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耕耘在雪域 桃李遍高原——西藏教師的執教故事

發布時間: 2024-09-11 08:51:00 來源: 新華社

  今年9月10日是第40個(ge) 教師節。帶來先進理念和豐(feng) 富經驗的援藏教師、走出校園躊躇滿誌的研究生支教團、紮根高原的本地教師……西藏的教師們(men) 迎來了自己的節日。他們(men) 在高原上並肩奮鬥,用智慧和熱情帶學生們(men) 走向廣闊天地,也收獲來自學生們(men) 的感動。

  援藏教師:請纓出征,肩負使命

  “庫侖(lun) 定律和萬(wan) 有引力定律雖然分屬電學和力學,但高中階段它們(men) 都滿足平方反比定律。”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新學年的物理課上,北京市第10批“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錢誌華把兩(liang) 個(ge) 定律公式寫(xie) 在黑板上。

  “看到學生目光炯炯我就知道,孩子們(men) 理解到、享受到了!”他說。


8月28日,錢誌華在教室上課。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錢誌華是北京市第五中學教師,去年主動向學校請纓來到拉薩。帶著學校老前輩的教誨,他把定律轉化為(wei) 學生們(men) 聽得懂的故事,用業(ye) 餘(yu) 時間給孩子們(men) 逐個(ge) 過“計算關(guan) ”,冒著高原反應到日喀則市吉隆、仲巴等縣送教下鄉(xiang) ……10日,錢誌華獲得

  拉薩市優(you) 秀教育援藏人才榮譽稱號。

  2016年啟動“組團式”教育援藏以來,17個(ge) 對口支援省市已累計派出2100餘(yu) 人次教育援藏人才以組團方式對口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學校。

  今年是錢誌華援藏的第二年,上周課後,學生羅布赤美代表全班提問:“老師,您能不能不回北京了啊?”

  “這說明孩子們(men) 是認可我的。”學生說出這樣的話,讓錢誌華十分感動。他說,利用知識和技能在崗位上做出成績,是援藏老師的使命。

  研究生支教團:青春作伴,躊躇滿誌

  6日,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的1100多名高一新生,紛紛從(cong) 藏北老家那曲來校報到。新生和家長們(men) 提著大小包裹,熱切地在報到處提交材料、領取生活用品。


9月6日,中央民族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侯宇航(右)為(wei) 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報到新生發放生活用品。(嘎瑪曲宗 攝)

  迎接新生的教師隊伍裏有一批年輕人,他們(men) 來自中央民族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5名成員剛剛畢業(ye) 走出校園,將承擔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高一年級數學、英語、生物、音樂(le) 等學科教學工作。

  “學長學姐說,學生渴望卻不敢表現自己,需要多鼓勵。”音樂(le) 教師侯宇航早已向往屆研支團成員詢問注意事項,並製定了自己的教學計劃。“那曲學生很有音樂(le) 天賦,他們(men) 喜歡傳(chuan) 統民族歌曲和現代說唱。我想幫他們(men) 更好地掌握樂(le) 理知識。”他說。

  研支團提前一個(ge) 多月到校。盡管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到藏後也接受了係統培訓,但麵對教學工作,英語教師楊雯迪還是感覺壓力不小。

  “高二和高三開學早。我們(men) 一邊適應高原環境,一邊通過聽課、代課和教研,以及向前輩請教,盡快提升業(ye) 務能力。”楊雯迪說,“這幾天走進教室,各班都出了教師節題材的黑板報;還有同學送給我親(qin) 手做的卡片,上麵寫(xie) 著感謝的話。我要加倍努力,不辜負學生的信任和喜愛。”

  本地教師:紮根高原,無悔選擇

  “一個(ge) 個(ge) 活潑的小可愛蹦跳著向我們(men) 走來,一天的忙碌就開始了。”

  林芝市米林市小學開學以來,副校長曾潔一麵分管德育、一麵負責一年級語文和三年級音樂(le) 教學,忙得不可開交。


9月3日,林芝市米林市小學副校長曾潔為(wei) 學生上課。新華社記者沈曉朦 攝

  曾潔是

  全區各級各類學校9萬(wan) 餘(yu) 名教職工中的一員。

  因父母工作調動,生於(yu) 四川自貢的她初中就來到西藏讀書(shu) 。2013年從(cong) 拉薩師範高等專(zhuan) 科學校畢業(ye) 後,曾潔來到米林,最初在裏龍鄉(xiang) 小學任教。她給調皮的男孩清理過傷(shang) 口,教牧區少女使用護理用品;孩子們(men) 也把曾潔當成姐姐,無話不談。

  “一開始孩子們(men) 漢語不好,我藏語不好;但長期相處中,我的藏語聽力和簡單會(hui) 話已經沒有問題,孩子們(men) 的漢語也越來越好。”曾潔說,畢業(ye) 時,師生們(men) 哭成一團。

  教師節前夕,不少已經畢業(ye) 的學生聯係曾潔。看到學生走出高原開闊眼界,又立誌建設家鄉(xiang) ,她感慨不已。聽到這些已上大學的孩子談天說地,講起自己的見聞、生活和理想時,曾潔眼中閃光。“每當這時,我都更愛我的職業(ye) 一分,無悔於(yu) 自己的選擇。”她說。

(責編: 周晴晴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