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柴達木盆地“十三五”有望建成千萬噸級油田

瞿劍 發布時間:2018-04-16 12:57:00來源: 科技日報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15日在此間宣布,千餘(yu) 名科技工作者曆經10年,攻克了高原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和勘探技術四大世界級難題,使30年儲(chu) 、產(chan) 量持續低迷的柴達木盆地從(cong) 油氣勘探冷點變熱點、難點變亮點,“十三五”建成千萬(wan) 噸級高原油氣田勝利在望。

青海油田新聞發言人馬力寧介紹,位於(yu) 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油田,在海拔之高、地質情況之複雜、地表條件之艱苦、油氣儲(chu) 存條件之特殊、工程技術保障之困難等方麵,均堪稱世界之最。

青海油田副總地質師劉雲(yun) 田解釋,難點主要包括:柴達木盆地鹹化湖低豐(feng) 度烴源岩能否規模成烴、盆地腹部是否發育規模儲(chu) 層、強烈地質改造區能否規模成藏、複雜山地如何獲取地震精確成像等。針對此,青海油田創新鹹化湖盆“多成因類型多峰式”生烴模式,突破低豐(feng) 度有機質難於(yu) 規模生烴的傳(chuan) 統認識,豐(feng) 富和完善了陸相生烴理論,油氣資源量從(cong) 46.5億(yi) 噸增加到70.3億(yi) 噸;創新鹹化湖盆細粒岩和碳酸鹽岩成儲(chu) 機製,拓展了有效勘探麵積1.2萬(wan) 平方千米,勘探領域從(cong) 局部拓展到整個(ge) 盆地;創新高原鹹化湖盆四大不同類型的油氣成藏模式,指導了5個(ge) 億(yi) 噸級整裝大油氣田的發現;創新高原複雜山地高密度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實現了精確地震成像,一舉(ju) 突破了“地震勘探禁區”局限。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洋一號”再出發 “潛龍三號”迎海試

    經曆3天的物資補給和人員輪換,4月15日,“大洋一號”再次起航,從廈門奔赴南海執行綜合海試B航段任務。在此航段中,又一探海利器——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係統“潛龍三號”將迎來首次海試。“潛龍”家族為何...[詳細]
  • 掃地機器人真能解放雙手嗎?

    隨著智能家居的普及,越來越多家庭開始出現掃地機器人的身影。不過,有了掃地機器人就真不用動手掃地了?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對市場上銷售的20款掃地機器人產品開展了比較試驗。通過對樣機的安全性、清掃效果等關鍵項目進行測試...[詳細]
  • 3D打印技術實現脫胎換“骨”

    15日,記者獲悉,廣東醫科大學崔燎教授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李剛教授團隊聯合研究發現了一種低溫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出適合患者的骨組織和關節材料,將特製的複合物作為支架材料,並在裏麵放置天然藥物,實現藥物緩釋作用,研究顯...[詳細]
  • 留住夜的黑 保護星星閃爍的家園

    近日,西藏那曲、阿裏暗夜星空保護地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暗夜顧問委員會正式收入“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成為我國首批得到國際組織認可的暗夜保護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