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科技助企業"蝶變"

張磊 發布時間:2018-03-30 13:58:00來源: 人民日報

對傳(chuan) 統企業(ye) 而言,要搭乘科技快車,積極擁抱創新,才能獲得發展的新動能

如何讓傳(chuan) 統企業(ye) 在消費型科技、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今天轉型升級?實踐證明,用高科技打造一個(ge) “賦能工具箱”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讓企業(ye) 獲得更有效發現消費者、觸達消費者和服務消費者的新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世界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迎來重大機遇,許多發達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並竭力搶占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前沿技術的戰略製高點。中國也日漸成為(wei) 全球創新和科技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科技創新作為(wei) 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戰略支撐作用日趨明顯。對實體(ti) 經濟來說,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兩(liang) 個(ge) “融合”:與(yu) 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與(yu)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對傳(chuan) 統企業(ye) 而言,要搭乘科技快車,積極擁抱創新,才能獲得發展的新動能。

以互聯網為(wei) 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撬動各行各業(ye) 新的發展變革,科技創新模式也在升級“版本”。此前,“科技創新1.0”的核心特點是“連接”。搜索引擎連接人與(yu) 信息,社交工具連接人與(yu) 人,電商連接人與(yu) 商品,在線約車、共享單車、團購APP連接人與(yu) 服務……通過專(zhuan) 注“連接”,中國互聯網企業(ye) 在商業(ye) 模式創新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伴隨著學習(xi) 、追趕全球科技潮流的步伐,科技創新的模式正在向“2.0”版本切換:不再是簡單地複製他人經驗、簡單疊加各種技術和應用模式,而是形成具備原創力的科技創新。在科技領域尤其是互聯網行業(ye) ,中國高科技企業(ye) 從(cong) 跟跑、並跑逐步轉換到在某些創新領域能夠領跑,將“複製到中國”變為(wei) “創新源自中國”,這正是“科技創新2.0”的體(ti) 現。

把這種“科技創新2.0”投入實踐,使得無論是高科技還是傳(chuan) 統企業(ye) ,都能夠無差別地享受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基礎設施,讓實體(ti) 經濟、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與(yu) 新技術深度融合,將會(hui) 創造出更大的長期價(jia) 值,讓更多人享受創新成果。在創新實踐中,也要做好創新“啞鈴”兩(liang) 端的布局:一端是創新的滲透,創新已不僅(jin) 僅(jin) 局限在消費互聯網領域, 而是向生命科學、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滲透;另一端是傳(chuan) 統企業(ye) 的創新轉型,通過科技創新的應用,向更高效率、更精細化管理的方向演變。

毫無疑問,創新活動是最可持續的價(jia) 值投資和價(jia) 值創造活動。往往在最初階段,科技進步會(hui) 對中低端水平的傳(chuan) 統企業(ye) 造成巨大衝(chong) 擊,正如現在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使機器淘汰人類。但從(cong) 科技進步和產(chan) 業(ye) 革命的實踐和規律看,高科技更多是人們(men) 的稱手工具和發展前行的夥(huo) 伴,是社會(hui) 和諧發展的調節器,始終助推著實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者為(wei) 高瓴資本創始人)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體科所一項科研成果國內領先

    b333a5bccbb244918de344c7f17b55a2.jpg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青海省體育科學研究所與日本仙台大學共同承擔完成的“不同海拔地區和生活模式對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和身體成分影響的研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驗收及成果評價,專家組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並一致認為其...[詳細]
  • 科研經費使用離真正“鬆綁”還有多遠

    3月27日,《廣州日報》的一則消息引起熱議。消息稱,廣東省財政廳加大了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擴大了勞務費開支範圍。參與項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後、訪問學者以及項目聘用的研究人員、科研輔助人員等,都可以開支勞務費。剛剛過去...[詳細]
  • 藥品全追溯體係要來了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公布了《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強調,仍然禁止向個人消費者網售處方藥,禁止單體藥店網售藥品;此外,醫藥電商平台的處方藥展示功能也被禁止,即無法向線下導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