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央在宏觀政策層麵的部署舉(ju) 措,轉化為(wei) 企業(ye) 在微觀層麵的切實獲得感。
“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真正讓企業(ye) 輕裝上陣、放手發展”“政府要過‘緊日子’,把省下的錢用於(yu) 保障民生支出,用在老百姓身上”,近日,財政部相關(guan) 負責人的發言引發關(guan) 注。這意味著更大規模的減稅正在路上,表明我國降成本措施持續加力,將會(hui) 給企業(ye) 帶來更多獲得感。
有一種觀點認為(wei) ,當前企業(ye) 最大的挑戰不在需求下滑,而在成本上升。尤其是對不少企業(ye) 而言,成本如果上升,競爭(zheng) 力就會(hui) 下降,因此減稅降費的呼聲一直不小。合理的稅率應是多少,企業(ye) 從(cong) 銀行融資的利息能不能抵扣,需要係統、科學、嚴(yan) 密的測算與(yu) 論證,但減負的共識已經清晰。
中央持續釋放減稅紅包,既是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也是在對接“降成本”這一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長期任務。過去五年,營改增累計減稅近2萬(wan) 億(yi) 元,取消、免征、停征和減征1368項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ye) 性收費,力度不可謂不大,僅(jin) 今年5月1日增值稅下調1個(ge) 百分點後,合計減稅就達1745億(yi) 元,減稅效果顯現。然而,就像天氣預報中有實際溫度與(yu) 體(ti) 感溫度的差別,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把中央在宏觀政策層麵的部署舉(ju) 措,轉化為(wei) 企業(ye) 在微觀層麵的切實獲得感,讓企業(ye) 獲得實實在在的減稅紅利。這就需要上下貫通,把中央政策落實到位。
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氣力抓落實,把改革重點放到解決(jue) 實際問題上來。就減稅降費而言,更好地為(wei) 企業(ye) 注入信心,一方麵要繼續加大減負力度,推動稅率三檔並兩(liang) 檔落地;另一方麵,也要避免中間環節的跑冒滴漏,不讓獲得感打折。這就需要避免減稅降費在落實過程中變形走樣,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最近國務院強調,“在機構改革中確保社保費現有征收政策穩定,有關(guan) 部門要加強督查,嚴(yan) 禁自行對企業(ye) 曆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更大規模的減稅,無疑有助於(yu) 提振實體(ti) 經濟信心。外向看,身處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稅負環境就是營商的大氣候,是競爭(zheng) 的重要維度,形勢逼人改革;內(nei) 向看,避免經濟脫實向虛,本身也需要出實招。企業(ye) 利潤越高,員工的待遇就越好;待遇越好,就越能吸引優(you) 秀人才;人才越多,企業(ye) 的創新能力就越強。為(wei) 企業(ye) 減稅降費、降低成本,就會(hui) 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增強實體(ti) 經濟的競爭(zheng) 力,不斷提升產(chan) 品供給的能力和水平。正是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為(wei) 實體(ti) 經濟減負,不僅(jin) 可以吸收資金流,也可以吸引人才流。
當然,稅收是財政之基,改革需要在利益平衡中推進。好在近幾年,在減稅降費的同時,通過不斷培植和發展新的稅源,財政增收有了源頭活水,有能力也有條件進行力度更大的減稅措施。而放在改革開放40年的曆史長河中審視,通過減稅降費來“放水養(yang) 魚”,通過增強企業(ye) 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不斷做大稅基,也被反複證明是成功的。減負,可以實現企業(ye) 發展與(yu) 國家財力增強的雙贏。
有學者說,我國財稅體(ti) 製改革的一大特點,就是它作為(wei) 整體(ti) 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與(yu) 整體(ti) 改革相伴隨,並服從(cong) 、服務於(yu) 整體(ti) 改革的需要。縱觀40年改革開放,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為(wei) “財富創造”移除製度絆腳石,通過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今天,更大規模的減稅已經在路上,將讓中國的企業(ye) 更能輕裝上陣,獲得更加堅強的信心、更加穩固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要高質量發展與改進考核並重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係、政策體係、標準體係、統計體係、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製度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詳細] -
王東京: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理論邏輯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公有製為主體的基礎上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詳細] -
張立群: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斷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使供求結構性矛盾明顯改善,經濟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