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 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張洋 發布時間:2018-03-23 14:0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3月2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的有關(guan) 情況。

據國家網信辦副主任莊榮文介紹,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將於(yu) 4月22日至24日在福建福州舉(ju) 行,峰會(hui) 的主題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定位於(yu) 為(wei) 我國信息化發展提供政策發布平台、為(wei) 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成果展示平台、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理論經驗和實踐提供交流平台。峰會(hui) 主要內(nei) 容包括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成果展、報告發布、閉幕式等。峰會(hui) 還設置了數字中國建設年度最佳實踐推介環節,今年的主題是電子政務。有關(guan) 專(zhuan) 家將對各地各部門選報的147個(ge) 項目進行遴選,在峰會(hui) 現場對30個(ge) 最佳實踐項目進行推介點評。

“建設數字中國,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戰略思想的重要舉(ju) 措。”莊榮文表示,舉(ju) 辦此次峰會(hui) ,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推動社會(hui) 各界共同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就是要引導信息化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億(yi) 萬(wan) 人民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就是希望通過政策發布、經驗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推動交流互鑒、促進開放合作,讓信息化更好地服務於(yu)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服務於(yu) 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福建省常務副省長張誌南在會(hui) 上介紹,目前峰會(hui) 的各項籌備工作緊張有序紮實推進。籌備過程中著重做好幾件事:一是宣傳(chuan) 展示建設成果,通過廣泛征集和遴選自主創新技術和產(chan) 品、電子政務的新產(chan) 品新模式、數字經濟和社會(hui) 生活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力求全方位集中展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二是組織企業(ye) 參會(hui) 參展,目前組委會(hui) 已經在北京和深圳召開兩(liang) 場專(zhuan) 題推介會(hui) 。三是提升展會(hui) 的智能化水平,峰會(hui) 將采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無現金支付、無接觸安檢、無人駕駛等智能會(hui) 務會(hui) 展係統。

國家發改委秘書(shu) 長李樸民介紹,國家發改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開展了推進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積極實施“互聯網+”行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積極開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等四個(ge) 方麵工作,下一步為(wei) 了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將持續地完善政策環境、大力促進融合發展、加快提升治理水平。據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介紹,我國大數據發展總的勢頭非常好,主要表現為(wei) 產(chan) 業(ye) 政策日漸完善、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不斷突破、大數據的應用逐步深化。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推進大數據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發展大數據產(chan) 業(ye) ,進一步提升數字中國建設的成效。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兩會視角】政府支持海外上市互聯網企業回歸A股 互聯網在西藏“不缺氧”

    目前,西藏的行政村移動互聯網實現了全覆蓋,寬帶通達率達85%。互聯網給西藏帶來的影響尤為深刻,“120萬平方公裏,地域遼闊,人口分散,山高穀深,到處是天塹和無人區。[詳細]
  • 世界水日:專家期盼“分質供水”新時代

    “在現有技術下,分質供水‘性價比’很好。建議能嚐試在大城市局部,或汙染較重的中小城市普供優質直飲水。”3月21日,長沙高新區舉行的一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高新行動”研討會上,來自長沙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的教授馬...[詳細]
  • 為有創新活水來

    為有創新活水來——訪牛津大學國際發展係傅曉嵐教授本報駐英國記者鄭煥斌牛津大學國際發展係技術與管理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技術銀行理事會理事傅曉嵐教授日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書麵采訪時指出:“中國政府製定的創新驅動戰...[詳細]
  • 應對水資源挑戰重在順應

    聯合國近日發布的《2018年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顯示,由於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和消費方式轉變等因素,全球水資源的需求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而這一速度在未來20年還將大幅加快。各國必須實現從對抗自然到順應自然的轉變,更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