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是科學的信仰、理性的信仰。無論是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體(ti) 係、實踐運動,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yi) 的人,裏麵都貫穿著一個(ge) 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核心價(jia) 值追求。實現馬克思主義(yi) 的核心價(jia) 值追求必須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就是信仰,是根本的價(jia) 值追求。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信仰是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信仰要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必須搞清楚兩(liang) 個(ge) 基本問題:第一,信仰是什麽(me) ?第二,馬克思主義(yi) 是什麽(me) ?隻有在此基礎上,我們(men) 才可以真正把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內(nei) 化到靈魂深處、轉化為(wei) 現實的實踐。
信仰是對價(jia) 值的最高追問
信仰的本質是價(jia) 值問題,是對價(jia) 值的最高追問。信仰從(cong) 本質上來講是思想認識問題。人們(men) 認識世界有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想搞清楚“是不是”的問題,這是事實判斷;二是想搞清楚“該不該”的問題,這是價(jia) 值判斷。事實判斷服從(cong) 唯物論的原則,與(yu) 人們(men) 的主觀願望沒有關(guan) 係,是按照客觀標準和外在尺度認識的世界;價(jia) 值判斷則服從(cong) 價(jia) 值論的原則,同一個(ge) 事實不同的人有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價(jia) 值判斷,這是按照主觀標準和內(nei) 在尺度認識的世界。事實判斷旨在求真,價(jia) 值判斷旨在求善。
信仰屬於(yu) 價(jia) 值判斷,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價(jia) 值判斷都是信仰問題,信仰是對價(jia) 值的最高追問。價(jia) 值判斷就是回答“該不該”的問題。所謂價(jia) 值追問,就是對“該不該”或者“有沒有意義(yi) ”問題的追問。價(jia) 值觀也就是怎麽(me) 看“該”或者“不該”、“有意義(yi) ”或者“沒有意義(yi) ”。如果對價(jia) 值的追問超越了生命價(jia) 值,就會(hui) 上升為(wei) 信仰。例如,什麽(me) 是拜金主義(yi) 的價(jia) 值觀?就是把金錢作為(wei) 判斷“該”或者“不該”的標準,認為(wei) 有錢就該,沒有錢就不該。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價(jia) 值追問達到這樣的地步:為(wei) 了錢就可以不活,即超越了生命價(jia) 值,這就上升為(wei) 對金錢的信仰。再如,什麽(me) 是自由的價(jia) 值觀?就是把自由作為(wei) 判斷“該”或者“不該”的標準,凡是符合自由的就是該的,凡是不符合自由的就是不該的,但是如果把這樣的價(jia) 值追問達到這樣的地步:不自由毋寧死,這就不是普通的自由價(jia) 值觀,而是對自由的信仰。
由此可見,為(wei) 了信仰,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入黨(dang) 誓詞中說:隨時準備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dang) 。這就是信仰的宣示。
信仰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區別
信仰可以有很多種,但是總體(ti) 上來說,根據追問價(jia) 值通達信仰的不同方式,可以把信仰大致分為(wei) 兩(liang) 類: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人們(men) 認識世界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方麵,一個(ge) 是事實判斷,另一個(ge) 是價(jia) 值判斷。事實問題是科學的範圍,但是科學永遠不能超越事實範圍走向價(jia) 值領域,也就是說,“是不是”的事實問題,永遠不可能回答“該不該”的價(jia) 值問題。價(jia) 值問題是由人文來回答的。人文由藝術、宗教和哲學組成。它們(men) 都是回答價(jia) 值問題的,但是它們(men) 回答價(jia) 值問題的方式不同。藝術用感性直觀的方式表達價(jia) 值,宗教是用非理性的方式回答價(jia) 值問題,哲學則是為(wei) 價(jia) 值找到理性的依據。
信仰是對價(jia) 值的最高追問。藝術沒有自己獨立的王國,不可能直接通達信仰,隻能用來表達信仰。那麽(me) ,通達信仰隻有兩(liang) 條路可走,一個(ge) 是宗教,另一個(ge) 是哲學。這兩(liang) 種信仰所達到的價(jia) 值追問高度,沒有本質區別,為(wei) 了宗教的信仰可以獻身,基於(yu) 哲學的信仰同樣可以犧牲生命。它們(men) 的根本區別在於(yu) 通達信仰的方式:宗教是以非理性的方式通達信仰,是因信而信;哲學是用理性的方式通達信仰,是因真而信。也就是說,信仰有兩(liang) 種: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非理性的信仰是排斥理性的。非理性的信仰不需要理由,是“因信而信”。宗教都屬於(yu) 這樣的信仰。一個(ge) 宗教信仰,無論它的邏輯多麽(me) 嚴(yan) 密,但前提是經不起理性追問的。
理性的信仰恰恰是以理性作為(wei) 根基的,經過理性反思為(wei) 真才信,是“因真而信”。馬克思主義(yi) 就是理性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yi) 是科學的理性信仰
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是科學的信仰、理性的信仰。那麽(me) ,這樣的信仰為(wei) 什麽(me) 是科學的和理性的?這可以從(cong) 它對終極關(guan) 懷的理性回答中找到答案。
人的特性在於(yu) ,雖然生存於(yu) 有限,卻要追問無限;雖然存在具有偶然性,卻要追問必然;雖然生命是暫時的,卻要追問永恒。這就是終極關(guan) 懷。也就是說,人類會(hui) 立足於(yu) 有限追求無限,有限的是現實生活,無限的是價(jia) 值追求。那麽(me) ,怎麽(me) 通過有限的生命來通達無限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呢?
從(cong) 理論上來講,隻有兩(liang) 種可能:第一,通過無限延長自己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這絕對不是一個(ge) 理性主義(yi) 者所能夠給出的答案,因為(wei) 有理性的人都知道,無論一個(ge) 人的生命有多久,總有大限要來臨(lin) 的那一天。第二,理性主義(yi) 者的方案,承認生命有限,不去無謂地追求生命無限,而是追求生命的高度,也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意義(yi) 和價(jia) 值。在這樣的情況下,生命的長短已經不具備根本意義(yi) 了。如果一個(ge) 人的生命是有意義(yi) 和價(jia) 值的,即使是短暫的,也是燦爛的和值得的。
馬克思沿著這個(ge) 思路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找到了信仰。1835年8月,馬克思中學畢業(ye) 寫(xie) 過一篇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ye) 時的考慮》。在這篇作文中,馬克思用詩一樣優(you) 美的語言,表達了崇高的人生價(jia) 值追求:“如果我們(men) 選擇了最能為(wei) 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e) ,那麽(me) ,重擔就不能把我們(men) 壓倒,因為(wei) 這是為(wei) 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men) 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le) 趣,我們(men) 的幸福將屬於(yu) 千百萬(wan) 人,我們(men) 的事業(ye) 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hui) 永遠發揮作用,而麵對我們(men) 的骨灰,高尚的人們(men) 將灑下熱淚。”選擇“最能為(wei) 人類而工作”這樣的職業(ye) ,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yi) 和價(jia) 值。
馬克思所倡導的價(jia) 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學的?是不是值得信仰呢?讓我們(men) 借用海德格爾的一個(ge) 理念“向死而在”,從(cong) 生命的終極意義(yi) 上來追問一下吧:生命的本質實際上是一個(ge) 有限的過程,不要去追求那個(ge) 最終的結果,因為(wei) 最終的結果都是走向無限的虛無,即死亡。我們(men) 隻有麵對無限,才能思考和規劃如何安排好自己有限的生命過程,才能反向思考我們(men) 今天該不該這樣活。
假設要麵對死亡了,我們(men) 回顧一下自己的一生,感到生命是有意義(yi) 和價(jia) 值的,選擇是無悔的,如果再重新度過一生的話,我們(men) 還會(hui) 這麽(me) 過。請問這個(ge) 理由是什麽(me) ?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的理由絕不可能建立在世俗的基礎之上,因為(wei) 在這個(ge) 時候世俗的東(dong) 西已經沒有意義(yi) 了。既然生命的本質是一個(ge) 過程,那麽(me) ,有意義(yi) 的生命在於(yu) 過程的精彩。什麽(me) 樣的生命過程才是精彩的呢?馬克思告訴我們(men) :“尊嚴(yan) 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來、使他的活動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質的東(dong) 西,就是使他無可非議、受到眾(zhong) 人欽佩並高出於(yu) 眾(zhong) 人之上的東(dong) 西。”也就是說,一個(ge) 人應該有尊嚴(yan) 地度過自己的一生,有尊嚴(yan) 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才是精彩的,才是有意義(yi) 和價(jia) 值的。對於(yu) 沒有尊嚴(yan) 的生命過程而言,每一分鍾的延續都是恥辱。什麽(me) 樣的生命過程才是有尊嚴(yan) 的呢?馬克思說因為(wei) 生命得到了人們(men) 的尊重,達到了崇高。為(wei) 什麽(me) 會(hui) 得到人們(men) 的尊重呢?馬克思的回答是:因為(wei) “選擇了最能為(wei) 人類而工作”。 什麽(me) 是主義(yi) 呢?“主義(yi) ”就是核心的價(jia) 值追求。什麽(me) 是馬克思主義(yi) 呢?就是把馬克思主義(yi) 的創始人馬克思所倡導的、被共產(chan) 黨(dang) 人所遵循的價(jia) 值和靈魂,即造福人民和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福利,作為(wei) 核心價(jia) 值追求。如果為(wei) 了這樣的價(jia) 值追求可以獻出生命,那就是對馬克思主義(yi) 的信仰。這樣的信仰是科學的、理性的信仰,具有崇高的生命價(jia) 值追求。
在實踐中堅守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
我們(men) 往往會(hui) 在不同的層次上使用“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概念。比如說,馬克思主義(yi) 分為(wei) 三個(ge) 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yi) 哲學、馬克思主義(yi) 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這裏是指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再比如說,我們(men) 從(cong) 事的事業(ye) 是偉(wei) 大的事業(ye) ,因為(wei) 這是造福人民的馬克思主義(yi) 事業(ye) ,這裏是指馬克思主義(yi) 的運動和實踐。還比如說,我們(men) 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yi) 者,這裏是指把這個(ge) 主義(yi) 當成信仰的人。
無論是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體(ti) 係、實踐運動,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yi) 的人,都貫穿著一個(ge) 靈魂,就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核心價(jia) 值追求,這就是馬克思主義(yi) 的“道”。古人雲(yun) :“道不離器。”馬克思主義(yi) 的“道”,就在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運動和實踐中。馬克思主義(yi) 的根本特點在於(yu) 它的實踐性,而不是空談“主義(yi) ”。離開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運動和實踐,馬克思主義(yi) 隻能是一個(ge) 幽靈。所謂“大道之行也”,“道”是用來行的,不行就沒有“道”。
馬克思主義(yi) 的“道”就在馬克思主義(yi) 的理論表達、運動實踐中,就在每一個(ge) 信仰馬克思主義(yi) 的人的身上。實現馬克思主義(yi) 這一價(jia) 值追求,必須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正是對資本邏輯的揚棄、對資本主義(yi) 的撥亂(luan) 反正。所謂社會(hui) 主義(yi) ,就是把社會(hui) 的整體(ti) 利益和理性價(jia) 值作為(wei) 核心價(jia) 值追求。如果製度理念、製度安排和製度設計是圍繞讓社會(hui) 整體(ti) 利益得到有效滿足而提供充分的製度保障,這樣的製度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這樣的社會(hui) 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這樣的文化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
馬克思主義(yi) 和社會(hui) 主義(yi) 的關(guan) 係就是“道器不離”:馬克思主義(yi) 是靈魂,社會(hui) 主義(yi) 是載體(ti) ;馬克思主義(yi) 是價(jia) 值追求,社會(hui) 主義(yi) 是價(jia) 值實現方式;馬克思主義(yi) 是“道”,社會(hui) 主義(yi) 是“器”。如果馬克思主義(yi) 離開了社會(hui) 主義(yi) ,它隻能成為(wei) 空想,隻能成為(wei) 空中樓閣;如果社會(hui) 主義(yi) 沒有了馬克思主義(yi) ,就會(hui) 丟(diu) 魂,就會(hui) 走邪路。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ge) 清晰的邏輯,馬克思主義(yi) 無論有多少個(ge) 理論形態,它的“道”隻有一個(ge) ,而實現馬克思主義(yi) 價(jia) 值追求,即“行道”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也就是說,社會(hui) 主義(yi) 的具體(ti) 模式可以有多個(ge) 。蘇聯解體(ti) 和東(dong) 歐劇變並不能說明社會(hui) 主義(yi) 的失敗,更不能說明馬克思主義(yi) 的失敗,隻能說明蘇聯模式具體(ti) 路徑的失敗。同樣的道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成功,說明每個(ge) 國家、每個(ge) 民族可以而且必須根據自己的文化傳(chuan) 統、曆史條件、麵對的課題和任務、人民的需要和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造福人民的具體(ti) 道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轉換而不斷完善和發展的。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是實現造福人民的馬克思主義(yi) 價(jia) 值追求的中國道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的價(jia) 值實現形態,就是造福人民的具體(ti) 實踐和現實運動。正是基於(yu)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自信和價(jia) 值認同,我們(men) 把全國十幾億(yi) 人的力量凝聚起來,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而共同奮鬥,帶領人民不斷創造“中國奇跡”,不斷創造美好生活。
〔作者係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共產黨宣言》中汲取真理力量
《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麵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是所有共產黨人都不能繞過的經典。[詳細] -
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
新時代下,我們應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新時代的中國和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提升中國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 [詳細] -
人民日報社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詳細] -
從“全麵領導”看中國共產黨領導力
黨的十九大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今天研究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必須把這一問題放到“黨的全麵領導”視閾下去思考和探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