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公眾開放日:看科技助推青海生態監測領先全國

張蘊 發布時間:2018-03-28 13:29:00來源: 科技日報

藏羚羊在眼前盡情奔跑、雪豹悠閑覓食、藏野驢自在散步、昆侖(lun) 山玉珠峰冰川滴答消融……這不是3D動畫,更不是探險節目,而是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青海生態之窗”大屏傳(chuan) 送出的高原奇幻自然景觀。

近日,主流媒體(ti) 記者與(yu) 環保人士齊聚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在公眾(zhong) 開放日與(yu) 野生動物、冰山雪原、壯美山巒“親(qin) 密接觸”。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三江源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水塔”,祁連山水係是河西走廊的“命脈”和青海湖水源重要補給地。青海也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重大。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使命擔當下,青海省生態環境保護部門以科技手段先行,建成了全國技術領先的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環境汙染與(yu) 環境風險監管執法平台,實現了汙染源、有毒有害氣體(ti) 環境質量自動監控數據集成分析、預測預警預報、聯動監管執法。

坐擁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多年來,青海省環境保護部門深知生態監測與(yu) 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幾年前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平台,將“天地一體(ti) 化”生態監測網絡體(ti) 係、“青海生態之窗”與(yu) 生態環境重點區域遙感監管平台整合,實現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由監測評估考核向生態環境監管並重轉變。

青海省環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青海生態之窗”是青海省實施的大型網絡化遠程視頻觀測項目,以非接觸、遠距離、大範圍、360度全方位的精確監控,為(wei) 環境監管提供有效技術支撐。構建了實時展示青海省典型代表生態係統、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的平台。同時強化了對冰川雪山、草原濕地、河流湖泊和珍稀野生動物的生態學觀測,現已覆蓋青海省五大生態功能板塊。

“青海生態之窗”究竟有多牛?在現場,李宏奇以幻燈片向公眾(zhong) 演示:“攝像機及雲(yun) 存儲(chu) 平台,200萬(wan) 像素高清、星光級重載雲(yun) 台攝像機;水平360度連續旋轉,垂直範圍從(cong) 零下60攝氏度到50攝氏度。溫度範圍:零下40攝氏度—65攝氏度獲取的數據及視頻通過光纖寬帶網絡傳(chuan) 輸至青海環保雲(yun) 900TB容量存儲(chu) 平台。監測範圍是攝像機物理變焦範圍16.7毫米—2000毫米;白天觀測距離從(cong) 幾米到15公裏;夜晚利用激光泛光補光可達3公裏;也可通過熱成像技術實現夜間觀測。”

如今,“青海生態之窗”規劃40個(ge) 點位,已建成20個(ge) 點位。接下來,中心將進一步建立完善“天空地一體(ti) 化”的生態環境監測評估預警體(ti) 係及生態環境大數據平台,對各環境要素形成全麵統一的數據匯聚和智慧應用,全麵提升青海省環境監管、綜合管理和科學決(jue) 策能力。

活動現場,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同時邀請市民和媒體(ti) 記者現場觀摩“雙隨機一公開”隨機抽查公開搖號活動,現場抽取8家環境監控重點企業(ye) ,前方工作人員分別前往被抽取的企業(ye) 進行環保檢查,檢查結果將在網上向社會(hui) 公布。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行星27日晚與地球擦肩而過 與地球最近距離0.014天文單位 大小目前不能確定

    小行星27日晚與地球擦肩而過與地球最近距離0.014天文單位大小目前不能確定本報記者張曄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人員驚出一身冷汗——一顆小行星27日傍晚與地球擦肩而過!與地球的最近軌道距離僅有0.014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詳細]
  • 大數據殺熟:無關技術關乎倫理

    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這在互聯網行業被叫作“大數據殺熟”。調查發現,在機票、酒店、電影、電商、旅遊等多個價格有波動的網絡平台都存在類似情況,而在線旅遊平台更為普遍。同時,還存在...[詳細]
  • 中科院發布多項舉措促重大原創成果產出

    中國科學院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多項舉措,旨在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產出。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表示,未來將持續在體製機製、管理舉措等方麵落實到位,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產出。[詳細]
  • 社發科技產業將成中國經濟主要增長極

    “社會發展科技在為人民提供服務的同時,相關的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增長極。”在27日開幕的2018年全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