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大數據殺熟:無關技術關乎倫理

朱昌俊 發布時間:2018-03-28 08:53:00來源: 光明日報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jia) 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這在互聯網行業(ye) 被叫作“大數據殺熟”。調查發現,在機票、酒店、電影、電商、旅遊等多個(ge) 價(jia) 格有波動的網絡平台都存在類似情況,而在線旅遊平台更為(wei) 普遍。同時,還存在同一位用戶在不同網站的數據被共享的問題,許多人遇到過在一個(ge) 網站搜索或瀏覽的內(nei) 容立刻被另一網站進行廣告推薦的情況。

“大數據殺熟”是一個(ge) 新近才熱起來的詞,不過這一現象或已持續多年。有數據顯示,國外一些網站早就有之,而近日有媒體(ti) 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3%的受訪者遇到過互聯網企業(ye) 利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

和任何新事物都會(hui) 存在不同看法一樣。“大數據殺熟”到底該如何定性,目前也麵臨(lin) 爭(zheng) 議。如上述調查中,59.2%的受訪者認為(wei) 在大數據麵前,信息嚴(yan) 重不對稱,消費者處於(yu) 弱勢;59.1%的受訪者希望價(jia) 格主管部門進一步立法規範互聯網企業(ye) 歧視性定價(jia) 行為(wei) 。另外,也有專(zhuan) 家表示,這一價(jia) 格機製較為(wei) 普遍,針對大數據下價(jia) 格敏感人群,係統會(hui) 自動提供更加優(you) 惠的策略,可以算作接受動態定價(jia) 。

倘若擱置具體(ti) 應如何定性的爭(zheng) 議,“大數據殺熟”所表現出來的現象和邏輯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問題。

“大數據殺熟”雖然可以說是商家的定價(jia) 策略,但最終形成了“最懂你的人傷(shang) 你最深”的局麵,確實與(yu) 人們(men) 習(xi) 以為(wei) 常的生活經驗和固有的商業(ye) 倫(lun) 理形成了明顯衝(chong) 突。比如,一些線上商家和網站標明新客戶享有專(zhuan) 屬優(you) 惠,從(cong) 吸引新客戶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但在這一優(you) 惠政策的另一端,若老客戶普遍要支付高於(yu) “正常價(jia) 格”的金額,甚至越是老客戶價(jia) 格越貴,就明顯背離了樸素的誠信原則,也是對老客戶信賴的一種辜負。由此還會(hui) 引發商業(ye) 倫(lun) 理的扭曲,值得人們(men) 警惕。

有專(zhuan) 家表示,與(yu) 其稱這種現象為(wei) “殺熟”,不若說是“殺對價(jia) 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樂(le) ,在超市隻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30元——這不能叫價(jia) 格歧視,而是因為(wei) 你能住得起五星級酒店,那麽(me) 你就是要被“殺”,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比比皆是。但是,這個(ge) 理論套用在“大數據殺熟”上卻並不恰當。一個(ge) 關(guan) 鍵問題是,一罐可樂(le) 的正常價(jia) 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溢價(jia) 是公開的。但“大數據殺熟”卻處於(yu) 隱蔽狀態,多數消費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溢價(jia) ”了。此外,將老顧客等同於(yu) “對價(jia) 格不敏感的人”,也有偷換概念之嫌。

還有聲音將“大數據殺熟”歸咎為(wei) “大數據精準靶向坑人”。本質上說,大數據技術並無原罪,由此所衍生的“殺熟”,歸根結底不過是一種商業(ye) 套路。這一定價(jia) “潛規則”,正是依據大數據所形成的用戶畫像和消費習(xi) 慣進行精準溢價(jia) 。但反過來說,它也可以對老顧客實行精準優(you) 惠。所以,不必將“大數據殺熟”視為(wei) 大數據發展的必然現象。真正要擔心的是,這一現象可能給大數據這一技術的未來發展製造“汙名效應”。

“大數據殺熟”,到底是不是價(jia) 格歧視、是否違背了相關(guan) 法律,或者說需不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guan) 法律,都是值得討論的話題。但不管最終如何定性,技術如何進步,一個(ge) 誠信、透明、公平的市場交易環境所對應的市場倫(lun) 理——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都應該是一個(ge) 成熟的商業(ye) 社會(hui) 所共同追求和嗬護的。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科院發布多項舉措促重大原創成果產出

    中國科學院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多項舉措,旨在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產出。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表示,未來將持續在體製機製、管理舉措等方麵落實到位,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產出。[詳細]
  • 社發科技產業將成中國經濟主要增長極

    “社會發展科技在為人民提供服務的同時,相關的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增長極。”在27日開幕的2018年全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說。[詳細]
  • "沃爾瑪封殺支付寶",商業競爭邊界何在

    沃爾瑪封殺支付寶,絕不隻是“在沃爾瑪買單,是用支付寶還是微信”那麽簡單,而是對背後數據資源的搶食。騰訊阿裏線下支付“賽馬”之爭日益白熱化,沃爾瑪及步步高部分門店不能使用支付寶支付受到廣泛關注。3月26日,沃爾瑪方麵...[詳細]
  • "中國人願用隱私換便捷"?太想當然了

    當用戶連選擇權都沒有時,說“用戶自願”,無異於把綁架說成是尊重他人願意被綁架的權利。據報道,近日,李彥宏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就個人信息利用問題發表觀點:“我想中國人可以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麽敏感。如果他們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