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理論 > 資訊

深刻把握“九個必須堅持”寶貴經驗

發布時間:2019-01-07 13:06:00 人民網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將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高度概括為(wei) “九個(ge) 必須堅持”。這些寶貴經驗,不僅(jin) 屬於(yu) 中國而且屬於(yu) 世界,不僅(jin) 屬於(yu) 過去而且屬於(yu) 未來,是黨(dang) 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有著極為(wei) 重要的指導意義(yi) ,為(wei) 擘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藍圖提供了基本遵循。

  必須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we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革開放40年成功應對一係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的實踐啟示。過去的改革開放,充滿艱辛甚至披荊斬棘;未來的改革開放,還會(hui) 遭遇風險挑戰甚至驚濤駭浪。但隻要堅持黨(dang) 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動搖,改革開放偉(wei) 大事業(ye) 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黨(dang) 的領導核心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更加適應實踐的發展、時代的變化、人民的訴求,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不斷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進一步提高黨(dang) 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才能適應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要求。深化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就是確保黨(dang) 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的重大戰略舉(ju) 措之一。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激發人民群眾(zhong) 改革開放的創造偉(wei) 力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也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是人民的要求和黨(dang) 的主張的統一,人民群眾(zhong) 是曆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ye) 的實踐主體(ti) ,這就決(jue) 定了黨(dang) 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yan) 峻,充分激發蘊藏在人民群眾(zhong) 中的改革開放創造偉(wei) 力,才能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這既是新時代我們(men) 黨(dang) 奮鬥目標的表述,也顯示了新時代改革開放所要聚焦的工作重心。要讓人民共享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各方麵的發展成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群眾(zhong) 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馬克思主義(yi) 不僅(jin) 是科學的理論,而且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在回答時代之問、人民之問的過程中,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實踐成果。新時代新實踐必然會(hui) 提出更多新的重大課題,這就需要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yi) 及其創新成果來回應現實問題。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是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強大思想武器。在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偉(wei) 大實踐中,要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讓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並煥發出強大的實踐偉(wei) 力。

  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改革開放以來黨(dang) 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與(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同向共進、同頻共振,兩(liang) 者相容於(yu) 休戚與(yu) 共、有機統一的曆史進程之中,共同築就了當代中國發展的不凡曆程與(yu) 輝煌成就。新時代改革開放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這是確保我們(men) 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的“定海神針”。

  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時代改革開放到底“改什麽(me) 、怎麽(me) 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作為(wei) 衡量的根本尺度,確保新時代改革開放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

  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製度優(you) 勢,牢牢鎖定改革開放的目標任務

  早在1992年鄧小平同誌就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men) 才會(hui) 在各方麵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製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強調:“擺在我們(men) 麵前的一項重大曆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新時代改革開放,不僅(jin) 要堅持根本政治製度、基本經濟製度、基本政治製度不動搖,而且要加強文化領域製度建設、社會(hui) 治理製度建設、生態文明製度建設不鬆懈,我們(men) 還要通過深化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個(ge) 領域、各個(ge) 部門、各個(ge) 方麵、各個(ge) 環節的改革,推動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wei)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製度基礎。

  將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優(you) 勢發揮出來,需要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加快形成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係統完備主要側(ce) 重於(yu) 覆蓋麵問題,科學規範主要側(ce) 重於(yu) 精準度問題,運行高效主要側(ce) 重於(yu) 實效性問題,三者之間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共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必須堅持以發展為(wei) 第一要務,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為(wei)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奠定雄厚物質基礎

  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鮮明特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可以說,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的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

  新時代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需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思想為(wei) 指導,繼續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ge) 中心,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和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ge) 字上下功夫,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堅決(jue)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必須堅持擴大開放,不斷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麵開放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jin) 發展了自己,而且造福了世界。新時代的對外開放,將是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的對外開放,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主動擴大進口和激發進口潛力、營造國際一流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等,都充分體(ti) 現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

  中國在擴大開放的進程中,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guan) 係。例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打造的國際合作新平台,不僅(jin) 為(wei) 中國發展拓展新空間,而且為(wei) 世界發展增添新動力。

  必須堅持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不斷提高黨(dang) 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wei) 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營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

  40年改革開放的光輝曆程,也是不斷考驗並充分彰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zhong) 組織力、社會(hui) 號召力的過程。刮骨療毒、清除病毒,強身健體(ti) 、強健肌體(ti) ,進一步推進黨(dang) 的偉(wei) 大自我革命,確保我們(men) 黨(dang) 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不僅(jin) 是黨(dang) 的自身建設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確保黨(dang) 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的客觀需要。

  從(cong) 改革開放視角看新時代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隻有“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強烈憂患意識警醒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才能有效應對風險挑戰。新時代改革開放,離不開忠誠幹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和具有專(zhuan) 業(ye) 化水準的宏大人才隊伍,需要營造一個(ge) 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態。要通過革命性鍛造,使黨(dang) 始終成為(wei) 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始終堅定走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前列。

  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yi) 和曆史唯物主義(yi) 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guan) 係,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更遠

  運用馬克思主義(yi)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實踐,是改革開放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原因。新時代的改革開放,需要繼續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並隨著實踐的發展變化運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yi) 繼續指導實踐、推動改革,確保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新時代改革開放麵臨(lin) 著更加複雜的內(nei) 外部環境,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和整體(ti) 推進、重點突破更加必要,需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新時代改革開放麵臨(lin) 著更為(wei) 突出的現實矛盾和具體(ti) 問題,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和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jue) 問題更加必要,需要鼓勵基層大膽探索,推動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眾(zhong) 。與(yu) 此同時,既要敢為(wei) 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還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以釘釘子的精神抓好落實,才能確保改革開放“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