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是中國首批14個(ge) 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並取得斐然成就的縮影。圖為(wei) 青島棧橋。新華社發
河北廊坊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操作機器人。新華社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抉擇,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正確領導下,全體(ti) 中華兒(er) 女眾(zhong) 誌成城、砥礪奮進,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今天,隨著改革開放全麵深化,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
1.理論創新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提供了指南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沒有思想上的不斷解放,沒有理論上的不斷創新,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偉(wei) 大成就和接續推進。事實上,改革開放就是思想大解放的產(chan) 物。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言:“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hui) 有改革大突破。”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重新樹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cong) 而推動了思想的不斷解放,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順利啟動,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實踐。
馬克思主義(yi) 沒有窮盡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40年來,在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中,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新情況、解決(jue) 新問題、得出新結論、發展新境界,不斷推動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圍繞“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什麽(me) 樣的黨(dang) 、怎樣建設黨(dang) ”“實現什麽(me) 樣的發展、怎樣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係列根本性時代性理論和實踐問題,以與(yu) 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政治膽識和理論勇氣,不斷進行深入思考和科學回答,先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這些理論成果指引下,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被推進到一個(ge) 又一個(ge) 新的曆史階段,實現了“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蕩、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
改革開放永無終點,解放思想沒有盡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如火如荼,對解放思想和創新理論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也為(wei) 其奠定了新的實踐基礎。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求真務實,以更加非凡的膽略和更加無畏的勇氣,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在解決(jue) 現實問題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始終用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頭腦、指導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實踐,促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良性互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的新境界。
2.實踐探索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積累了經驗
作為(wei) 一項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ye) ,改革開放沒有現成經驗和模式可以搬用和借鑒,隻能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探索中把握規律、獲得真知、積累經驗,並將其運用於(yu) 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實踐,從(cong) 而積極穩妥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
摸著石頭過河不是瞻前顧後、裹足不前,而是探索創新、開拓進取。通過統籌謀劃、全盤考慮,適時將人民群眾(zhong) 的新實踐新創造納入改革開放頂層設計,邊摸索邊總結,及時複製推廣成功經驗,確保改革開放蹄疾步穩。40年來,從(cong) 農(nong) 村經濟改革、國有企業(ye) 改革、創辦經濟特區到行政管理體(ti) 製改革、貿易體(ti) 製改革、監察體(ti) 製改革、司法體(ti) 製改革等,每一項重大改革都是從(cong) 試點試驗起步的,都從(cong) 實踐探索中獲得了大量的經驗和智慧,總結了科學的方案和規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ge) 新生事物的產(chan) 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ge) 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yi) 萬(wan) 人民的智慧和實踐。正是通過投石問路、摸著石頭過河,正是借助這些經驗和真知,改革開放舉(ju) 措的針對性和成功率得到極大提高,盲目性和錯誤率有效減少,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曆史進程從(cong) 而得以大大加快。
麵對全麵深化改革的艱巨任務,要更加注重實踐探索,繼續鼓勵大膽地闖、大膽地試,通過實踐探索把握更多真知和規律,增強對改革開放的全局掌控力和係統運籌力。同時,要更加注重對改革開放的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將具體(ti) 實踐探索納入全麵深化改革的通盤考慮,增強實踐探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將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3.體(ti) 製機製的不斷完善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提供了保障
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億(yi) 萬(wan) 人民的共同事業(ye) ,也是一項長期、艱巨而繁重的事業(ye) 。隻有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大膽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先進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方法,破除製約生產(chan) 力發展的思想障礙和製度藩籬,解放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才能贏得與(yu) 資本主義(yi) 相比較的優(you) 勢。
改革開放就是要改變束縛生產(chan) 力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體(ti) 製機製。立足中國國情,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緊緊抓住政府與(yu) 市場的關(guan) 係問題,廣泛借鑒和吸收古今中外有益的文明成果,深入推進經濟體(ti) 製改革,破立並舉(ju) 、放管服結合,逐步探索、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全麵推進政治、文化、社會(hui) 和生態文明體(ti) 製機製的改革創新,使中國社會(hui) 不僅(jin) 生機勃發、激情四射,而且秩序井然、運行高效,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闊步前進。
改革開放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生機和活力所在。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要繼續堅持以經濟體(ti) 製改革為(wei) 重點,處理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與(yu)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guan) 係,唱好放管服改革的重頭戲,全麵深化各方麵體(ti) 製機製改革,堅決(jue) 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清除妨礙生產(chan) 力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讓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充分激活市場和社會(hui) 的創新活力和發展活力,凝聚起激情奮進、意氣風發的強大改革開放氣場,開創百舸爭(zheng) 流、千帆競發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局麵。
4.全麵深化改革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開辟新的境界
改革開放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強大動力。從(cong) 農(nong) 村到城市、從(cong) 沿海到內(nei) 地、從(cong) 經濟領域到政治及其他領域,改革開放在不斷克服阻力和困難中穩紮穩打、逐步推進。不僅(jin) 破除了束縛生產(chan) 力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解放和發展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而且調動了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改革開放的積極性,從(cong) 而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不竭動力,不斷將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推上新台階。
黨(dang) 的十八大開啟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卓越非凡的智慧和壯士斷腕的勇氣,持續攻堅,堅決(jue) 破除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弊端,蹄疾步穩推進全麵深化改革,改革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壓茬拓展。從(cong) 國有企業(ye) 改革到財稅體(ti) 製改革、金融體(ti) 製改革、教育體(ti) 製改革、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司法體(ti) 製改革、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改革不斷突破,主要領域改革“四梁八柱”主體(ti) 框架基本確立,1500多項改革舉(ju) 措全麵推進,多點突破、以點帶麵,向中心聚焦、向深處發力,不斷培育改革開放新動能,為(wei) 改革開放注入新動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取得了曆史性成就。
改革開放是循序漸進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我們(men) 要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既要敢於(yu) 突破又要穩紮穩打,勇於(yu) 向頑瘴痼疾開刀,敢於(yu) 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更加妥善處理整體(ti) 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guan) 係,更加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更加注重謀劃局部性、階段性、個(ge) 別性改革,把控好改革開放全局,協同推進各領域各環節改革,“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不斷激活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匯聚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推動改革開放朝著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的偉(wei) 大勝利。
(作者均係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在改革開放中開拓發展的中國倫理學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詳細] -
大家手筆:以“日新”精神縱深推進改革開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國人熟知的名句,它出自儒家經典《大學》。“日新”的說法出現後,後世思想家不斷闡發,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很大影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