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科技

當"高大上"的大數據遇上"接地氣"的精準扶貧

陳聽雨 發布時間:2018-06-06 11:21:00來源: 新華網

近日,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在貴陽召開。在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慕德貴表示,“大數據的要義(yi) 在融合,價(jia) 值在應用。”會(hui) 上,“大數據能為(wei) 助推精準扶貧做些什麽(me) ?”成為(wei) 政府、企業(ye) 和行業(ye) 專(zhuan) 家熱議的話題。各界普遍認為(wei) ,打通數據壁壘、推動雲(yun) 平台融合,通過大數據分析與(yu) 應用,因地製宜、因人而異、分類施策,能讓精準扶貧政策更好地落地,發揮更大的效用。

國務院扶貧辦扶貧問題專(zhuan) 家姚廣輝認為(wei) ,“鄉(xiang) 村有大量農(nong) 產(chan) 品需要開發,非標準化的農(nong) 產(chan) 品需要從(cong) 種植端到加工端、到流通端全部賦能。”

在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電商平台利用自身大數據資源,發揮了優(you) 勢作用。

5月29日,在2018中國電子商務大會(hui) 上,商務部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7》。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多項特點。其中值得注意的兩(liang) 點是,首先,電子商務引領數字經濟,壯大發展動能。據報告數據,2017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對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37.9%,較上年提升7.6個(ge) 百分點。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wei) 電子商務創造了豐(feng) 富的應用場景,不斷催生新營銷模式和商業(ye) 業(ye) 態。

其次,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電商平台發揮了重要作用。報告稱,商務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提出了一係列促進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政策措施。2014-2017年,累計建設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縣756個(ge) 。阿裏巴巴、蘇寧、一畝(mu) 田、時行生鮮、樂(le) 村淘、雲(yun) 田等電子商務企業(ye) 在解決(jue) 部分地區雞蛋、水果“賣難”上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0多家電商企業(ye) 開設了“扶貧頻道”,貢獻出寶貴的流量資源,幫扶貧困地區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

阿裏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裏雲(yun) 總裁胡曉明闡釋了阿裏的“大數據+扶貧”理念:讓阿裏技術的力量進入到產(chan) 業(ye) 發展中幫助農(nong) 民脫貧致富。

根據《中國農(nong) 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精神,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全國統籌、區劃完整”的原則,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貧攻堅主戰場,農(nong) 特產(chan) 品有巴楚三寶:巴楚留香瓜、巴爾楚克羊和巴楚野蘑菇。但由於(yu) 農(nong) 戶生產(chan) 規模小而散,生產(chan) 標準化程度低,商品率偏低,銷售渠道不暢。

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從(cong) 2016年起,農(nong) 村淘寶根據大數據分析,輸出了曆年消費者購買(mai) 數據、消費者畫像、消費者所在地、曆史價(jia) 格、品種、種植方式等數據,聯合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揮部、巴楚縣政府和網商維吉達尼發起了“一藤兩(liang) 瓜”電商認養(yang) 計劃,以大數據為(wei) 藍本,訂單農(nong) 業(ye) 驅動以銷訂產(chan) ,打造巴楚留香瓜品牌。啟動當年,銷售蜜瓜500噸,農(nong) 戶平均增收5769元,覆蓋農(nong) 戶520戶。

2017年,三方聯合又發起了“我到新疆去,沙漠變蜜洲”活動。根據大數據資源,用訂單農(nong) 業(ye) 和設施農(nong) 業(ye) 的方法,建立了現代化蜜瓜基地。當年100畝(mu) 設施農(nong) 業(ye) 基地建立成功,培訓蜜瓜農(nong) 戶3000人次。

2016年迄今,三年來農(nong) 村淘寶根據消費者對哈密瓜的消費行為(wei) 進行研究,根據大數據信息,提前對產(chan) 量、物流配送、品種等進行調整。去年,農(nong) 村淘寶發起“搶空沙漠蜜洲”活動,48小時內(nei) 銷售9萬(wan) 份蜜瓜,打破了平台新疆蜜瓜銷售的曆史紀錄,帶動巴楚縣蜜瓜銷售1100噸,覆蓋980戶,農(nong) 戶平均增收6122元。

商務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7》認為(wei) ,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而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yu) 電子商務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豐(feng) 富的交易場景;線上電子商務平台與(yu) 線下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供應鏈配套資源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協同的數字化生態;社交網絡與(yu) 電子商務運營加快融合,將構建更加穩定的用戶關(guan) 係;電子商務還將進一步促進內(nei) 外貿市場融合,加快資源要素自由流動。

(責編: 央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大數據,貴在“融”和“用”

    大數據是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支撐。大數據產業,讓數據資源在貴州匯聚,也讓貴州有了在發展之路上彎道超車的可能。下一步,“中國數穀”如何打造?大數據的發展方向在哪裏?如何更好地實現大數據的“融”與“用”?我們請來...[詳細]
  • “智慧氣象”助農民趨利避害

    打開手機APP,能看到大棚內的溫度、土壤濕度、光照,點一下相應的按鈕,陽卷膜就能自動開啟……日前,全國氣象助力精準脫貧現場會在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召開,這是記者在當地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園看到的情...[詳細]
  • 先進適用技術創新:科技扶貧的關鍵

    更好發揮科技在扶貧攻堅中的作用是兩會代表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大致說來,科技推動精準扶貧脫貧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提供貧困人口需要的、買得起的產品和技術,改善他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質量;另一種是將先進適用的技術傳授給...[詳細]
  • 科技扶貧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

    3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講到了科技扶貧的小故事——在偏遠山區,農村科技特派員用以豆換豆的方法,幫助提高改善土豆品種,產量增加了4倍;用以羊換羊的方法,提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