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努力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鮑紹坤 發布時間:2018-09-25 10:43:00 人民日報

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強調按照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xiang) 融合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體(ti) 係,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五個(ge) 方麵的總要求表明,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包括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人才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組織振興(xing) 在內(nei) 的全麵振興(xing) ,是要推動農(nong) 業(ye) 全麵升級、農(nong) 村全麵進步、農(nong) 民全麵發展。其中,治理有效具有重要保障作用。有效的鄉(xiang) 村治理可以促進產(chan) 業(ye) 發展、保障農(nong) 民增收,實現鄉(xia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當前,應針對鄉(xiang) 村治理麵臨(lin) 的新問題新挑戰,發揮好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努力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xiang) 村。

堅持黨(dang) 建引領。“給錢給物,不如建個(ge) 好支部。”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鄉(xiang) 村治理有效,關(guan) 鍵在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心骨、領頭雁,隻有基層黨(dang) 組織積極引領、當好表率,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才能圓滿完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的各項任務,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凝聚力量。要堅持黨(dang) 建引領,以組織振興(xing) 增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內(nei) 在支撐,為(wei) 鄉(xiang) 村善治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堅持把黨(dang) 建貫穿於(yu) 鄉(xiang) 村治理全過程,充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麵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實現鄉(xiang) 村治理與(yu) 黨(dang) 建工作深度融合。選優(you) 配強農(nong) 村“兩(liang) 委”班子,把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堅強戰鬥堡壘,切實提升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同時,運用好民主懇談會(hui) 、協商對話會(hui) 等形式,發揮協商民主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在黨(dang) 組織的領導下,有效匯聚和整合鄉(xiang) 村各類利益主體(ti) 的訴求,形成能夠實現群眾(zhong) 利益的有效辦法和措施,確保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收到實效、得到群眾(zhong) 擁護。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人民群眾(zhong) 是鄉(xiang) 村治理的主體(ti) 。要發揮群眾(zhong) 首創精神,把為(wei) 了群眾(zhong) 與(yu) 依靠群眾(zhong) 結合起來,實施科學決(jue) 策、民主決(jue) 策,拓寬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的渠道,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hui) 治理格局。引導人民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政策製定、實施、監督全過程,做到問政於(yu) 民、問需於(yu) 民、問計於(yu) 民,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鄉(xiang) 村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還要將人民群眾(zho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服務對象,強調親(qin) 情化服務、人性化治理,實現服務與(yu) 治理並舉(ju) 。應常懷為(wei) 民之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wei) 重點,結合當地實際製定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政策措施,堅持久久為(wei) 功、紮實推進。以優(you) 質的公共服務從(cong) 源頭上化解鄉(xiang) 村矛盾,努力解開群眾(zhong) 的心結,減少社會(hui) 糾紛,切實維護群眾(zhong) 利益。更好滿足廣大鄉(xiang) 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增強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隻有做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了人民、鄉(xiang) 村振興(xing) 依靠人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匯聚起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強大合力,確保鄉(xiang) 村治理有效。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鄉(xiang) 村自治是加強和創新鄉(xiang) 村治理的重要動力,在體(ti) 現村民意誌、保障村民權益、激發鄉(xiang) 村活力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要努力形成符合國情和本地實際、體(ti) 現時代特征、規範有序、充滿活力的鄉(xiang) 村自治,實現村事村議、村事村辦、村事村管,充分激發群眾(zhong) 的創造活力,充分發揮農(nong) 村各類社會(hui) 主體(ti) 的治理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在法治軌道上進行鄉(xiang) 村治理,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防範風險、化解矛盾、維護群眾(zhong) 合法權益,引導群眾(zhong) 養(yang) 成在法治框架內(nei) 主張權利、解決(jue) 糾紛的習(xi) 慣。在鄉(xiang) 村治理實踐中,為(wei) 廣大農(nong) 村群眾(zhong) 提供全麵深入的法治宣傳(chuan) 、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夯實法治社會(hui) 建設的基礎。法治與(yu) 德治是相輔相成的。要重視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堅持既講法治又講德治,努力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緊密結合起來,推動鄉(xiang) 村形成良好道德風尚。尊老敬老、勤儉(jian) 持家、互幫互助等傳(chuan) 統美德在我國廣大鄉(xiang) 村地區具有強大生命力。應充分發揮這些傳(chuan) 統文化和道德觀念貼近鄉(xiang) 村生活實際的優(you) 勢,大力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充分發揮鄉(xiang) 賢、道德榜樣、村規民約、家訓家風的教化作用,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引導善行義(yi) 舉(ju) ,規範社會(hui) 秩序。著力豐(feng) 富農(nong) 村文化生活,建設好農(nong) 村書(shu) 屋、農(nong) 村文化廣場,培育鄉(xiang) 土文化人才,讓鄉(xiang) 村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魅力和風采。

堅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加強鄉(xiang) 村治理,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的作用,將技術優(you) 勢與(yu) 製度優(you) 勢結合起來,推進鄉(xiang) 村治理智能化,不斷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效能。加強現代科技在鄉(xiang) 村治理各個(ge) 領域的深度應用,優(you) 化治理技術工具,發展大數據治理、雲(yun) 治理、“互聯網+鄉(xiang) 村治理”等新模式,積極推動治理理念、治理內(nei) 容、治理方式、治理體(ti) 製機製創新,釋放現代科技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的巨大效能。也應看到,目前鄉(xiang) 村還存在信息化人才缺乏、信息化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裝備不足等問題,製約著現代科技在鄉(xiang) 村治理中的應用。應加快鄉(xiang) 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xiang) 村公共教育質量和水平,努力提高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文化水平尤其是科技知識素養(yang) ,大力培育和引進服務鄉(xiang) 村治理智能化的專(zhuan) 業(ye) 人才,為(wei) 有效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鄉(xiang) 村治理提供支撐和保障。(作者為(wei) 中國法學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