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中國發布首部地理國情藍皮書:哪個省上學最近?

趙竹青 發布時間:2018-03-02 07:53:00來源: 人民網

中國首部地理國情藍皮書(shu) 2月28日在京發布。藍皮書(shu) 顯示,河南省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小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最小,上海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中學校區的平均距離最小。

此次發布的《中國地理國情藍皮書(shu) (2017版)》由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策劃出版,旨在為(wei) 國家和地方提供一套客觀、科學的數據和分析結果。

據了解,以藍皮書(shu) 形式出版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成果,這在國內(nei) 尚屬首次。

藍皮書(shu) 全書(shu) 近300頁,圍繞資源、生態、公共服務、區域經濟、城市發展等重大國計民生主題,從(cong) 地理空間的視角出發,借助大量的彩色圖表,係統、直觀地描述了我國地表自然資源稟賦與(yu) 利用、地表生態格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區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空間分布整體(ti) 狀況;對比了地域之間差異,在宏觀尺度上反映了生態環境與(yu) 經濟發展的關(guan) 係,以及自然要素與(yu) 人文要素的耦合程度。

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麵,藍皮書(shu) 顯示了居民“就近入學”的統計情況。在全國範圍內(nei) ,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小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2.00千米,城鎮居住小區到最近小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1.07千米,行政村到最近小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2.83千米。

從(cong) 城鄉(xiang) 整體(ti) 看,河南、江西、上海等3個(ge) 省份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小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較小,西藏、內(nei) 蒙古屬於(yu) 平均距離較大。從(cong) 城鎮角度看,河南的城鎮居住小區就近小學入學的平均交通距離最小,是最接近國家標準“小學服務半徑宜為(wei) 500米”的地區,內(nei) 蒙古最大,約為(wei) 河南平均值的3.5倍左右。從(cong) 鄉(xiang) 村角度看,各省行政村到最近小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差異較大,河南、江西的行政村到小學校區就近入學平均交通距離不足1千米,最大的為(wei) 內(nei) 蒙古,超過14千米。從(cong) 城鄉(xiang) 比較看,海南、安徽、河南、江西等省行政村平均交通距離和城鎮居住小區平均交通距離相差較小,反映城鄉(xiang) 小學教育在空間可達性上差距較小。

全國範圍內(nei) ,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中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4.89千米,城鎮居住小區到最近中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1.64千米,行政村到最近中學校區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7.83千米。從(cong) 城鄉(xiang) 整體(ti) 看,上海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中學校區的平均距離最小,最遠的為(wei) 西藏,內(nei) 蒙古、青海也屬於(yu) 平均距離較大地區。從(cong) 城鎮角度看,上海城鎮居住小區中學校區就近入學的平均交通距離最小,是最接近國家標準“城鎮初級中學的服務半徑宜為(wei) 1千米”的地區,西藏最大,是上海的6倍距離,其他大部分地區平均交通距離均在2千米以內(nei) ,總體(ti) 差距不大。從(cong) 鄉(xiang) 村角度看,上海的行政村到中學校區就近入學平均交通距離最小,最遠的為(wei) 西藏。從(cong) 城鄉(xiang) 比較看,湖南、河南兩(liang) 省城鎮與(yu) 鄉(xiang) 村到中學校區平均最短交通距離相差不大,反映城鄉(xiang) 中學教育在空間可達性上比較平衡;內(nei) 蒙古、西藏城鄉(xiang) 差距突出。

藍皮書(shu) 還分析了居民的“就醫距離”。在全國範圍內(nei) ,城鄉(xiang) 居民地到最近醫院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11.49千米,城鎮居住小區到最近醫院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4.47千米,行政村到最近醫院的平均交通距離為(wei) 17.93千米。從(cong) 城鄉(xiang) 整體(ti) 看, 北京、天津就近醫院就醫的平均交通距離最小,西藏最大。從(cong) 城鎮角度看,北京的城鎮居住小區就近醫院就醫的平均交通距離最小,湖南最大,是北京平均值的6倍多。從(cong) 鄉(xiang) 村角度看,天津的行政村就近醫院就醫的平均交通距離最小,西藏最大,是天津平均值的13倍。

據介紹,藍皮書(shu) 受眾(zhong) 麵廣,不僅(jin) 可以麵向中央、地方各級政府,以及國土測繪、環保、住建、農(nong) 林、交通、教育、衛生、文化等專(zhuan) 業(ye) 部門提供決(jue) 策參考,還可以為(wei) 經濟、社會(hui) 、管理、人口、統計、地理、生態、環境等眾(zhong) 多學科領域提供可靠數據。未來,隨著我國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的全麵開展,藍皮書(shu) 內(nei) 容還將持續修訂更新。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兩會上的“黑科技”

    隨著科技的進步,兩會不再僅僅是傳統的大型會議,兩會媒體席變成了多媒體技術的秀場,各種閃瞎眼的高科技“神器”讓人眼前一亮!2014年,集合了錄音筆、相機、手機等多種功能的穀歌眼鏡拉開兩會“黑科技”報道的序幕,功能全麵的...[詳細]
  • 他們用雙手托起北鬥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在天道酬勤的新時代,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裏,廣大科技工作者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科技創新捷報頻傳。[詳細]
  • 中國火箭海上發射將於今年"首秀"

    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於今年實施海上發射演示驗證,這有望成為我國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首秀”。近年來,近赤道、低軌道傾角衛星的發射需求日趨旺盛。[詳細]
  • 國內人工智能頂級賽事即將開鑼

    “我昨晚剛從美國回來。美國新澤西下了一場大雪,當地天氣預報說18點開始下雪,21點停止。預報結果非常準。”2月28日,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召開的首屆“AIIA杯”人工智能巡回賽新聞通氣會上,中國電科院信通所黨委書記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