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大數據要充分利用,但更要保護用戶隱私

常亮 發布時間:2018-01-08 10:5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全球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一個(ge) 巨大進步是一切活動都在往移動互聯網這個(ge) 舞台上轉移。所有社會(hui) 活動、金融交易等都在網絡上留下了痕跡或者說有跡可循。由此帶來的進步是革命性、曆史性和顛覆性的。

通過對人們(men) 在網絡上留下的印記進行采集、挖掘、提煉與(yu) 分析,可以分析出背後許多經濟金融文化等有巨大價(jia) 值的東(dong) 西。思想支配行動,行動又反映思想。從(cong) 網絡上的留印行動中挖掘分析後就可以基本得出其思想所在,從(cong) 網絡上對一個(ge) 主體(ti) 各個(ge) 方麵留痕進行大挖掘、大計算、大分析基本就可以摸清楚預測出來這個(ge) 主體(ti) 想要什麽(me) ,需求何在?這就可以分類施策、細分客戶、精準營銷。這個(ge) 商業(ye) 價(jia) 值是無限的。

此前,馬雲(yun) 曾講過,大數據、雲(yun) 計算誕生以後,經濟或可以進入到計劃經濟體(ti) 製裏。計劃經濟與(yu) 市場經濟都是配置資源的手段。計劃經濟之所以比市場經濟在效率等方麵低、弊端多,不在於(yu) 計劃經濟體(ti) 製本身,而在於(yu) 沒有技術等手段與(yu) 能力來實現計劃經濟的高效性與(yu) 準確性。現在有了網絡,有了網上大數據的積累,有了雲(yun) 計算,或給計劃經濟以重新複活的機會(hui) ,給了計劃經濟體(ti) 製優(you) 越性以證明的機會(hui) 。插上大數據、雲(yun) 計算翅膀的計劃經濟或比市場經濟更加高效,更加精準,對市場的周期性破壞或就此消失。

這就是所說的大數據是一座大金庫的原因。不過,這個(ge) 大金庫要充分挖掘與(yu) 發揮出來的話,一個(ge) 大前提是要對大數據進行充分采集、挖掘、整理、甄別、分類、分析等。這個(ge) 大數據中包括你我他幾乎全部在網絡上的百姓民眾(zhong) 消費者。也就是說,每一個(ge) 在網絡上留下印記即數據的你我他都是被分析的對象。這就牽扯到另一個(ge) 問題:隱私保護問題。

近期,用戶在查閱自己的支付寶年度賬單時默認勾選“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這件事引起一陣波瀾,螞蟻金服也回應道歉了。無論處於(yu) 什麽(me) 好意,默認勾選“同意”肯定是不合適的。不過,從(cong) 這件事中的一些爭(zheng) 論反應看,確實存在著一些對大數據在采集使用與(yu) 隱私保護上的較大偏差甚至是糊塗認識,需要以理性的思考予以梳理厘清。

隻要你在網絡上留下了印記即數據基本上沒有隱私可言。即使線下交易也基本如此。例如:過去你到銀行辦理存款貸款匯款,你到房管所辦理房子登記過戶,你到派出所辦理戶口入戶遷移,你辦理入學入托上大學等等都要登記家庭、身份證、電話等基本情況與(yu) 信息。現在在網絡上同樣如此。隻要存在這些情況,你的信息或者隱私就已經裸露出來了。

這裏一個(ge) 關(guan) 鍵問題必須甄別清楚,每一個(ge) 人在網絡積累的大數據不讓采集挖掘分析使用可能是做不到的。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使用?在於(yu) 使用後一定要為(wei) 客戶的隱私以及普通信息數據保密。保密,是問題的關(guan) 鍵所在。隻要有交易,就一定要使用你的數據。比如,你有貸款信用需求,這個(ge) 金融交易一定要充分使用你的數據信息的。關(guan) 鍵在於(yu) 使用以後,不能泄露給第三方。所謂的保護隱私數據,主要的問題就在這裏。

非金融信用業(ye) 務也有保護數據信息隱私問題。你去一個(ge) 網站注冊(ce) 、你想使用共享單車都需要注冊(ce) 相關(guan) 信息數據的。注冊(ce) 這些數據信息以後,你不能說不讓網站等挖掘使用你的數據信息,注冊(ce) 時也等於(yu) 是一種交易,除非你不注冊(ce) 。關(guan) 鍵問題還在於(yu) ,網站、共享單車等使用客戶數據後,一定要為(wei) 客戶保密。

這裏麵牽扯第三方使用數據如何辦的問題。我個(ge) 人認為(wei) ,牽扯所有經濟體(ti) 的金融信用數據問題,各大平台包括央行在內(nei) 都可以共享信用等級數據。目的在於(yu) 形成一種“有信走遍天下,無信寸步難行”的社會(hui) 氛圍與(yu) 高壓態勢,使有信用者得以提倡褒揚,無信用者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全社會(hui) 形成:信用貴如金子,無信恥辱透頂,這才能形成信用的正向激勵機製。

第三方使用其他數據,網站等平台應該通過協議約束征得被采集人的同意。同樣,必須有約束條款,第三方也必須為(wei) 客戶數據信息保密。

總之,大數據這座金礦必須充分利用使用與(yu) 挖掘開采,不能造成大數據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同時,使用以後關(guan) 鍵在於(yu) 要保護好被采集數據者的數據信息以及隱私。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17年度“國家三大獎”即將揭曉 曆屆“最高獎”給了誰

    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即將召開。這是繼2017年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製度改革的方案》(簡稱《方案》),獎勵大會“變臉”後首次與公眾見麵。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詳細]
  • 2017年人工智能帶火了哪些詞

    guok8135_b.jpg
    2017年,人工智能熱度不減,顯然會繼續紅到2018。它收獲了一批真愛粉,大談人工智能大法好;也有一群黑粉,對未來人機關係頗為憂慮。近日,騰訊瀏覽指數基於TBS平台用戶的瀏覽、搜索等數據,對關鍵詞做科學的加權計算得出綜合熱...[詳細]
  • 2018年的腦科學,要研究什麽

    人腦可謂人體最複雜、最神秘的器官,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也不過才揭開其奧秘的冰山一角。21世紀是腦科學時代。為了進一步了解大腦,監測大腦活動的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已在學術界和商業界掀起一股淘金熱。《科學美國人》雜誌在...[詳細]
  • 我國農村中學科技館突破500所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獲悉,2017年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廣募社會資金,全年新建241所農村中學科技館,累計保有量達到539所。據了解,2012年在中國科協支持下,基金會從企業募集資金2000萬元,創建並開始組織實施農村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