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長假,想必不少人選擇以旅遊的方式過春節。出門在外自然少不了要訂票、訂酒店,上網通過各種票務平台解決(jue) 這些已成為(wei) 多數人的選擇。海量的消費信息也在購物的同時被記錄下來,你的偏好和習(xi) 慣在不經意間就可能被他人獲知,這些數據也為(wei) 某些人提供了“便利”。
最近,微博網友“廖師傅廖師傅”自述了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曆。據了解,他經常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訂某個(ge) 特定酒店的房間,長年價(jia) 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過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價(jia) 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賬號查詢後發現,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去查,還是380元。
這是普遍現象
上述微博發出後,瞬間轉發破萬(wan) ,網友們(men) 紛紛吐槽各自“被宰”經曆。“我和同學打車,我們(men) 的路線和車型差不多,我要比他們(men) 貴五六塊。”“選好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ge) 機票,價(jia) 格立馬上漲,甚至翻倍。”“我的消費比較高,我老公消費比較低,開通不限流量服務的時候,他隻要開通88元的套餐就可以,我必須得開通138元的套餐。”……
“這樣的現象很普遍。”談及現在部分網絡公司利用大數據“殺熟”的行為(wei)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楊義(yi) 先坦言,很多企業(ye) 難以抗拒價(jia) 格差的誘惑。
經濟學中有一個(ge) 概念叫價(jia) 格歧視,通常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打出不同的銷售價(jia) 格或收費標準。
2000年,亞(ya) 馬遜的差別定價(jia) 就曾引起爭(zheng) 議。那時,一名亞(ya) 馬遜用戶反映,在他刪除了瀏覽器的cookies後,之前瀏覽過的DVD商品售價(jia) 從(cong) 26.24美元降到了22.74美元。
消息一出,如潮的譴責聲湧向亞(ya) 馬遜。後來,亞(ya) 馬遜CEO貝索斯為(wei) 此公開道歉,稱這隻是向不同顧客展示的差別定價(jia) 實驗,絕對跟客戶數據沒有關(guan) 係,一切隻是為(wei) 了測試。
危險的“懂你”
“集體(ti) 照相時你喜歡站在哪裏,跨門檻時喜歡先邁左腳還是右腳,你喜歡與(yu) 什麽(me) 樣的人打交道,有些習(xi) 慣你沒意識到,大數據或許已經發現了。”楊義(yi) 先介紹,這主要是利用了數據挖掘技術。
“形象地說,所謂大數據,就是由許多千奇百怪的數據,雜亂(luan) 無章地堆積在一起的東(dong) 西。”楊義(yi) 先說,你主動在網上說的話、發的微博微信、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被馬路攝像頭獲取的視頻、手機定位係統留下的路線圖都是大數據的組成部分。總之,每種通信和控製類設備,無論它是軟件還是硬件,其實都是獲取數據的工具。
楊義(yi) 先認為(wei) ,其實,所謂的大數據挖掘,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就是由機器自動完成的特殊“人肉搜索”而已。隻不過,現在“人肉”的目的,不再限於(yu) 抹黑或頌揚某人,而是有更加廣泛的用途,比如為(wei) 商品銷售者尋找最佳買(mai) 家、為(wei) 某類數據尋找規律、為(wei) 某些事物之間尋找關(guan) 聯等。總之,隻要目的明確,大數據挖掘就有用武之地。
“必須承認,就現實情況來說,大數據隱私挖掘的殺傷(shang) 力,已遠遠超過了大數據隱私保護所需要的能力。”楊義(yi) 先說。
對此,有網友感歎:“個(ge) 人隱私就算瞞過了枕邊人,也瞞不過互聯網公司。”
隱私保護需多管齊下
多位從(cong) 事法律工作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同一產(chan) 品針對不同消費者製定不同價(jia) 格的行為(wei) 顯然是存在問題的,商家應該及時調整價(jia) 格表。
“如果單靠技術,顯然無能為(wei) 力,甚至會(hui) 越保護就越加劇隱私的泄露。”楊義(yi) 先說,必須多管齊下。
楊義(yi) 先建議,從(cong) 法律上,應禁止以“人肉搜索”為(wei) 目的的大數據挖掘行為(wei) ;增加“被遺忘權”等法律條款,即網民有權要求相關(guan) 網絡刪除“與(yu) 自己直接相關(guan) 的信息碎片”。從(cong) 管理角度來說,應采取措施對一些惡意的大數據挖掘行為(wei) 施行監督和管控。
“另外,在必要的時候,還需重塑隱私概念。”楊義(yi) 先說,因為(wei) 畢竟隱私本身就是一個(ge) 與(yu) 民族、宗教、文化等有關(guan) 的東(dong) 西,在某種意義(yi) 上也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東(dong) 西,從(cong) 來就沒有過永恒不變的隱私,特別是當某種東(dong) 西已不可保密時,無論如何它也不該再被看成是隱私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科技廳召開2018年第一次扶貧工作專題會議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召開2018年第一次扶貧工作專題會議。會議聽取了巴音村、卻藏寺村扶貧工作匯報和青海省農村信息化服務平台應用推廣情況,安排部署了2018年科技廳聯點扶貧工作。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解源主持會議,廳...[詳細] -
科技發展築夢“智能高鐵”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表示,正在開發400公裏時速的變軌距列車、600公裏時速的下一代磁浮列車也在進行研究,未來還將在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等技術領域發力。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不斷刷...[詳細] -
用科技詮釋唯美中國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北京八分鍾”演出現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更像是關於中國的曆史課,而這次的表演則是中國主題的科幻電影,通過它,我看到了中國的未來。”“非常棒,表演展示的是當代中國的縮影,通過科技手段讓大家在一定...[詳細] -
解讀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編者按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27日公布“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實現星地千公裏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等成果入選。1.實現星地千公裏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墨子...[詳細]
- 對話閻姝:美國為何管製天然止疼藥"卡痛"?
- 腦內再殖小膠質細胞起源之謎破解
- 自動駕駛與5G並進 中國無人車2018年或將量產
- 水下監聽係統 永不休息的海底觸角
- 地球最幹沙漠發現微生物
- (企業家的新年期待)毛冰花:堅守實體經濟,堅持綠色循環發展
- 評論:人工智能時代的技術也應有"價值觀"
- 被大數據"殺熟"?最懂你的人傷你最深
- 蘋果金色iphonessX概念圖曝光:這個配色你還愛嗎
- 愛奇藝遞交IPO申請:擬融資15億美元 納斯達克上市
- 到本世紀末,70%的王企鵝可能消失
- 機器學習能重建量子係統首次證明
- 基因表達尚"表達"不了死者死亡時間
- 肝癌肺轉移早期預警網絡信號破譯
- 深層土壤對氣候變化響應或存滯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