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推動製造業實現更高水平開放

孫虎 陸平 發布時間:2018-09-13 11:26:00 經濟日報

製造業(ye) 是我國開放最早的領域。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製造的開放領域不斷擴大,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未來,我國製造業(ye) 開放的大門會(hui) 越開越大。我們(men) 要多措並舉(ju) 推動製造業(ye) 實現更高水平開放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縱觀改革開放40年的曆程,作為(wei) 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製造業(ye) 秉承開放發展的理念,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成為(wei) 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合作共贏的重要領域。中國製造業(ye) 全麵開放的格局已經形成並不斷深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wei) 世界製造業(ye) 生產(chan) 和出口大國、製造業(ye) 領域利用外資大國和境外投資大國,逐步融入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體(ti) 係,對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綜合分析來看,我們(men) 認為(wei)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ye) 利用外資政策演變大致可分為(wei) 4個(ge) 階段。

第一階段為(wei) 探索實驗期(1979年至1990年)。這一時期,對外商實行的是超國民待遇,先後頒布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e) 法》《涉外經濟合同法》《外資企業(ye) 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ye) 法》等法規,標誌著我國利用外資製度初步形成。我國先後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開放包括上海、天津等東(dong) 部沿海城市,並相繼成立了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保稅區。

第二階段為(wei) 政策規範期(1992年至1999年)。1995年我國頒布《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後又於(yu) 1997年經修改後頒布《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以“正麵清單”+“負麵清單”的形式對外公示鼓勵、允許、限製與(yu) 禁止外商投資的具體(ti) 產(chan) 業(ye) 目錄。《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的公開頒布,使我國外商投資市場準入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對於(yu) 提高外商投資預期以及促進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具有積極作用。

第三階段為(wei) 與(yu) 國際接軌期(2000年至2012年)。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wei) 符合WTO的國際標準和要求,我國相繼修改了相關(guan) 法律法規,並對《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進行多次修訂,通過不斷的政策修訂,對外商投資逐漸實施準入後國民待遇政策,對外商投資的管理越來越與(yu) 國際接軌。

第四階段為(wei) 高水平開放期(2013年至今)。這一階段開始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之後自貿區政策開始在全國推廣,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管理製度。隨著多個(ge) 自由貿易區的成立和發展,一係列高水平的外資管理辦法和改革措施陸續出台,持續推進我國經濟高水平開放發展。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麵清單)(2018年版)》實施。這是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要求進一步加快製造業(ye) 開放的重要舉(ju) 措,體(ti) 現了我國主動全麵放開製造業(ye) 的思路。

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的概念在《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中引入,其將原有的外商投資限製類和禁止類部分統一納入到“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部分,即“負麵清單”的部分在內(nei) 容上依然包括“限製類”和“禁止類”兩(liang) 方麵的內(nei) 容。負麵清單體(ti) 現了“法無禁止即可為(wei) ”的管理思路,有利於(yu) 實現國內(nei) 投資環境更加透明的要求。《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麵清單)(2018年版)》是《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發布以來首次單獨出台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且不再分為(wei) “限製類”和“禁止類”兩(liang) 部分,簡化了負麵清單的結構,方便了外商投資和政府管理。

從(cong) 《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的修訂曆程中,也反映出我國製造業(ye) 領域持續擴大開放,加大力度減少對外商投資限製的工作思路。《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首次發布是在1995年,到2018年共發布了8次。在這一期間內(nei) ,製造業(ye) 領域限製類項目和禁止類項目都在不斷減少,至2018年,合並後的負麵清單中製造業(ye) 領域僅(jin) 包括6項,且一些條目還給出了下一步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截至目前,我國在製造業(ye) 領域沒有放開時間安排的限製僅(jin) 為(wei) 幾項,基本實現了“全麵放開一般製造業(ye) ”。

製造業(ye) 是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的主要領域,無論是傳(chuan) 統製造業(ye) ,還是高新技術製造業(ye) ,都要在開放環境中實現全球價(jia) 值鏈的最大化。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推動我國製造業(ye) 更高水平開放,應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一是要落實好擴大開放新政策,建立公平競爭(zheng) 的營商環境。根據新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麵清單)(2018年版)》,各地政府應加快清除陳規,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做好進一步擴大開放工作。大力推進“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基本實現政府部門各類審批信息共享共用。加大保護知識產(chan) 權的力度,為(wei) 先進技術的引進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是要加快適應新的開放環境,不斷提高本土企業(ye) 競爭(zheng) 力。船舶、汽車、航空等行業(ye) 要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適應擴大開放環境。

三是要提高引進外資積極性,促進製造業(ye) 轉型升級。要大力加強對節能環保、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智能製造裝備等先進製造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外資的引入力度。整合政府、企業(ye) 、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等信息資源,建立跨部門信息共享機製,搭建外資數據平台,為(wei) 企業(ye) 提供全方位精準信息支持與(yu) 服務。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