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火星土星流星點亮四月夜空

李昕 發布時間:2018-03-29 10:23:00來源: 科技日報

4月3日清晨我國可見的火星合土星情況示意圖。

進入4月,肉眼可見的幾顆行星的觀測條件越來越好。明亮的金星已從(cong) 晨星轉為(wei) 昏星,日落後出現在西北方天空中。火星也已經悄然“離開”木星,和土星相聚在清晨的東(dong) 南方向。木星的升起時間提前至前半夜,可觀測時間更長。

火星與(yu) 土星天空約會(hui)

地外行星中,火星距離地球最近,同時也是相對背景恒星自行速度最快的行星。年初,它與(yu) 木星的角距離很近。4月份,它又來到了土星身旁。與(yu) 三個(ge) 月前相比,此時的火星距離地球更近,亮度也提高了不少。當然,它們(men) 的顏色區別比較明顯,火星呈橙紅色,土星則有些發黃,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用肉眼直接分辨它們(men) 。

北京時間4月2日晚,火星和土星相合,也即在天空中看起來極為(wei) 接近,兩(liang) 者角距離最近時隻有1多。當然對於(yu) 我國的觀測者來說,此時它們(men) 還位於(yu) 地平線以下。到了4月3日淩晨2點以後,它們(men) 會(hui) 從(cong) 東(dong) 南方升起。地外行星相對於(yu) 恒星背景的運動速度都很慢,因此相合前後幾天它們(men) 的角距離都會(hui) 很小。4月8日淩晨,下弦月也會(hui) 來到這片天區附近,與(yu) 火星和土星一起組成雙星伴月天象。

天琴座要下流星雨

每年4月16日至30日是天琴座流星雨活躍的時期。該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yu) 天琴座和武仙座之間,極大期間與(yu) 著名的亮星織女星角距離不遠。天琴座流星雨是人類觀測曆史最悠久的流星雨之一,最早的觀測記錄距今已有2600多年。多種證據表明,它的母彗星為(wei) C/1861 G1撒切爾彗星,其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大約415年。

曆史上,天琴座流星雨曾出現過大規模的爆發,但近些年陷入沉寂。最近一次的較大爆發是在1982年,每小時的流量一度達到了90顆以上。近些年,它的流量已經回落到了18顆左右,不過與(yu) 大多數小流量流星雨相比,它還是更值得觀測的。天琴座流星雨的一個(ge) 顯著特征是流量極大期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在大約30多個(ge) 小時的時間裏,我們(men) 能觀測到不少流星。天琴座流星雨是一個(ge) 更適合在北半球觀測的流星雨。在這個(ge) 季節,其輻射點會(hui) 在後半夜升到比較高的位置,觀測效果更好。今年,雖然預計該流星雨不會(hui) 出現較大規模的爆發,但它流量極大時正值上弦月,後半夜的觀測條件較好。

水星觀測條件不佳

行星大距是指金星或水星到達從(cong) 地球上看上去離太陽角距離最遠的位置。水星隻有在大距前後的幾天才有可能出現較佳的觀測時機。在西大距期間,水星會(hui) 作為(wei) 晨星出現在日出前的東(dong) 方。

2018年水星有7次大距,對於(yu) 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來說,其中4次的觀測條件都不錯。不太走運的是,其中唯一一次觀測條件不好的西大距就是4月30日這次。水星公轉軌道的偏心率較大,所以每次大距時它與(yu) 太陽的角距離也不盡相同。實際上本次西大距期間,水星正位於(yu) 遠日點附近,與(yu) 太陽的角距離並不小。但此時水星的赤緯低於(yu) 太陽,因此在北半球的觀測條件不太好。以北緯40地區為(wei) 例,大距當天日出時水星的地平高度僅(jin) 為(wei) 10左右。而且此時視星等太暗,即使大氣透明度極佳也很難用肉眼直接觀測到它。本次西大距期間水星位於(yu) 雙魚座天區,周邊並沒有什麽(me) 亮星能與(yu) 之混淆。此後,水星雖然會(hui) 逐漸靠近太陽,但同時赤緯也明顯上升,因此在5月上旬,其日出時的地平高度都沒明顯變化。(作者係北京天文館副研究員)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科研經費使用離真正“鬆綁”還有多遠

    3月27日,《廣州日報》的一則消息引起熱議。消息稱,廣東省財政廳加大了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擴大了勞務費開支範圍。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後、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都可以開支勞務費。剛剛過去...[詳細]
  • 藥品全追溯體係要來了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公布了《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強調,仍然禁止向個人消費者網售處方藥,禁止單體藥店網售藥品;此外,醫藥電商平台的處方藥展示功能也被禁止,即無法向線下導流…...[詳細]
  • 中科院“運河體係”催生千億級產業集群

    第二看台隨著江蘇一批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中國科學院拉起的成果轉化“運河體係”開始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上發揮獨特效應。3月25日,中國科學院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產業化基地(以下簡稱“中科可控產業化基地”)項目在江蘇昆山啟動...[詳細]
  • 今年北極海冰麵積繼續維持低水平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顯示,北極冬季已經結束,但海冰覆蓋水平大幅下降。NASA和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日前發布公告稱,截至3月17日,北極海冰覆蓋麵積為1448萬平方公裏,是有衛星記錄這39年以來的倒數第二名,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