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迄今最詳細銀河係射電地圖繪成

陳超 發布時間:2018-01-31 11:19:00來源: 科技日報

日本國立天文台近日公布,他們(men) 聯合眾(zhong) 多大學的科學家實施名為(wei) FUGIN的計劃,通過為(wei) 期1100小時的大規模銀河係觀察,成功繪製出迄今最大、最詳細的銀河射電地圖,精度比目前的銀河係地圖提高了3倍。

在該圖中,可以查到從(cong) 銀河係整體(ti) 到連接各個(ge) 星球誕生的分子雲(yun) 核心結構,以及星際物質結構。此外,還能發現目前其他地圖上難以辨別的多數絲(si) 狀結構。這對了解星球誕生具有重要作用。

由於(yu) 大型望遠鏡視野狹窄,小口徑望遠鏡分辨能力較低,觀測銀河係難以同時捕捉從(cong) 其規模結構到星球誕生材料分子氣體(ti) 的進化情景,因此要理解星球如何誕生、在何處誕生的問題尤為(wei) 困難。FUGIN計劃是利用比目前觀測能力提高10倍的FOREST接收器,繪製最大規模和最詳細銀河係射電地圖的計劃。

從(cong) 2014年至2017年,研究人員利用野邊山宇宙射電觀測所的45米射電望遠鏡,不僅(jin) 觀測到分子氣體(ti) 分布和運動情景,還觀測到其溫度和密度等性質,還同時觀測到12CO、13CO、C18O三種一氧化碳同位素分子。此外,從(cong) 銀經12°—22°範圍的觀測數據中,發現了至今未被認識的巨大分子絲(si) 狀結構;在M17及W51等星形成區域附近,發現了多數絲(si) 狀結構。這些結構有助人們(men) 了解分子雲(yun) 是如何收縮的,解開星球誕生之謎。

FUGIN計劃製作的射電地圖預計將於(yu) 今年6月向社會(hui) 公開。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