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成都山地所召開十九大科技創新專題學習研討會

發布時間:2018-01-05 13:51:00來源: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月3日,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yu) 環境研究所召開十九大科技創新專(zhuan) 題學習(xi) 研討會(hui) ,結合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關(guan) 於(yu) 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等重大部署,謀劃研究所未來發展。成都山地所及其各職能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全體(ti) 在所研究員參加會(hui) 議。會(hui) 議由所長文安邦主持。

文安邦作題《對標生態文明建設主戰場、立足特色所試點建設、謀劃山地所升級版》主題報告,詳細解讀了十九大報告中與(yu) 成都山地研究密切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大戰略與(yu) 山地災害、山地環境、山區發展研究領域關(guan) 聯緊密,成都山地所在這些領域已有五十年的學科積澱。文安邦指出,進入新時代,成都山地所要敢於(yu) 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適應新要求。麵向未來,我們(men) 要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對標生態文明建設主戰場,開展更加係統深入的山地科學建設頂層設計與(yu) 發展戰略謀劃,科學製定“山地所升級版”發展路線圖,全麵提升認知山地科學能力,積極適應新時代國家發展需求,科技支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山區發展安全,有效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會(hui) 議還通報了特色所試點建設和防災減災創新研究院籌建前期工作進展。

與(yu) 會(hui) 人員圍繞成都山地所未來發展和創新研究院籌建等進行了熱烈深入的研討。研究員喬(qiao) 建平建議成都山地所應更準確把握國家科技需求,立足於(yu) 學科優(you) 勢和人才基礎,謀劃未來發展;研究員鄧偉(wei) 認為(wei) 主題報告是結合十九大精神進行深入思考後提出的成都山地所發展思路,體(ti) 現了新理念新謀劃,並建議要堅持“山地科學”的旗幟、堅持研究所的特色和優(you) 勢;研究員程根偉(wei) 以“舉(ju) 旗抓綱,自強有為(wei) ”八個(ge) 字建言研究所要堅持發展山地科學,抓住創新研究院的“綱”,練內(nei) 功、做大做強成都山地所。與(yu) 會(hui) 研究員和部門負責人還圍繞聚焦國家重大科技需求、謀劃重大項目、建設重要平台、培養(yang) 人才隊伍,重點是青年骨幹人才培養(yang) 等方麵提出了建議,希望成都山地所領導班子進一步調動發揮全所職工的積極性和智慧,共同推進研究所新一輪的創新發展。

文安邦與(yu) 會(hui) 人員提出建議表示感謝,並指出,在2018年伊始召開這樣一次別開生麵的學習(xi) 研討會(hui) ,就是希望大家圍繞成都山地所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謀劃升級版建設踴躍發言、獻計獻策,這對下一步開展更深層次的發展戰略研討和規劃製定將起到

極為(wei) 重要的作用。會(hui) 後會(hui) 將梳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加強戰略研討、凝聚智慧,共謀成都山地所發展藍圖。

會(hui) 議現場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為貧困地區插上“扶智”的翅膀

    再次踏上歸鄉路,透過車窗,海春喜難掩激動之情,一邊感慨家鄉的變化、一邊熱情地向同事們介紹這方腳下的熱土——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被同事們稱為“海博士”的海春喜,是一名地道青海人,一名80後工學博士,也是兩...[詳細]
  • 2018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有望創曆史新高

    新的一年,中國航天發射大幕即將拉開,並有望創下一個新發射紀錄。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2018年該集團將實施以長征五號發射、嫦娥四號探月和北鬥衛星組網為代表的35次宇航發射任務——相比2016年我國創下22次的航天發射記...[詳細]
  • 中國的科技崛起並不意外

    中國的科學技術崛起將給全球科技創新帶來積極影響,歐盟應該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在全球化和多極化的趨勢下,科學知識及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正在不斷增加。盡管美歐依然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傳統領導者,但中...[詳細]
  • 支付寶認錯說明了什麽

    互聯網的產品設計需要“以用戶為中心”,互聯網的安全保護同樣需要“以用戶為中心”這兩天,支付寶用戶個性化年度賬單引發輿論熱議。在生成這個賬單之前,支付寶在不顯眼處默認勾選“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選項,既可以“直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