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迄今最年輕行星現形
據英國《獨立報》近日報到,美國和澳大利亞(ya) 科學家發表兩(liang) 篇論文稱,他們(men) 借助高倍望遠鏡傳(chuan) 回的高清圖像,並利用新技術,在銀河係的漫天繁星中發現了三顆嬰兒(er) 行星。這“三兄弟”位於(yu) 一顆距太陽比較近的年輕恒星周圍,是有史以來人類觀測到的最年輕行星,有助科學家揭示行星形成的奧秘。
目前,科學家已借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行星獵手”開普勒望遠鏡等,發現了數千顆係外行星。開普勒望遠鏡主要通過“淩日法”來發現行星。所謂“淩日法”是指,當行星轉到恒星前麵時,會(hui) 擋住一部分恒星發出的光,令恒星看起來變暗了,由此可借恒星亮度的變化來發現行星,但這一方法無法找到新發現的這類原行星。
其中一篇論文主要作者、莫納什大學的克裏斯托弗·品特說:“盡管我們(men) 已發現了數千顆係外行星,但發現原行星尚處於(yu) 科學探索前沿。”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尋找恒星周圍氣盤內(nei) 出現的騷動來發現行星——尋找一氧化碳運動釋放出來的一種特殊光線,借此厘清氣盤內(nei) 氣體(ti) 的運動方式。如果氣盤內(nei) 沒有行星,那麽(me) 氣體(ti) 會(hui) 以一種簡單、可預測的模式運動。但結果表明,氣體(ti) 的運動非比尋常,這可能意味著,那裏存在一些大天體(ti) 。
他們(men) 看到了其中的三起“騷動事件”,認為(wei) 每一起事件都由不同行星引發。而且,新發現是迄今最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在我們(men) 的鄰居星係有新天體(ti) 生成。
他們(men) 通過對阿塔卡瑪毫米波/亞(ya) 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傳(chuan) 回的高清圖像和數據進行分析,做出了上述發現。
另一篇論文主要作者、密歇根大學天文學家理查德·提格說:“我們(men) 研究了恒星原始行星盤中氣體(ti) 的局部小尺度運動,這種全新方法可以讓銀河係中一些最年輕的行星‘現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風雲二號"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
昨日21時07分,風雲二號H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風雲二號H星是風雲二號係列最後一顆衛星,也是我國成功發射的第17顆風雲係列氣象衛星,將專注為中國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天氣預報...[詳細] -
那一片耀眼的天外有沒有隕石?
6月1日晚,雲南昆明、版納等地的網友看到,有一個發光的火球,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劃過天際,疑似隕石墜落。次日,有爆料稱,西雙版納州猛海縣有村民搜尋到了“寶貝”,還拍攝了圖片和視頻。村民手中的黑色物體究竟是不是隕石?隕...[詳細] -
最新研究稱小行星撞擊沒有影響生命恢複
在以往的認知中,生命從災難中恢複的時間應該相當漫長,然而英國《自然》雜誌30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古生物學最新研究稱,行星撞擊並不會影響生命的恢複——在“謀殺”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後,隕石坑地帶的生命得到了迅速複原。在66...[詳細] -
刷新紀錄!132.8億光年外星係發現氧元素
日本大阪產業大學和國立天文台1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他們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阿爾瑪望遠鏡發現,距地球132.8億光年的星係含有氧元素。該發現刷新了觀測史上發現氧的最遠紀錄。結合哈勃望遠鏡等觀測到的數據分析認為,此星係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