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價(jia) 值取向調查”問卷包括9個(ge) 價(jia) 值維度:人格品行、智慧教育、家庭情感、人際交往、職業(ye) 發展、處世與(yu) 人生、宗教與(yu) 自然、國家與(yu) 社會(hui) 、物質名望與(yu) 地位,共80個(ge) 具體(ti) 價(jia) 值理念。
價(jia) 值觀指的是人們(men) 用以區分好壞標準並指導行為(wei) 的心理傾(qing) 向係統。價(jia) 值觀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無法回避的重要問題。我們(men) 要培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首先必須明確:當下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到底是什麽(me) ?我們(men) 基於(yu) 對2753位國人的調查問卷,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探討分析了當代中國人價(jia) 值觀結構及特點。
具有較強儒家文化特點、呈現出積極向上動力特征的理念備受青睞
統計各項價(jia) 值理念選擇人數及所占比例,得到中國人價(jia) 值理念頻數統計表。選擇頻率最高的十項價(jia) 值理念分別為(wei) :“孝順父母”“獨立自主”“遵紀守法”“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勤儉(jian) 節約”“實事求是”“夫妻和睦”“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公平正義(yi) ”“寬以待人,將心比心”。
從(cong) 所選理念的來源來看,具有較強儒家文化特點並呈現出積極向上的動力特征的理念,如“孝順父母”“勤儉(jian) 節約”“誠實守信”“寬以待人”等選擇頻率較高。此外,“獨立自主”“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公平正義(yi) ”等帶有明顯現代色彩並具普遍價(jia) 值的理念也排名靠前,為(wei) 當代中國人所推崇。道家價(jia) 值理念如“吃虧(kui) 是福,知足常樂(le) ”“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無欲無求,得過且過”則未被重視。此外,“人為(wei) 財死,鳥為(wei) 食亡”“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qin) ”等極端利己主義(yi) 、拜金主義(yi) 的價(jia) 值理念最高選擇比例僅(jin) 為(wei) 2.5%,最不被當代中國人認可。
從(cong) 中國人價(jia) 值取向維度來看,認同度最高的是家庭情感
選擇頻率最高的十項理念分屬於(yu) 五個(ge) 價(jia) 值維度:家庭情感、人格品行、國家社會(hui) 、處世人生以及人際交往。從(cong) 統計結果來看,認同度最高的維度是家庭情感,這與(yu) 中國文化重視家庭人倫(lun) 的傳(chuan) 統相一致。從(cong) 內(nei) 容來看,這一維度僅(jin) 包含“孝順父母”與(yu) “夫妻和睦”兩(liang) 個(ge) 價(jia) 值理念,而其它與(yu) 其相關(guan) 且備受傳(chuan) 統文化重視的理念,如“愛護子女”與(yu) “兄弟同心”等未能列入其中。排名第二的人格品行維度包括節儉(jian) 、誠信、遵紀守法及獨立自主四項理念,區別於(yu) 提倡道德最高形態“仁、義(yi) 、禮、智、信”的傳(chuan) 統人格品行。
國家社會(hui) 維度以26.8%的比例均值位於(yu) 第三,包括“人人平等,互相尊重”與(yu) “公平正義(yi) ”兩(liang) 個(ge) 理念。同時進入價(jia) 值取向維度列表的還有處世人生與(yu) 人際交往,兩(liang) 者均隻包含一個(ge) 理念,其比例均值分別為(wei) 25.9%與(yu) 22.4%。
在價(jia) 值觀結構中,修身與(yu) 齊家的選擇比例較高,治國平天下次之
調查顯示,在價(jia) 值觀結構中,修身與(yu) 齊家的選擇比例較高,治國平天下次之。這一結果與(yu) 中國文化重親(qin) 族、重德行的傳(chuan) 統高度一致。儒家認為(wei) “修齊治平”是層層遞進的關(guan) 係,修身是一應事物之根本,修身的核心是克己,也就是向內(nei) 的自我約束。“中國社會(hui) 處處訓練人向內(nei) 用力。從(cong) 前麵所得的教訓,如反省、自責、克己、讓人、學吃虧(kui) ……從(cong) 後麵所得的教訓,如勤儉(jian) 、刻苦、自勵、要強……貫乎其中者皆一種精神而已。”
克己使得傳(chuan) 統中國人長於(yu) 自我管理,習(xi) 慣關(guan) 起門來過日子,政府也以不擾民為(wei) 信條。“此其社會(hui) 秩序,殆由社會(hui) 自爾維持;無假於(yu) 外力,而寄於(yu) 各方麵或各人之自力”。要言之,尋常百姓的興(xing) 趣是向內(nei) 的“修身”與(yu) “齊家”,而非向外關(guan) 涉他人的“治國平天下”。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調查中,“治國平天下”也進入了當代中國人價(jia) 值觀結構。這說明現代中國人不再囿於(yu) 一家一人,而是開始關(guan) 注國家乃至天下。
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中存在相當強度的道德內(nei) 容
道德是價(jia) 值觀的重要內(nei) 容。本次調查遴選出的十項價(jia) 值理念至少有五項與(yu) 道德有關(guan) ,分別是“孝順父母”“勤儉(jian) 節約”“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寬以待人,將心比心”“實事求是”。其它基於(yu) 本土文化的研究也證實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中存在相當強度的道德內(nei) 容。
從(cong) 社會(hui) 現實層麵來看,中國人行為(wei) 處事極重良心,他們(men) 並不在乎行為(wei) 是否有回報,隻在乎是否無愧於(yu) 心。雖然當前數據還無法證明當代中國人仍視道德為(wei) 終極目標,但也足以說明道德在中國人的價(jia) 值體(ti) 係中的核心地位。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並存的價(jia) 值觀現狀
在調查中我們(men) 發現中國人價(jia) 值觀的改變。本次調查進入中國人價(jia) 值結構的德行包括獨立自主、遵紀守法、勤儉(jian) 節約、誠實守信、實事求是五項,均屬傳(chuan) 統德行範疇,但並非傳(chuan) 統德行之主流。最為(wei) 典型的是獨立自主與(yu) 遵紀守法,前者強調處事時的個(ge) 體(ti) 獨立、自我決(jue) 定及擔當,彰顯了個(ge) 人意誌,雖屬傳(chuan) 統價(jia) 值理念之列,但更具現代色彩。遵紀守法要求個(ge) 體(ti) 行為(wei) 處事要遵守基本規章製度,不越界、不逾矩,與(yu) 其說是道德要求,不如說是對行為(wei) 的底線要求,這一理念恰能與(yu) 現代法製社會(hui) 對接。我們(men) 由此推定,傳(chuan) 統價(jia) 值理念中能與(yu) 現代生活相契合的理念依然活躍,不相契合的理念則被逐漸消解。
另外,我們(men) 發現中國人價(jia) 值觀中出現了偏向現代西方的價(jia) 值理念,即“治國平天下”中包含的“人人平等”與(yu) “公平正義(yi) ”。雖然人人平等、公平正義(yi) 並不直接來源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但其實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公天下”“有教無類”“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以民為(wei) 本”等思想均蘊含平等正義(yi) 的理念。我們(men) 在理解平等正義(yi) 時,並非全從(cong) 其來源處進行理解,而是經過了傳(chuan) 統思想的重新詮釋,這就使得平等正義(yi) 可以安放於(yu) 當代中國人的價(jia) 值結構中又不致與(yu) 其它傳(chuan) 統理念發生衝(chong) 突。
顯然,當代中國人的價(jia) 值觀主要由能與(yu) 現代生活相接洽的傳(chuan) 統理念以及能在傳(chuan) 統文化中找到依據的現代理念共同組成。在這樣的結構中,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相互糅雜,和諧並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的核心是價值認同,價值觀教育本質上也是文化認同教育,體現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內涵。[詳細] -
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麵融入我國法律體係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下麵建成《規劃》),強調要著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全過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麵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詳細] -
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習近平同誌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