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hui) 開幕式表演更像是關(guan) 於(yu) 中國的曆史課,而這次的表演則是中國主題的科幻電影,通過它,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
“非常棒,表演展示的是當代中國的縮影,通過科技手段讓大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一個(ge) 活力四射的中國,我很期待4年後報道北京冬奧會(hui) 。”
這是兩(liang) 位外國記者對韓國平昌冬奧會(hui) 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鍾”演出的評價(jia) ,代表了很多觀眾(zhong) 的共同的看法和感受,也道出了該演出的導演張藝謀的“初心”。
作為(wei) 中國最優(you) 秀的電影導演之一,張藝謀數度結緣奧運,執導過雅典奧運會(hui) 閉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鍾”、北京奧運會(hui) 開閉幕式,在舉(ju) 世矚目的奧運舞台上,向世界展現中國風采。當平昌冬奧會(hui) 閉幕式“北京八分鍾”導演的擔子“壓”在他肩頭的時候,68歲的張藝謀再次披掛上陣,為(wei) 國出征,帶領團隊開始了為(wei) 藝術呈現“北京冬奧”和“中國”而努力創作,並從(cong) 一開始就遵循“大道至簡”的邏輯,追求“簡約”“純粹”的表現風格。為(wei) 此,他不僅(jin) 實現了創作理念的創新,而且空前地調動和使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內(nei) 的最新銳的現代科技,使其成為(wei) 藝術表現的核心手段之一,營造了如夢如幻藝術氛圍,向全世界詮釋了唯美中國的別樣魅力。
分分秒秒如夢如幻
每一秒都是流淌的詩意、都是流動的音符、都是生動的畫卷。這是“北京八分鍾”給很多觀眾(zhong) 的直觀感受。隨著《歌唱祖國》背景音樂(le) 響起,在兩(liang) 位“熊貓隊長"的帶領下,24名輪滑演員身著發光衣平均分兩(liang) 組從(cong) 舞台兩(liang) 邊向中心滑動,而躍動的彩色線條隨著他們(men) 滑動的軌跡延伸。舞台正中央呈縱向排列著的是24個(ge) 各載著“冰屏”的智能機器人,它們(men) 整齊劃一地呈現並變換著相同色彩的線條等幾何圖案。
接著,舞台地麵巨型屏幕快節奏地變換著各類圖案,時而色彩斑斕、時而燦若星河。“冰屏”變換著隊形,錯落有致,而“熊貓隊長”領著輪滑隊員做出滑雪或者滑冰的姿勢,敏捷地在“冰屏”間穿行,追隨著他們(men) 輪滑軌跡的線條不時變換著顏色,並組成不同的圖案,演繹出冰球、冰壺等冬奧項目和“中國結”“長城”等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符號。與(yu) 此同時,“冰屏”陣列如絲(si) 帶般飄動,它們(men) 都同時呈現鳥巢、國家大劇院等北京文化地標。
接下來,激動人的一幕出現了:輪滑隊員的腳下先後“畫”出線條飄逸的五彩祥龍和華美絢麗(li) 的鳳凰圖案。而“冰屏”展示的是飛奔的高鐵、飛架的橋梁、翱翔的C919大飛機和凝視宇宙的中國“天眼”射電望遠鏡等中國近年來驕人的科技成就。隨著光影再次變化,“冰屏”組成圓形,同步播放著世界各國兒(er) 童的笑臉,而“地球”在圓環正中心旋轉。輪滑隊員在“冰屏”外側(ce) 滑動,組成同心圓。隨後,舞台光影加速旋轉,在正中央幻化成一個(ge) “互聯網隧道”的入口,“熊貓”隊長化身信使,穿越由光影組成的隧道。接著,一段影片描述信使飛回北京等中國各地,收集各行各業(ye) 的中國朋友的“邀請”,同時,新時代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在影片中一一呈現出來。之後,“熊貓”信使從(cong) “互聯網隧道”回到平昌冬奧會(hui) 閉幕式現場,向世界發出“2022相約北京”的邀請。
熊貓隊長成科技精品
與(yu) “冰屏”聯袂演出的是動感、時尚的輪滑隊員,其中高達2.35米的領滑隊長頗為(wei) 引人矚目,是演出的焦點和亮點。
這一方麵在於(yu) 其憨萌可愛的“熊貓”人偶造型,代表了享譽海內(nei) 外的中國經典形象;另一方麵在於(yu) 他們(men) 是串起整個(ge) 表演的一條“紅線”,不僅(jin) 領銜演出,而且作為(wei) 信使,完成了“互聯網隧道”穿越,溝通了場內(nei) 與(yu) 場外、北京與(yu) 平昌,並向全世界表達了“2022相約北京”的邀請。
“熊貓隊長”人偶無疑是極具智慧的創意,因為(wei) 它選取了熊貓這一最經典的中國特色文化符號,同時在形象製作上選取了具有濃鬱地方風格的四川大木偶,而參與(yu) 道具製作的劇院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川北大木偶的唯一傳(chuan) 承單位。然而,從(cong) 製作上來說,為(wei) 滿足表演要求,“熊貓隊長”實現了對傳(chuan) 統工藝的創新,是不折不扣的現代科技產(chan) 品。
據四川南充大木偶劇院院長唐國良介紹,作為(wei) 熊貓道具,“熊貓隊長”在寬廣的舞台上要醒目突出,這就要求其尺寸要高大,佩戴上發光設備。同時,作為(wei) 適合穿戴的便捷表演道具,其重量必須嚴(yan) 格控製。
為(wei) 此,製作團隊在原有的工藝基礎上不斷進行改良。在選材上先後嚐試了人造紙藤、天然白藤、竹篾條、鋁合金絲(si) 、碳纖維條、PVC仿真藤條等多種材料,進行了上百次測試,才最終確定了用鋁合金管材和碳纖維條相結合,配合上LED燈的製作工藝。最終版的熊貓道具,高2米35,而重量卻隻有10公斤。這比初期的版本輕了很多。對此,唐國良非常感慨,深切體(ti) 會(hui) 到傳(chuan) 統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也要適應時代要求,依靠現代科技成果可以把其升級為(wei) 更受歡迎、更具時代特色的高科技產(chan) 品。“沒想到大家共同努力,能做出這麽(me) 高科技、輕便、同時能達到演出效果的大道具。”他說。
智能冰屏起舞有道
“北京八分鍾”如行雲(yun) 流水、一氣嗬成。而清新飄逸、流動變換的24扇“冰屏”是達到致臻至美演出效果的核心要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寬闊的冬奧會(hui) 閉幕式舞台上,“冰屏”絕不僅(jin) 是服務於(yu) 演出的某種道具,而且是核心演出主體(ti) 之一,占據了場上全體(ti) 表演主體(ti) 的“半壁江山”。在張藝謀導演生涯中,這無疑是空前的。而“冰屏”的表現沒有讓張藝謀和團隊失望,完美地實現了“萬(wan) 象移動,自由轉換”的預期目標。
作為(wei) 場景的呈現主體(ti) ,“冰屏”是超炫的、立體(ti) 的、變幻的。作為(wei) 現代顯示技術前沿科技,“冰屏”是一種新型LED屏,其高達85%的超高光線通透率將對冰雪主題的畫質呈現提高到令人吃驚的水平。即使通過電視轉播來欣賞,“冰屏”呈現的轉播畫麵也是非常精美的,在閉幕式現場的觀眾(zhong) 自然可以得到更賞心悅目的享受。對於(yu) 4000平方米的巨型舞台和超大型的體(ti) 育場演出場地而言,“冰屏”的製作尺寸必須足夠大。據“冰屏”研發團隊負責人、深圳壹品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文藝表演項目總監黃慶生介紹,為(wei) “北京八分鍾”演出,他和團隊協力攻關(guan) ,實現了生產(chan) 工藝的升級,實現了“冰屏”製作尺寸和顯示效果的突破,獲得過國內(nei) 國際多項發明專(zhuan) 利。“這次我們(men) 做出的屏幕長度達到3米,而且屏幕中間沒有橫梁,這種工藝目前在世界上我們(men) 應該是第一家。”黃慶生這樣對媒體(ti) 說。
“冰屏”的魅力更在於(yu) 其華麗(li) 的“舞步”。絢麗(li) 的舞台之上,24扇“冰屏”不僅(jin) 協調配合,完成了自己動作編排,或組合成舞動的綢帶,或同步旋轉變換相同角度,或組合成圓環,而且還與(yu) 現場輪滑隊員、地麵屏幕顯示進行聯動表演,配合得渾然天成、天衣無縫。其背後的秘訣是載著它們(men) 翩翩起舞的移動機器人,依托的是中國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據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沈陽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動機器人事業(ye) 部總裁張雷介紹,此次表演難度很大,一方麵,機器人要做非常複雜而有藝術特點的動作,另一方麵,其運動姿態又要與(yu) 演員表演、演出音樂(le) 、地麵影像和場地燈光等的高度統一。不僅(jin) 如此,表演場地大風和低溫也給機器人的動作協調帶來不確定性。
為(wei) 確保演出效果,張雷和團隊不僅(jin) 升級了全新導航控製算法,而且對機器人通訊係統進行了抗寒、抗風測試和加溫處理,以確保所有移動機器人在演員移動頻繁、場地光照複雜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精準定位和運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解讀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編者按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27日公布“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實現星地千公裏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等成果入選。1.實現星地千公裏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墨子...[詳細] -
基因表達尚“表達”不了死者死亡時間
最近,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文章稱,歐洲科學家根據生物庫的數據分析表明,死亡引起的不同組織的基因表達變化,將可用於估計死者的死亡時間。該消息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在刑偵領域,死亡時間的確定是破案最重要的線索之一,...[詳細] -
玩轉基礎研究 短板這樣補
《國務院關於全麵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幹意見》(簡稱《意見》)近日發布,在“建設高水平研究基地”中特別提到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這讓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理事長吳玲很是振奮,“《意見》不僅對全麵加強基礎科學...[詳細] -
長征十一號火箭今年上演海上首秀
記者2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一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今年將執行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據一院長征十一號火箭總指揮楊毅強介紹,實施海上發射任務意味著我國運載火箭向新的服務領域進軍,將進一步滿足低軌道...[詳細]
- 除《步輦圖》、黃金麵具,首博文化展還有200多件罕見文物現身
- 探訪非遺蕪湖鐵畫:傳統手藝獲新生
- 變老並不悲慘 那就像夏季天黑得很慢
- 國家統計局:2017年全國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2086元
- 從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目錄看文化走出去特點
- 對話閻姝:美國為何管製天然止疼藥"卡痛"?
- 豆瓣評分從9.3降至4.2 《舌尖3》口碑斷崖式下跌
- 美國曾出品《國王的演講》的電影公司將破產
-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26個項目入圍終評
- 畫作與賣家聲明不符應撤銷買賣
- 返鄉票房成新增長極
- 《雙麵格蕾絲》:一幅悲涼哀傷的長卷
- 馬伊琍助陣《金錢世界》首映 米歇爾送元宵祝福
- 安陽發現商代晚期大型鑄銅遺址
- 白居易詩:現實關懷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