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你考慮過手機電池的感受嗎

李禾 發布時間:2018-02-06 10:11:00來源: 科技日報

  很多人發現,使用一些日子後,手機電池充電越來越快,待機時間卻越來越短。為(wei) 了讓自己的手機電池更耐用,很多人選擇求助於(yu) 網絡,照著“如何延長電池續航能力”的小貼士上說的方法做。可你知道嗎?網上很多充電方法都是錯誤的,這麽(me) 多年你一直在被坑。

電量要完全耗盡後再充電?

不行!“深度放電”會(hui) 損傷(shang) 電池

以前有種說法,電池有記憶功能,必須等手機電池電量完全耗盡後再給手機充電到100%,否則電池就會(hui) “記住”需要充電的比例,使得電量還沒有用多少就需要充電,而且充電也不會(hui) 充滿。

“現在智能手機使用的都是鋰離子電池,鋰電池技術和結構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手機電池電量完全耗盡後再充電是錯誤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龍頭企業(ye) 、天能鋰電電芯研發工程師王永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電量完全耗盡即所謂的“深度放電”,可能會(hui) 對電池內(nei) 部材料結構產(chan) 生不可逆的影響,縮短電池壽命。

充電時,正鋰離子從(cong) 正極“跳進”電解液裏,“爬過”隔膜上彎彎曲曲的小洞,“遊泳”到達負極,與(yu) 早從(cong) 正極跑過來的電子結合在一起;放電時正相反。畢業(ye) 於(yu)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材料科學與(yu) 工程係的張華博士打了個(ge) 比方:不管是放電還是充電,鋰離子都要從(cong) 原來的結構中脫身,有點像從(cong) 一個(ge) 房間搬運一堆東(dong) 西到另一個(ge) 房間。因此,對電池壽命的認識,要建立在對電池結構認識的基礎上。

也就是說,在充放電過程中,每一次參與(yu) 運動的鋰離子越少,對結構的破壞越小;每一次參與(yu) 運動的鋰離子跑得越慢,對結構的破壞越小。如果鋰離子跑得差不多了,還要“深度放電”,持續從(cong) 裏麵抽取鋰離子,對電池就會(hui) 有損傷(shang) 。

電量充滿要馬上結束充電?

不必!電池都有“過充防護”

網傳(chuan) 在給手機充電時,電量充到100%就要馬上結束充電,否則會(hui) 損害電池壽命。

對此,王永剛表示,不用太過擔心。鋰電池一般都設有“過充防護”,當電池快被充滿時,就會(hui) 自動轉換成涓流充電,即充電非常慢而且電流也非常小,當電量在充滿後就會(hui) 自動斷電,不會(hui) 繼續過量充電,所以一次衝(chong) 到100%不會(hui) 產(chan) 生太大影響。

很多人喜歡睡覺之前給手機充一夜的電,對此,王永剛說,晚上開著手機也會(hui) 有電量損耗,而且消耗了多少電量,充電器就會(hui) 繼續小電流給手機充滿。“不過如此長時間循環,對電池壽命會(hui) 有一定影響。”

零星充電會(hui) 損害電池?

錯誤!“淺充淺放”對電池有益

“一般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可達到幾百次充放電循環,這裏的充放電循環指將電量用光後再充滿的過程,而不是指電池插上充電器再拔掉就算1次。”王永剛說,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淺充淺放”,即零星時間充電,這樣對正負極材料的結構影響較小,反而不會(hui) 影響壽命。“所以,我們(men) 通常強調,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要淺充淺放,不要挑戰電池的‘極限’。”張華說。

相關(guan) 鏈接

這些做法也影響電池壽命

用非原裝充電器充電 不同型號的手機都有各自配套的充電器,用非原裝充電器,可能會(hui) 因所使用的充電器電流偏大,對電池性能產(chan) 生不可逆的影響。

一邊充電一邊用手機 打電話、玩遊戲、看視頻等都是大電流消耗,充電器提供的電流是小於(yu) 手機消耗電流的,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需要從(cong) 電池輸出電流。也就是說,此時電池不是在充電,而是在放電,甚至會(hui) 使電池容量快速“枯竭”。鋰電池壽命與(yu) 充放電循環次數密切相關(guan) ,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電池快速在充、放電兩(liang) 種狀態不斷切換,將影響電池使用壽命。

將手機放在高低溫環境中 由於(yu) 電極在電解液中的不穩定性,每次充放電時,電池的兩(liang) 個(ge) 電極就會(hui) 發生化學反應,進而活性物質被消耗,轉為(wei) 電能的化學能減少,電池容量下降。而環境溫度過高,會(hui) 加速電池的化學反應和“自放電”,降低電池容量;零度以下的低溫也會(hui) 對電池結構帶來負麵影響,甚至是永久損傷(shang) 。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納米緩釋技術可大幅減少農藥用量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岩研究員課題組,研製出一種以多孔碳酸鈣為載體的納米緩釋農藥,可顯著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用量,降低農藥引發的農業麵源汙染,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 北京試點京津冀手機互刷交通卡

    繼2017年底北京市公共交通全麵實現支持“京津冀互通卡”後,從今年2月1日開始,北京進一步試點推行“京津冀手機互通卡”,用戶可憑借一部手機乘坐北京公交、地鐵以及京津冀區域等全國互聯互通城市的指定公共交通線路。[詳細]
  • 被授權泛濫 個人信息保護咋管

    在剛剛結束的達沃斯論壇上,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教授SirAngusDeaton和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進行了一場關於人工智能和隱私治理的討論,討論的焦點直指當下互聯網企業過度收集用戶信息、侵犯用戶隱私的行...[詳細]
  • 微博熱搜"變臉"重啟

    在暫停運營一周後,微博熱搜榜、熱門話題榜等在上周末晚間恢複上線。與過去明星娛樂八卦、十八線網紅等營銷意味濃烈的熱搜“霸榜”不同,全新的“微博熱搜”新增了“新時代”板塊,買不到的春運火車票、叫停自帶菜品的海底撈以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