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

發布時間:2018-09-20 15:06:00 經濟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工作會(hui) 議上強調,“要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不僅(jin) 是我們(men) 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nei) 核,對解決(jue) 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jia) 值”。中國是一個(ge) 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古往今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創造了源遠流長、絢爛多姿、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植根於(yu) 中華文化沃土,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注定了我們(men) 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綿延不絕,不斷豐(feng) 富、發展,在數千年的曆史傳(chuan) 承中,形成了自己富有強大生命力的獨特文化傳(chuan) 統,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中國曆史悠久,文化成就斐然,有完備而連續的文化體(ti) 係和發展形態,在世界文化史上非常少見。這種文化的連續性尤以中國古代曆史記述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最具特色,《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中國古代豐(feng) 富生動的史籍,是保存民族曆史文化的重要載體(ti) 。幾千年來,我國流傳(chuan) 下來的各種曆史文化典籍浩如煙海,其豐(feng) 富和完備的程度,沒有任何一個(ge) 國家可以相比。這是中華文明特有的重要標誌。

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同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燦爛輝煌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曆史文化淵源,也是我們(men) 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

中華文化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獨特價(jia) 值體(ti) 係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中國所特有,其獨特的生成演進環境,使其既具有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yu) 人、人與(yu) 社會(hui) 、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ti) 係。”中華文化在曆史的傳(chuan) 承中形成的思想和理念不論過去和現在,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有著永不褪色的時代價(jia) 值。比如,中華文化強調“民為(wei) 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強調“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強調“君子喻於(yu) 義(yi) ”“君子坦蕩蕩”;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德不孤,必有鄰”“仁者愛人”“與(yu) 人為(wei) 善”“己所不欲,勿施於(yu) 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貧濟困”,等等。這些都是中國人獨特精神世界的展現,這些思想和理念,既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而不斷與(yu) 時俱進,又有其自身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獨特的價(jia) 值理念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共同的寶貴思想資源。在悠久曆史中形成的中華民族獨特的傳(chuan) 統文化,不僅(jin) 對古代中國,也對當代中國產(chan) 生著深遠影響,如,實事求是的態度、與(yu) 時俱進的觀念、德法兼治的理念、改善民生的政策、改善生態的方略、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構想、和諧社會(hui) 的構建、小康社會(hui) 的目標等,無不蘊含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智慧和精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於(yu) 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們(men) 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國曆史傳(chuan) 承和文化傳(chuan) 統決(jue) 定的。

文化傳(chuan) 承影響著一個(ge) 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選擇

一個(ge) 國家選擇什麽(me) 樣的治理體(ti) 係,是由這個(ge) 國家的曆史傳(chuan) 承、文化傳(chuan) 統、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決(jue) 定的。其中,曆史文化居於(yu) 重要地位。文化傳(chuan) 統一經形成,便具有恒久的穩定性、持久的傳(chuan) 承性和強大的滲透力,進而反作用於(yu) 社會(hui) 政治、經濟,影響社會(hui) 發展和治理方向。

文化是一種社會(hui) 現象,同時又是一種曆史現象。廣義(yi) 而言,文化是一切物質產(chan) 品和精神產(chan) 品的總和;狹義(yi) 而言,是包括語言、文學、藝術及一切意識形態在內(nei) 的精神產(chan) 品。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了中西方兩(liang) 種不同的人文精神。不同的生活方式、行為(wei) 規範、思維方式確定了他們(men) 各自不同的價(jia) 值觀念,並就此引發一係列不同的政治思想和國家治理理念,進而也會(hui) 影響道路的選擇和製度建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個(ge) 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隻有這個(ge) 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他主張虛心學習(xi) 借鑒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是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他形象地比喻,正像我們(men) 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變成紫羅蘭(lan) 這一種花,我們(men) 也不能要求有著不同文化傳(chuan) 統、曆史遭遇、現實國情的國家都采用同一種發展模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men) 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

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產(chan) 生並形成了為(wei) 整個(ge) 民族共同認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曆程、獨特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價(jia) 值體(ti) 係孕育出中華民族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這就是全社會(hui) 共同認可的核心價(jia) 值體(ti) 係,這個(ge) 價(jia) 值體(ti) 係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最為(wei) 深厚的文化支撐。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楊豔秋)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