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我國穩態強磁場強度今年有望創世界紀錄

張蓋倫 發布時間:2018-03-13 11:12:00來源: 科技日報

合肥科學島上,世界第二台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在運行。全國政協委員、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負責人、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匡光力12日告訴記者,目前該穩態強磁場產(chan) 生的磁場強度為(wei) 42.9萬(wan) 高斯,相當於(yu) 地球磁場的80萬(wan) 倍。“準備今年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條件,讓其磁場強度達到45萬(wan) 高斯,比肩美國的穩態強磁場裝置,達到世界最強。”

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由五台水冷磁體(ti) 、四台超導磁體(ti) 、一台混合磁體(ti) 和係列外圍實驗測量係統構成。“幾十年來,在強磁場下做出的原創成果非常多,其中有19項獲得了諾貝爾獎。強磁場條件,也被稱為(wei) 諾貝爾獎的搖籃。”匡光力說。

這一裝置中還有些獨一無二的精妙設計。比如,建成了國際上首個(ge) 掃描隧道顯微鏡—磁力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合一的組合顯微鏡,該係統安裝在20萬(wan) 高斯的超導磁體(ti) 上,可對材料進行表征研究。匡光力說,形象地講,這是將3種顯微鏡裝在針尖上。

團隊還建成了國際首創水冷磁體(ti) 掃描隧道顯微鏡係統。由於(yu) 超導磁體(ti) 提供的磁場強度不足,要想在超高磁場中探測表麵電子態,就必須要用到水冷磁體(ti) 混合磁體(ti) 。但水冷磁體(ti) 靠水流冷卻磁體(ti) ,其在運行時會(hui) 有巨大的水流震動,對原子尺度的測量來講影響很大。“我們(men) 攻克了這一難題,為(wei) 科研人員開墾了強磁場狀態下進行掃描隧道顯微鏡觀測這一‘處女地’。”匡光力表示。

去年9月,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正式竣工,通過驗收。據介紹,迄今為(wei) 止,已有170多個(ge) 用戶單位的1600多個(ge) 課題組在該裝置上開展科學研究,並已產(chan) 出若幹原創性科學成果。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2018兩會o改革新征程】澳大利亞學者:科技創新是中國新時代發展的強大動力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開幕,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2017年政府工作。在這份內涵豐富的報告中,科技創新是外界關注的一個熱詞。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中國創新研發的力度不斷加大,...[詳細]
  • 網絡安全 國之命脈

    當今社會,隨著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等新興領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互聯網逐漸成為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滲透到了政治、經濟、文化、娛樂、大眾媒介和人際社交等各個方...[詳細]
  • 深海科考:讓中國深度直抵萬米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3月5日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5年“成績單”時提到,深海探測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深海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是人類未來發展的藍色空間,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戰略新疆域。深海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