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是一篇指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堅定共產(chan) 主義(yi) 信仰的綱領性文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講話,高度概括了馬克思偉(wei) 大的一生,深刻總結了馬克思主義(yi) 這一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提出了新時代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的要求,對於(yu) 我們(men) 正確認識馬克思的曆史地位、緬懷馬克思的革命功勳、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具有重大指導意義(yi) 。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教師要把學習(xi) 好、傳(chuan) 播好、發展好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職業(ye) 要求,使命光榮,職責神聖。
1.學習(xi) 好馬克思主義(yi) 是高校教師的神聖職責
馬克思主義(yi)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指導思想。從(cong) 廣義(yi) 上說,馬克思主義(yi) 既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也包括經列寧等繼承者在實踐中發展的馬克思列寧主義(yi) ,以及經由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將其與(yu) 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yi) ,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yi) 。
清華大學定期舉(ju) 辦教職工入黨(dang) 積極分子培訓班,引導他們(men) 加深對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解。清華大學供圖
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教師必須把學精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看家本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傳(chuan) 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首先要解決(jue) 真學真懂真信的問題。要自覺成為(wei) 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信仰者,堅持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堅定政治信念,熔鑄理想之魂,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列寧曾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cong) 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yu) 真理的追求”。隻有堅定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才會(hui) 更加熱愛馬克思主義(yi) 專(zhuan) 業(ye) 這一學科。要自覺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學習(xi) 者,刻苦持久地學習(xi) 好馬克思主義(yi) 經典原著,學習(xi) 好馬克思主義(yi) 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原原本本地學、全麵係統地學、全覆蓋式地學、深入紮實地學、兼收並蓄學、帶著問題學,把學深悟透馬克思主義(yi) 真理當作精神追求、當作職業(ye) 習(xi) 慣,隻有這樣才能成為(wei) 一個(ge)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紮實、素養(yang) 深厚的專(zhuan) 業(ye) 教師。要自覺聯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實際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堅持以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為(wei) 中心,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的學習(xi) 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的九個(ge) 方麵作為(wei) 學習(xi) 好馬克思主義(yi) 的著力點,把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新時代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yi) 學習(xi) 好。
2.傳(chuan) 播好馬克思主義(yi) 是高校教師的光榮使命
馬克思主義(yi) 不僅(jin) 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對人類產(chan) 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實踐已經證明,曆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yi) 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把馬克思主義(yi) 寫(xie) 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是完全正確的。馬克思主義(yi) 是指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
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教師自覺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宣傳(chuan) 者和傳(chuan) 播者,是職業(ye) 賦予的不可推卸的光榮使命。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立黨(dang) 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理想信念的靈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信仰支撐和精神指引。要充分發揮學科課程教學對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播的主渠道作用。全麵推動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刻剖析學生思想困惑,引導學生精神成長,讓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走進學生心中,成為(wei) 大學生的信仰追求,努力培育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充分發揮學科建設對馬克思主義(yi) 傳(chuan) 播的社會(hui) 支撐作用。堅持不懈向全社會(hui) 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注重研究回答中央關(guan) 心、群眾(zhong) 關(guan) 切、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充分發揮高校馬院教師闡釋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的主力軍(jun) 作用。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師要在闡釋傳(chuan) 播馬克思主義(yi) 及其中國化最新成果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在闡釋傳(chuan) 播黨(dang) 中央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有力辨析和回擊各種形形色色非馬克思主義(yi) 和反馬克思主義(yi) 思潮,以推進馬克思主義(yi) 的傳(chuan) 播不斷走向深入。
3.發展好馬克思主義(yi) 是高校教師的重要任務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正確的理論必須結合具體(ti) 情況並根據現存條件加以闡明和發揮”,“我們(men) 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複的教條”。馬克思主義(yi) 之所以能夠永葆青春,就在於(yu) 不斷探索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回應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新挑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座談會(hui) 上深刻指出,“曆史表明,社會(hui) 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hui) 科學大發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曆著我國曆史上最為(wei) 廣泛而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是一個(ge) 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chan) 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ge) 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chan) 生思想的時代。我們(men) 不能辜負了這個(ge) 時代”。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於(yu) 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神聖職責”。
高校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的教師要自覺把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偉(wei) 大的認識工具”,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馬克思主義(yi) 不是純書(shu) 齋裏的學問,它之所以能夠穿越曆史、照亮今天、指引未來,正在於(yu) 其所具有的與(yu) 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在當代中國的偉(wei) 大社會(hui) 變革中大力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wei) 大社會(hui) 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yi) 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政治、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協商民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建設生態文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實施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正確義(yi) 利觀、加強黨(dang) 的執政能力建設、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jun) 之路等方麵,都提出了具有原創性的概念和理論,這些概念和理論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yi) 的時代發展。
對馬克思最好的緬懷,就是把馬克思主義(yi) 繼續推向前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馬克思主義(yi) 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men) 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他強調,要“更好實現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時也要放寬視野,吸收人類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hui) 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如何更加深入科學地研究解決(jue) 當今世界麵臨(lin) 的重大問題和挑戰,需要我們(men) 運用馬克思主義(yi) 這一“偉(wei) 大的認識工具”做出開創性的探索。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將進一步推動全黨(dang) 全社會(hui) 堅定馬克思主義(yi) 信仰、樹立共產(chan) 主義(yi) 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共同理想,堅持用馬克思主義(yi) 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feng) 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yi) 發展。
(作者:清華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執筆:戴木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為什麽是對的?馬克思主義為什麽沒有過時?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這都是引人關注的話題。[詳細]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動力之源
97年前,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條遊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從此,紅船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揚帆起航,引領中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