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係列主題首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了解到,上半年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持續向好,農(nong) 牧民收入持續增長,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長8.4%,穩產(chan) 保供能力穩步提升,防返貧底線守得更牢,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勢頭良好,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動力,鄉(xiang) 村建設治理穩步推進。
據自治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新聞發言人介紹,西藏堅持把增加農(nong) 牧民收入作為(wei) “三農(nong) ”工作的中心任務,持續抓好“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把保障糧食安全特別是青稞安全作為(wei) 治邊穩藏的重要舉(ju) 措,確保全區糧食等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通過就業(ye) 帶動、消費促動、項目拉動等挖掘增收潛力,不斷拓寬農(nong) 牧民增收渠道。各級各部門堅持“守底線、增動力、促振興(xing) ”協同推進,聚焦增強脫貧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建立常態化幫扶機製,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堅持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強化主體(ti) 培育、產(chan) 業(ye) 管理、融合發展,持續做好“土特產(chan) ”文章,打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礎。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分別達到9個(ge) 、6個(ge) 、28個(ge)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項目已基本覆蓋農(nong) 牧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上半年,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總產(chan) 值達38.82億(yi) 元,同比增長21.27%;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實施好技術創新,運用好改革法寶,聚焦農(nong) 牧區改革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開展實踐探索和製度創新,不斷提高農(nong) 牧業(ye) 發展效益。堅持學習(xi) 運用“千萬(wan) 工程”經驗,建設高原和美鄉(xiang) 村,推動鄉(xiang) 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全麵提升。今年計劃實施的300個(ge) 高原和美鄉(xiang) 村已全部開工建設、完工30個(ge) ,已完成戶廁改造2萬(wan) 座,農(nong) 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提升,群眾(zhong) 生活習(xi) 慣持續好轉,村莊衛生環境不斷改善。
新聞發言人表示,總體(ti) 來看,上半年西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持續向好,但也要看到,農(nong) 牧業(ye) 科技支撐能力有待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需進一步提升,鞏固銜接工作還存在短板,影響全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高質量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下一步,將聚焦農(nong) 牧民收入持續增長,對標對表補短板,精準發力提質效,全力以赴搶進度,深入實施糧油大麵積單產(chan) 提升行動和擴草增畜行動,落實好防災減災措施,持續鞏固和完善農(nong) 村基本經營製度、深化土地製度改革,加強鄉(xiang) 村建設任務跟蹤調度,持續鞏固拓展人居環境整治成果,不斷推動全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