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火箭測量係統用上了"WiFi"
無線耳機、無線上網、無線充電……生活中,越來越多無線技術,讓我們(men) 擺脫了線纜的“纏繞”。記者27日從(cong)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我國運載火箭測量係統也迎來了“無線”時代。
5月初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的亞(ya) 太6C衛星發射任務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了一院新研的箭載無線傳(chuan) 感網絡係統成功飛行,我國首次實現運載火箭測量係統傳(chuan) 感器係統無線傳(chuan) 輸。
該項目負責人路娟介紹,一枚火箭有成百上千個(ge) 傳(chuan) 感器,它們(men) 都由電纜進行連接。在設計過程中,長長的電纜不僅(jin) 增加了火箭重量,而且常會(hui) 影響到箭體(ti) 內(nei) 部儀(yi) 器設備的布局,給火箭設計、總裝造成一定難度。
近年來,無線傳(chuan) 感器在民用領域大量應用,然而以WiFi為(wei) 代表的主流無線傳(chuan) 感技術在安全性、實時性和成本方麵無法滿足航天型號使用需求。如果在火箭上使用,無線傳(chuan) 感器必須要耐得住極端高低溫、箭體(ti) 分離時的強大衝(chong) 擊力,同時還要能在非常複雜的電磁環境中保持穩定工作狀態,對可靠性要求極高。
路娟介紹,項目團隊從(cong) 2015年開始研究箭載無線傳(chuan) 感網絡係統,目前已經取得重大技術突破,針對飛行器測量應用,可以通過專(zhuan) 用協議實現不同型號的智能自適應。箭載無線傳(chuan) 感網絡係統采用專(zhuan) 用的網絡,安全性、可靠性均滿足要求,而且擺脫了電纜的羈絆,減重效果非常明顯。以某型號為(wei) 例,相比有線係統,該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一級尾段減重53%,儀(yi) 器艙瘦身66%,同時省去長達3到6個(ge) 月的電纜設計、生產(chan) 、測試等環節,並能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長征十一號火箭“一箭五星”發射成功
今天中午12點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五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詳細] -
長征五號飛行故障原因查明
記者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長征五號遙二火箭飛行故障目前已查明原因、準確定位,正在開展改進措施驗證工作。我國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實施長征五號遙三火箭飛行任務,發射基於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台研製的實踐二十號衛星。長...[詳細] -
中國火箭海上發射將於今年"首秀"
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於今年實施海上發射演示驗證,這有望成為我國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首秀”。近年來,近赤道、低軌道傾角衛星的發射需求日趨旺盛。[詳細] -
長征十一號火箭今年上演海上首秀
記者27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由該集團一院研製的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今年將執行我國首次海上發射任務。據一院長征十一號火箭總指揮楊毅強介紹,實施海上發射任務意味著我國運載火箭向新的服務領域進軍,將進一步滿足低軌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