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中發現抗抑鬱新型小分子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全球有超過3億(yi) 人患有抑鬱症,分布於(yu) 各個(ge) 年齡層。來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消息,該所研究人員通過對傳(chuan) 統中藥厚樸的研究,找到了作用於(yu) 褪黑素受體(ti) 的具有抗抑鬱功效的新型小分子,可用於(yu) 新型抗抑鬱藥物的研發。
此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紀軍(jun) 研究團隊利用本研究組建立的抗精神疾病細胞和整體(ti) 動物研究平台,對赤芍、柴胡、酸棗仁、合歡花、遠誌等傳(chuan) 統中藥進行了研究,發現了係列活性化合物。
褪黑素主要是由鬆果體(ti) 產(chan) 生的一種吲哚類激素,其分泌異常或對應受體(ti) 的表達和活性改變,會(hui) 引發抑鬱症、睡眠障礙等一係列精神疾病。利用褪黑素受體(ti) 的體(ti) 外篩選模型,研究人員從(cong) 厚樸中發現厚樸酚對受體(ti) 具有一定的激動作用。為(wei) 了發現高活性的化合物,他們(men) 對厚樸酚進行結構修飾與(yu) 優(you) 化,合成係列衍生物。通過體(ti) 外活性測定,他們(men) 發現厚樸酚葡萄糖苷(7c)活性最強,較厚樸酚對褪黑素受體(ti) 的激動作用增強2.5至7.5倍。同時,體(ti) 內(nei) 藥效評價(jia) 結果也表明,化合物7c可通過影響小鼠腦內(nei) 神經遞質水平,發揮潛在抗抑鬱作用。
隨後對化合物7c進行了體(ti) 內(nei) 代謝產(chan) 物研究和初步安全性評價(jia) ,從(cong) 小鼠血漿、尿液和糞便中共檢測到25個(ge) 代謝產(chan) 物,急性毒性實驗表明該化合物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具有開發成新型抗抑鬱藥物的潛在應用前景。
這項成果已在學科領域頂尖刊物《歐洲藥物化學雜誌》上發表,並申請了“厚樸酚-4-O-β-D-葡萄吡喃糖苷在製備治療中樞神經係統疾病藥物中的應用”和“厚樸酚衍生物在製備治療中樞神經係統疾病藥物中的應用”兩(liang) 項中國專(zhuan) 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預防高原反應 喝“高氧水”沒用
最近網上有消息稱,鄭州的祝先生到青海旅遊,當大巴車到達湟源縣休息時,幾個身穿白大褂的人便上車以每瓶150元的價格叫賣“高氧水”,並聲稱可以預防高原反應。不少遊客為了以防萬一購買,但有遊客搜索後發現同樣品牌的“高氧水...[詳細] -
直接向心髒給藥的心梗治療儀問世
《自然·生物醫學工程》期刊日前發表文章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可以幫助心肌梗塞患者的特殊裝置,可直接連接到受損的心髒組織,向心髒給藥。[詳細] -
吃河豚中毒將有藥可救
記者28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藥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率領研究團隊,利用猴子單倍體神經幹細胞成功“破譯”了河豚毒素的兩個靶點基因,並通過基因敲除試驗,讓神經類細胞獲得了河豚毒素抗藥性,這一研究將使河豚中毒者“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