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同誌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的內(nei) 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5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積極響應。今年8月27日,習(xi) 近平同誌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hui) 上強調,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人民。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hui) 開幕式上,他再次強調:“中國願同國際合作夥(huo) 伴共建‘一帶一路’。我們(men) 要通過這個(ge) 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wei) 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習(xi) 近平同誌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統攬全局,思想深刻、內(nei) 涵豐(feng) 富,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指明了方向。
創新合作模式、提供有效平台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習(xi) 近平同誌就反複強調,中國願加強在“一帶一路”框架內(nei) 的國際合作,實現同相關(guan) 國家互利共贏。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cong) 理念到行動,發展成為(wei) 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開創了以加強國際合作、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國際合作新模式,為(wei) 相關(guan) 國家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有效合作平台。
創新國際合作方式。中國提出並大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體(ti) 現了海納百川的大國胸襟。共建“一帶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為(wei) 基本原則,以參與(yu) 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wei) 關(guan) 鍵支撐,以構建全麵開放新格局為(wei) 努力方向,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ge) 開放包容的合作平台。它摒棄了西方主導的國際合作中普遍存在的“出資者強勢”與(yu) 零和思維,倡導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yu) 者、貢獻者、受益者,堅持相互尊重、民主協商、共同決(jue) 策,在開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贏。正如習(xi) 近平同誌所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jun) 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guan) 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le) 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隻要各國有意願,我們(men) 都歡迎。
提升國際合作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習(xi) 近平同誌著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評價(jia) 和熱烈響應,已多次被寫(xie) 入聯合國文件。習(xi) 近平同誌指出,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實踐平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這是從(cong) 我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也符合中華民族曆來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國人懷柔遠人、和諧萬(wan) 邦的天下觀,占據了國際道義(yi) 製高點。共建“一帶一路”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ti) 意識。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引領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提升了國際合作理念,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願望。
順應各國加強國際合作的願望。很多“一帶一路”建設參與(yu) 國基礎設施建設嚴(yan) 重滯後,阻礙了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由於(yu) 缺少資金和技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成為(wei) 一些國家遙不可及的奢望。因此,共建“一帶一路”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wei) 優(you) 先領域。中國發起成立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絲(si) 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完善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保障體(ti) 係,支持相關(guan) 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共建“一帶一路”促進貿易投資合作,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促進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並為(wei) 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縮小貧富差距作出重大貢獻,反映了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促和平、謀發展的願望。
可見,共建“一帶一路”不僅(jin) 僅(jin) 涉及沿線的60多個(ge) 國家,而是跨越不同地域、影響遍及全球的國際合作新平台,有利於(yu) 推動各國互通有無、互相幫助、互利共贏。5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國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我國開放空間從(cong) 沿海、沿江向內(nei) 陸、沿邊延伸,形成陸海內(nei) 外聯動、東(dong) 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我們(men) 同“一帶一路”相關(guan) 國家的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wan) 億(yi) 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0億(yi) 美元,為(wei) 當地創造20多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我國對外投資成為(wei) 拉動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的重要引擎。
去年,我們(men) 到巨石埃及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巨石埃及公司)調研,看到埃及政府把這一中國投資項目作為(wei) 招商引資的樣板。這一項目具有以下幾個(ge) 特點:一是體(ti) 現中國速度。它原來計劃用8—10年建成一個(ge) 20萬(wan) 噸玻璃纖維生產(chan) 基地。乘“一帶一路”建設的東(dong) 風,僅(jin) 用5年就全部建成投產(chan) 。二是展現中國技術。所有項目技術都是中國自主創新研發的。三是填補中東(dong) 、北非地區玻璃纖維製造業(ye) 空白。四是促進東(dong) 道國發展。投產(chan) 當年就為(wei) 東(dong) 道國創匯2億(yi) 多美元。五是為(wei) 當地人民造福。創造了20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公司66%的中層員工和99%的一線員工都是當地人。六是促進了民心相通、文化融合。憑借這一項目,中國建成海外首條大型玻璃纖維生產(chan) 線,埃及更是一躍成為(wei) 世界玻璃纖維生產(chan) 大國。5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像這樣實現優(you) 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例子比比皆是,充分體(ti) 現了中國始終以開放包容姿態致力於(yu) 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和繁榮。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經過夯基壘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習(xi) 近平同誌指出,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ti) 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xie) 意”,今後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製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我們(men) 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繼續為(wei) 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凝聚各方高質量發展共識。在保持健康良性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是下一階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為(wei) 此,必須凝聚各方對高質量發展的共識。首先,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各方的認識,共同創造條件保證投資項目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要解決(jue) 好重大項目、金融支撐、投資環境、風險管控、安全保障等關(guan) 鍵問題。其次,引導每個(ge) 企業(ye) 都樹立高質量發展意識,實行精細化管理,保證項目的高水平建設和高質量運營。
提高合作項目的技術水平。中國在鋪路、架橋、造船、高鐵、超高壓輸變電等領域有著世界一流技術,5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創造了眾(zhong) 多樣板項目,使相關(guan) 國家人民看到了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好處。比如,中國出口的水泥裝備是世界最先進的。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阿塞拜疆奇茲(zi) 達斯水泥廠,是該國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水泥廠,日產(chan) 熟料水泥5000噸,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有一定規模的合作項目往往是由不同國家的企業(ye) 分工合作完成的,一些西方知名企業(ye) 也參與(yu) 了“一帶一路”項目。不斷提高合作的技術水平,不僅(jin) 能帶動相關(guan) 國家提高技術水平,而且能促進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
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作出貢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的內(nei) 在要求,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5年來取得的成就表明,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ti) 化是大勢所趨,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為(wei) 此,要反對一切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yi) 和排他主義(yi) ,鞏固多邊貿易體(ti) 製,進一步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wei) 基礎,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新現實;應該以開放為(wei) 導向,堅持理念、政策、機製開放,不搞排他性安排;應該以合作為(wei) 動力,加強各國溝通協調,照顧彼此利益關(guan) 切,共商規則、共建機製、共迎挑戰;應該以共享為(wei) 目標,提倡所有人參與(yu) 、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獨大或者贏者通吃。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強調求同存異、兼容並蓄,致力於(yu) 打造不同文明和諧共融的利益共同體(ti) 、責任共同體(ti) 、命運共同體(ti) ,已經並將繼續為(wei) 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作出重大貢獻。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實踐平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共建“一帶一路”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我們(men) 應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引領下,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同相關(guan) 國家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不斷走深走實,造福相關(guan) 國家人民。在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框架內(nei) ,各方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麵臨(lin) 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you) 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作者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一帶一路”進行時】以“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9月7日,紀念“一帶一路”倡議在哈薩克斯坦提出5周年商務論壇於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表示祝賀。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各有關國家積極響應。[詳細] -
以改善民生促民心相通,助力“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8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