 拉薩百貨的前身;中段有拉薩第一家理發店“人民理發店”;東(dong) 頭是拉薩第一家藏醫院……一條馬路,為(wei) 市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生活保障。

  1972年,多布傑被單位選派到重慶建院(現為(wei) 重慶交通大學)學習(xi) 。他第一次坐著解放牌卡車,走出了西藏,順著青藏公路,來到西寧,又走到寶雞,一路輾轉,到達學校。雖然山高路遠,幾經波折,但多布傑說:“不覺得辛苦,而是一種興(xing) 奮,想著要學有所成,回報家鄉(xiang) 。”

  待學成歸來,多布傑先後當過車間主任、廠長,又在拉薩市住建局、國土局、交通局等單位工作,參與(yu) 了更多拉薩城市發展、交通建設工作。

  從(cong) “第一條柏油馬路”宇拓路到承載援藏情誼的北京路、江蘇路;從(cong) 金珠路到納金大橋、柳梧大橋;從(cong) 煙火氣十足的社區小巷到串起城市主幹道的環城大道,處處能感受到交通發展帶動城市發展,城市發展也加速交通升級,最終的受益者都是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們(men) 。

  如今的拉薩,大道通衢,金橋飛架,從(cong) 東(dong) 到西一條環城路打破了城市發展的交通瓶頸,串聯109國道、318國道、561國道、拉林高等級公路及S5拉薩至山南快速通道,環城路奠定了構建以拉薩為(wei) 中心的“3小時綜合交通圈”和繞拉薩市區一圈最快不到2小時的“2小時經濟圈”基礎,形成環拉薩城區“東(dong) 西貫通、四麵暢通”的城市快速環線交通體(ti) 係,城市的每個(ge) 功能片區聯通起來。

  目前,國務院即將批複《拉薩市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2021—2035年)》,新版城市總體(ti) 規劃構建了“兩(liang) 屏護一脈、三帶聚一心”國土空間總體(ti) 格局,以沿青藏線城鎮發展帶、沿川藏線城鎮發展帶、沿雅江生態城鎮發展帶引領拉薩城市節約集約發展。“兩(liang) 路”為(wei) 基礎,完善的交通脈絡為(wei) 起點,拉薩的城市建設將更加燦爛輝煌。

  在剛剛過去的拉薩雪頓節,多布傑老人和家人一起自駕318國道。走在平坦寬闊的大道上,目睹了沿線群眾(zhong) 生活富裕、幸福安康,觀賞了西藏的山清水秀、風和日麗(li) ,多布傑說:“以前我總想著這樣的場景,但現在,我就生活在這一幅幸福美滿的畫卷中。”(記者:王香香 馬國英 薛萍 周輝 根秋多吉 蘭(lan) 珍 彭琦 張思雨 琅珍)

(責編: 李雨潼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