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這些生活謠言你信了嗎
讓人欲罷不能的珍珠奶茶,“珍珠”居然是有毒的;乙烯利不僅(jin) 能催熟蔬果,而且會(hui) 導致小孩性早熟;肉放在冰箱超過3個(ge) 月,會(hui) 產(chan) 生對人體(ti) 有害的物質;長期睡眠不足,人體(ti) 的基因就會(hui) 發生改變……
5月,這些與(yu) 生活息息相關(guan) 的網傳(chuan) 消息讓人在炎熱的天氣裏不禁陣陣發寒,平日裏不知道吃下了多少毒藥,有多少個(ge) 基因已經發生了改變,孩子會(hui) 不會(hui) 比同齡人早熟……不用擔心,我們(men) 請專(zhuan) 家給你一顆定心丸。
謠言一 奶茶裏的“珍珠”有毒
“都說人是水做的,但是我和我的朋友們(men) 是珍珠奶茶做的。”這是不少珍珠奶茶擁躉的內(nei) 心獨白。
隨著珍珠奶茶的熱度持續攀升,不少人將目光投向珍珠奶茶背後隱藏的健康問題。最近,人氣爆表的珍珠奶茶上了熱搜,理由是製作“珍珠”的原料——木薯含有毒性。
不少人喜歡奶茶就是因為(wei) 裏麵Q彈的“珍珠”,如果“珍珠”有毒的話我們(men) 還能愉快地喝奶茶嗎?
奶茶裏的“珍珠”是以澱粉為(wei) 主要原料製成的粉圓產(chan) 品,木薯粉就是最常用的一種。公開資料顯示,木薯營養(yang) 價(jia) 值高,鮮木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達38%,而馬鈴薯、紅薯僅(jin) 為(wei) 17%—20%。此外,木薯中還含有豐(feng) 富的礦物質元素,以及β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3等。
“木薯分為(wei) 苦木薯和甜木薯,甜木薯毒素含量極低,苦木薯中則含有亞(ya) 麻仁苦苷,在胃酸作用下會(hui) 產(chan) 生一種神經毒劑——氫氰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食品科學與(yu) 營養(yang) 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甜木薯需剝掉外皮,洗淨後煮熟再吃。而苦木薯則一定要經過去毒處理後再煮熟了吃。生吃木薯或吃了沒有煮熟的木薯,就會(hui) 有中毒的風險。民間說‘吃木薯會(hui) 醉人’,其實就是輕微中毒。”
朱毅說,市場上正規銷售的木薯粉,都經過了“脫毒”處理。況且,“珍珠”在加入奶茶之前都會(hui) 煮熟,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珍珠”是澱粉,奶茶是高熱量飲品,這兩(liang) 者搭配在一起卡路裏就會(hui) 爆表。因此朱毅提醒,珍珠奶茶含糖多,有些還含有反式脂肪酸,盡量少喝為(wei) 好。
謠言二 乙烯利催熟蔬果可致性早熟
近日,一則關(guan) 於(yu) “乙烯利催熟的蔬果會(hui) 導致小孩性早熟”的消息再現網絡。消息稱,由於(yu) 目前對乙烯利的使用沒有進行限量,因此超量違規濫用乙烯利等催熟劑的情況很普遍,果農(nong) 用乙烯利將青香蕉等蔬果催熟,兒(er) 童食用後會(hui) 導致性早熟。
“網傳(chuan) 消息純屬危言聳聽!我國國標規定,乙烯利在香蕉、菠蘿、獼猴桃、荔枝等蔬果中的殘留量不能超過2毫克/千克,這個(ge) 標準和歐盟的標準持平。”朱毅說,乙烯利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人體(ti) 沒有相應受體(ti) ,其根本無法在人體(ti) 內(nei) 發揮性激素的作用,也不可能參與(yu) 性激素的分泌合成。因此,不會(hui) 導致人體(ti) 出現“性早熟”“發胖”等情況。
朱毅介紹,乙烯利用於(yu) 水果催熟已有百年曆史,至今還未發現乙烯利導致兒(er) 童性早熟的案例。目前市場上公開銷售、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在規定濃度範圍內(nei) 合法使用,對人體(ti) 不會(hui) 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
“雖說我國對於(yu) 乙烯利殘留量的標準並不低,但難免有果農(nong) 和經銷商超劑量違規使用。如果公眾(zhong) 仍不放心,隻需食用前清洗、削皮,就沒什麽(me) 可擔心的了。”朱毅說。
謠言三 超過3個(ge) 月的冷凍肉吃了對人體(ti) 有害
“無論什麽(me) 肉,放在冰箱裏超過3個(ge) 月就不能再吃了。”最近,網上流傳(chuan) 的這一消息讓不少人吃了一驚。而不能吃的理由是,冷凍了很久的肉在解凍時,溫度回升加之被破壞的組織細胞滲出大量蛋白質和水分,肉便成了滋生細菌的天堂,吃了這樣的肉對人體(ti) 有害。
“冷凍時間過長會(hui) 損害風味口感,但冷凍本身不會(hui) 產(chan) 生不安全的因素。解凍也一樣,隻要我們(men) 正常解凍,就不會(hui) 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朱毅澄清,上述說法中所說的解凍滋生細菌,是指解凍升溫到細菌易於(yu) 繁殖的溫度後,細菌就會(hui) 開始生長。但如果解凍後馬上烹飪,就不會(hui) 給細菌留出生長的時間和機會(hui) ,也就無需憂慮了。
顯而易見,上述看似專(zhuan) 業(ye) 的說法,實質上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那麽(me) ,食用冷凍肉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
“最好的解凍方法是提前一晚,把冰箱冷凍室的肉放到冷藏室,第二天取出來烹飪。但如果肉化凍之後還一直放在室溫或者冷藏室裏,就會(hui) 滋生細菌。”朱毅直言,這不是冷凍時間長短和解凍本身造成的,而是解凍後沒有及時處理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家中冰箱冷凍室裏的肉,也不要放置太久,當然,這是從(cong) 營養(yang) 流失、風味口感變差的角度而言。
那麽(me) ,肉類的冷凍到底有沒有期限?食品工程博士雲(yun) 無心表示,在冷凍溫度下,微生物停止生產(chan) ,生化反應停止進行,這意味著,不會(hui) 有危害健康的物質出現。所以,如果隻考慮食品安全,那麽(me) 冷凍食品可以無限期保存。
謠言四 睡眠不足會(hui) 導致基因改變
近日,一篇題為(wei) 《長期睡眠不足將改變基因,持續一周就會(hui) 導致體(ti) 內(nei) 700多個(ge) 基因發生改變》的文章出現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引發了人們(men) 對熬夜的擔憂。
經查證,這篇網絡文章援引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文獻是2013年發表的研究,該研究得出的結果顯示:當參與(yu) 實驗的誌願者在睡眠不足時,共有711個(ge) 基因的表達情況發生了變化。
顯然,該研究的結論並未涉及基因的改變,關(guan) 注的焦點是基因表達。網傳(chuan) 文章卻將基因表達的改變和基因的改變混為(wei) 一談。熬夜可能會(hui) 導致我們(men) 的基因表達發生改變,但並不會(hui) 讓我們(men) 的基因發生變異。要知道,人體(ti) 的DNA即使發生1%的改變,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畢竟,人類和黑猩猩也僅(jin) 有1.2%的遺傳(chuan) 編碼不同。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men) 可以繼續愉快地熬夜。畢竟,缺乏睡眠對健康確實有不少壞的影響。
北京友誼醫院神經內(nei) 科主任醫師陳葵撰文稱,睡眠不足引起的基因表達涉及晝夜節律(生物鍾)、睡眠穩態(睡眠壓力債(zhai) )、代謝過程、炎症免疫過程、應激反應等多個(ge) 方麵。這些基因表達發生的變化又可能帶來細胞層麵的變化,從(cong) 而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性疾病的患病風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4月,別怕“超級真菌”,別信這些謠言
各種藥物治療無效、致死率極高、將上演現實版生化危機……最近,一則有關中國確診18例“超級真菌”耳念珠菌感染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那麽,耳念珠菌感染真的這麽可怕嗎?[詳細] -
這些和太空有關的謠言扯到天際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聞名已久的“太空雙生子”實驗在《科學》期刊上發表結果。隨後關於這個實驗,網上流傳出這樣的說法:“NASA航天員太空待340天,8.7%的DNA發生永久突變”。不過,很快這就被證實是誤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