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首個中子科學平台 交出三年“成績單”

何佳恒 薛豔梅 盛利 發布時間:2018-04-19 11:19:00來源: 科技日報

走近大科學工程

我們(men) 要製造自己的大飛機、高鐵、戰艦,哪種材料最合適?哪種構型最安全?出現了問題是什麽(me) 原因引起的?要研究這些問題,就必須借助能揭示原子、分子運動狀態的“中子散射技術”。

2015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中物院)核物理與(yu) 化學研究所研製出國內(nei) 首個(ge) 投入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的中子科學平台,成為(wei) 研究物質結構及其動力學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運行3年來,這個(ge) 承載著老一輩科學家夢想的科學平台,發揮了哪些作用?日前,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回答“原子在做什麽(me) ”

利用中子測定物質微觀結構的實驗方法稱為(wei) 中子散射,它不但可以告訴我們(men) “原子在哪裏”,還可以告訴我們(men) “原子在做什麽(me) ”,這也是當前測定物質微觀結構、無損檢測材料殘餘(yu) 應力、直接觀察材料磁通晶格的唯一工具。目前,世界上隻有反應堆和散裂中子源能產(chan) 生用於(yu) 中子散射實驗的中子束流,其中反應堆中子源是連續的穩態中子束流,散裂中子源產(chan) 生的是脈衝(chong) 中子源。

不同於(yu) 剛剛在廣東(dong) 宣布建成的中國散裂中子源,中物院中子科學平台依托2011年首次達到滿功率運行、固有安全性好、實驗空間大的中國綿陽研究堆和國內(nei) 首台冷中子源建立,擁有“麒麟”“鳳凰”等6台譜儀(yi) 。

平台負責人說,3年來在有機光電材料、高分子物理、可燃冰研究、國產(chan) 發動機研製等重要研究領域,都可以找到中子科學平台的身影。“平台首次實現通過中子方式,快速準確地觀察材料分子的溶液聚集行為(wei) ;首次獲得直徑1100毫米重達50公斤的發動機渦輪盤在特定區域的三維殘餘(yu) 應力分布準確數據,並成為(wei) 世界上少數具備可燃冰水合物研究條件的實驗室之一。”

“透視”發動機渦輪盤

航空、航天發動機的渦輪盤、葉片等高溫合金部件,需要在600至1200攝氏度高溫、一定應力作用下長期工作,並能夠抗氧化、抗腐蝕,隻有準確測量其應力分布的數值,才能優(you) 化其製造工藝。

“而要在不破壞部件結構的前提下,獲取高溫合金材料內(nei) 三維殘餘(yu) 應力的完整分布數據,中子殘餘(yu) 應力分析是唯一方法。”科研團隊成員說,用於(yu) 測量材料微觀力學行為(wei) 、代號“麒麟”的中子應力分析譜儀(yi) ,目前已在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初顯身手。團隊在國內(nei) 首次獲得直徑1100毫米重達50公斤的發動機渦輪盤特定區域三維殘餘(yu) 應力分布的準確數據,還先後多次完成了飛機發動機渦輪盤、葉片和飛機蒙皮內(nei) 部殘餘(yu) 應力的分析以及擬合。

對可燃冰研究的條件非常苛刻,而平台中用於(yu) 晶體(ti) 結構、相變測量的高壓中子衍射譜儀(yi) “鳳凰”,則具備這樣的能力。目前,科研團隊已搭建了高壓低溫水合物合成與(yu) 表征實驗係統,成為(wei) 世界上少數具備可燃冰水合物研究條件的實驗室之一。

為(wei) 滿足多個(ge) 領域在各種極端條件下開展中子散射研究,三年來中物院科研團隊為(wei) 平台研發、製備了多種原位環境設備,還有測角儀(yi) 、電磁鐵、剪切流變儀(yi) 等國際常用的原位環境設備平台。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球最大清潔空氣技術市場有望建成

    隨著我國大氣治理的逐步深入,清潔空氣技術市場飛速發展。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主任解洪興4月18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如果2030年全國所有城市都能實現空氣質量達標,那將會創造一個超過20萬億元的市場空間,我國...[詳細]
  • 我載人深潛技術首次“牽手”考古

    先進的科技手段“牽手”水下考古。“探索一號”科考船18日從海南三亞啟程,前往西沙群島北礁海域執行我國首次深海考古調查。本次調查個別潛次下潛深度或將超過千米,即我國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區”。這是記者從中國科學...[詳細]
  • 國內首條年產1000噸黑色光阻示範生產線建成

    18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北京化工大學、江蘇博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召開的國家重點研發與產業化項目推進會上獲悉,我國LCD製造用高端超純材料的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已在宜興建成國內首條年產1000噸黑色光阻示範生產線。這意味...[詳細]
  • 火箭、航天器或將攔截星際訪客

    據美國太空網17日報道,去年底,太陽係首個星際訪客“奧陌陌”(Oumuamua,夏威夷語意為“遠方的信使”)與地球“親密接觸”,讓人類既興奮又緊張。盡管其現在芳蹤杳然,但耶魯大學研究人員認為,此類星際物體很多,會不時拜訪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