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不斷從馬克思主義中汲取真理力量

董振華 發布時間:2018-09-13 11:23:00 人民論壇網

建黨(dang) 97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高揚馬克思主義(yi) 理論旗幟,始終堅持思想建黨(dang) 、理論強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始終緊緊依靠人民創新理論、檢驗理論,堅持理論與(yu) 時俱進、開拓創新,從(cong) 而不斷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糾正錯誤,書(shu) 寫(xie) 了可歌可泣的曆史篇章,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人間奇跡”。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的事業(ye) 發生曆史性變革。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理論強黨(dang) 的支撐。

堅持理論強黨(dang) 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堅持思想建黨(dang) 、理論強黨(dang) 。黨(dang) 的建設,不僅(jin) 僅(jin) 包括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ge) 方麵。我們(men) 黨(dang) 在發展黨(dang) 員的過程中,不僅(jin) 要求組織上要入黨(dang) ,更看重的是思想上入黨(dang) 。因此,我們(men) 黨(dang) 總是不斷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全黨(dang) ,這已經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的一個(ge) 優(you) 良傳(chuan) 統。

在我們(men) 黨(dang) 成立之初,就湧現出來一大批優(you) 秀的思想理論家。最早將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理論介紹到中國的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創立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李達,是我們(men) 黨(dang) 內(nei) 著名的理論家。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家艾思奇的《大眾(zhong) 哲學》一書(shu) ,開啟了馬克思主義(yi) 哲學中國化和大眾(zhong) 化的曆史進程。

在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也十分重視黨(dang) 的思想理論工作。早在井岡(gang) 山時期,他就注意到了思想建黨(dang) 、理論強黨(dang) 的重要性。在革命時期,毛澤東(dong) 同誌寫(xie) 了《實踐論》和《矛盾論》這兩(liang) 本理論著作,為(wei) 修正黨(dang) 內(nei) 存在的教條主義(yi) 和經驗主義(yi) 錯誤作出了重要貢獻,統一了全黨(dang) 的思想,為(wei) 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後,毛澤東(dong) 同誌依舊十分關(guan) 心黨(dang) 的理論建設,1957年1月27日,毛澤東(dong) 同誌在省市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會(hui) 議上講話要求,“全黨(dang) 要學習(xi) 辯證法,提倡照辯證法辦事。全黨(dang) 都要注意思想理論工作,建立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隊伍,加強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的研究和宣傳(chuan) ”。

改革開放時期,我們(men) 黨(dang) 依舊十分注重思想建黨(dang) 、理論強黨(dang) 。1978年5月在全國引起巨大轟動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破除了“兩(liang) 個(ge) 凡是”對人們(men) 思想的禁錮,解放了人們(men) 的思想,為(wei) 即將到來的改革開放提供了思想條件。改革開放之初,我們(men) 又把馬克思主義(yi) 的普遍原理與(yu) 中國的具體(ti) 國情緊密結合起來,發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號召。1992年鄧小平同誌針對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新形勢、新變化,從(cong) 理論的高度闡發了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市場經濟的關(guan) 係,進一步解放了人們(men) 的思想,破除了一些體(ti) 製機製障礙,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在黨(dang) 和人民的長期奮鬥下,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我們(men) 已經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ge) 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在內(nei) 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這一理論體(ti) 係是指導黨(dang) 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理論,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我們(men) 要堅定理論自信,不斷用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攻堅克難。

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尋找理論源泉,使黨(dang) 能夠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ge) 曆史時期不斷披荊斬棘、破浪前行

偉(wei) 大的理論往往存在於(yu) 人民群眾(zhong) 的偉(wei) 大實踐中,也隻有在人民群眾(zhong) 的偉(wei) 大實踐中才能檢驗理論的真理性。理論自身無法發揮作用,隻有借助於(yu) 人民,才能成為(wei) 變革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正如馬克思所說:“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隻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zhong) ,也會(hui) 變成物質力量。”因此,緊緊依靠群眾(zhong) 才是我們(men) 理論強黨(dang) 的力量來源和根本保證。

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全部社會(hui) 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yi) 認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不斷攻堅克難,就是因為(wei) 牢牢立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實踐,從(cong) 實踐中探索理論,又回到實踐中檢驗理論,用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dang) 。

實踐是人的感性的活動,實踐的主體(ti) 隻能是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的主體(ti) ,正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zhong) 。我們(men) 黨(dang) 在帶領人民群眾(zhong) 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的過程中,始終尊重人民的主體(ti) 地位,發揚人民群眾(zhong) 的首創精神,堅持群眾(zhong) 觀點和群眾(zhong) 路線,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中尋找理論源泉,在人民群眾(zhong) 中發揮理論的作用。

堅持理論強黨(dang) ,不斷攻堅克難,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真正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xing) 不高興(xing) 、答應不答應作為(wei) 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不斷解決(jue) 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宗旨。

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強大理論武器,使黨(dang) 能夠不斷回應時代課題,迎接現實挑戰

曆史已經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yi) 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理論,是引導中國人民走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強大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高度概括了馬克思主義(yi) 的鮮明理論品格。他指出:“馬克思創建了唯物史觀和剩餘(yu) 價(jia) 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yi) 運行的特殊規律,為(wei) 人類指明了從(cong) 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的途徑,為(wei) 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yi) 以實現全人類的解放為(wei) 自己的價(jia) 值追求,始終為(wei) 人民“立言”,為(wei) 崇高的目標——實現全人類的幸福而不懈奮鬥。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區別於(yu) 其他理論的最主要特征,馬克思主義(yi) 是在實踐中形成、豐(feng) 富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yi) 吸收了人類曆史上一切有益的思想成果,它不是封閉的體(ti) 係,能夠不斷回應時代課題,迎接現實挑戰。

馬克思主義(yi) 成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的指導思想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從(cong) 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中葉,中國人民經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政治勢力和思潮輪番登上中國曆史舞台,但隻有在馬克思主義(yi) 的指導下,在無產(chan) 階級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實現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在革命年代,我們(men) 積極開展土地改革,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的力量,實現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勝利。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我們(men) 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建立了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完成了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men) 堅持實事求是這一馬克思主義(yi) 活的靈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wei) 中心,解放思想,求真務實,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進入了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

理論一旦脫離實際,就會(hui) 失去生命力。我們(men) 黨(dang) 之所以能夠不斷攻堅克難,不斷解決(jue) 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能夠堅持理論聯係實際、不斷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ti) 國情、同時代狀況、同人民大眾(zhong) 的需求緊密結合,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大眾(zhong) 化。

新時代,我們(men) 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的科學理論,不斷迎接新挑戰、處理新問題。必須不斷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發展實際相結合,提出中國方案,解決(jue) 中國問題;偉(wei) 大的時代催生偉(wei) 大的理論,要始終保持理論的創新活力,促進理論與(yu) 時俱進、與(yu) 時代同頻共振;人民有所呼,黨(dang) 要有所應,要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大眾(zhong) 化,使科學理論深入群眾(zhong) ,才能不斷擴大我們(men) 黨(dang) 指導思想的群眾(zhong) 基礎,匯聚起理論強黨(dang) 、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

(作者為(wei)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毛澤東(dong) 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習(xi) 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5日。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