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落地生根

徐浩然 發布時間:2018-09-05 11:09:00 中國紀檢監察報

理論聯係實際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貫堅持的正確思想路線,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對待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態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全體(ti) 黨(dang) 員幹部要自覺運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全黨(dang) 、教育人民、推動工作。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黨(dang) 全國人民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的行動指南。要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廣大黨(dang) 員幹部必須大力弘揚理論聯係實際的馬克思主義(yi) 學風,高舉(ju)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旗幟,堅持不懈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全黨(dang) 、教育人民、推動工作,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發揚理論聯係實際馬克思主義(yi) 學風,要求我們(men) 從(cong) 問題出發,注重采取理論和實踐、曆史和現實、當前和未來相結合的方法,在學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上下功夫。馬克思主義(yi) 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理論。馬克思一再告誡人們(men)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國內(nei) 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ye) 發展都給我們(men) 提出了一個(ge) 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cong) 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係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me) 樣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圍繞這個(ge) 重大時代課題,我們(men) 黨(dang) 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chan) 黨(dang) 執政規律、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規律、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這一思想體(ti) 係明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ti) 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且根據新的實踐對各方麵工作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

發揚理論聯係實際馬克思主義(yi) 學風,要求我們(men) 善於(yu) 聯係,注重係統地、全麵地認識和理解,在弄通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上下功夫。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求我們(men) 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麵地而不是片麵地、係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係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guan) 係。

——要同把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統攬“四個(ge) 偉(wei) 大”的實踐貫通起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dang) 必須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實現偉(wei) 大夢想,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必須深入推進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必須紮實做好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為(wei) 我們(men) 在戰略層麵深入領會(hu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提供了基本框架。“四個(ge) 偉(wei) 大”緊密聯係、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的是黨(dang) 的建設新的偉(wei) 大工程。推進偉(wei) 大工程,要結合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確保黨(dang) 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曆史進程中始終成為(wei) 堅強領導核心。

——要同把握黨(dang) 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貫通起來,深化認識十四條基本方略的整體(ti) 性、關(guan) 聯性、協同性,全麵做好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曆史唯物主義(yi) 認為(wei) ,社會(hui) 存在決(jue) 定社會(hui) 意識,物質生產(chan) 是社會(hui) 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隻有把社會(hui) 主要矛盾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來觀察,才能全麵把握整個(ge) 社會(hui) 的基本麵貌和發展方向。新時代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呈現出複雜性特征,因此必須提升黨(dang) 和國家從(cong) 總體(ti) 上化解矛盾風險的體(ti) 係能力。十四條基本方略以科學的體(ti) 係化方式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行動指南,“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與(yu) “堅持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首尾呼應,確保黨(dang)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在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應該看到,人民群眾(zhong) 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yi) 、安全、環境等方麵的要求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而是要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通過增強體(ti) 係能力,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麵發展、社會(hui) 全麵進步。

發揚理論聯係實際馬克思主義(yi) 學風,要求我們(men) 樹立務實作風,拿出實在舉(ju) 措,發揚釘釘子精神,在做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上下功夫。黨(dang) 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有近期的,有中期的,也有長期的,要分清輕重緩急,有計劃有秩序加以推進。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把黨(dang) 中央提出的戰略部署轉化為(wei) 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任務。要牢固樹立全國上下一盤棋思想,以貫徹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為(wei) 前提,確保黨(dang) 中央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順利實現。當前,全黨(dang) 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dang)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堅持黨(dang) 的領導的體(ti) 製機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隻要我們(men) 善於(yu) 聆聽時代聲音,勇於(yu) 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yi) 一定能夠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